編者的話:柞水縣地處秦嶺南麓,與古都西安相鄰。境內(nèi)的秦楚古道、天佛寺、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等著名的文化及自然景觀馳名中外,素有“終南首邑、山水畫廊”的美譽。柞水作協(xié)最早與《遼河》攜手聯(lián)姻,熱心關(guān)心、支持《遼河》的文學事業(yè)。同時,把《遼河》視作可信賴和依靠的平臺和園地,極積鼓勵本地作家加入‘遼網(wǎng),參與網(wǎng)上交流活動,并取得較好的創(chuàng)作成果。本刊特別開設(shè)《柞水文苑》專欄,借以展示柞水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和群體風采。在此本刊向柞水作協(xié)及賀曉祥主席、明曉東版主表示感謝和敬意。
王春鋒 男,45歲。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人,柞水縣作家協(xié)會會員。喜好文學創(chuàng)作,2008年以來,先后有二十余篇文學作品在陜西省委黨校報、商洛報、《牛背梁》等報紙、文學刊物上登載。
村子里,村民們聚集在一起吃飯的地方叫飯場。
村子不大,房屋排列旮旮旯旯,外稱旮旯子。村子中央有一棵核桃樹,龜裂的粗皮顯示出古老和滄桑,樹下是一道布滿青黑石苔的石坎。沿坎是一排光溜溜的石頭,這便是村民吃飯的飯場。
不知是從哪年留下的傳統(tǒng),一到飯點,人們端著各色各樣飯碗,從旮旮旯旯里走出來,或坐、或站、或蹲在這里。在我的記憶中,飯場里二伯的“古今”永遠能吸引人,二伯一邊吧唧吸溜著飯碗一邊講,一群提溜著飯碗的老人瞪大了驚奇的雙眼。狗子叔的見聞和笑話,把年輕人笑得前俯后仰,有的差點將飯碗滾落在地。見過世面的二虎更是了不得,上至中央領(lǐng)導變更,政策形勢變化等“國家大事”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眉飛色舞的講解常弄得稀糊湯滿臉都是。半大的孩子們最閑不住,端著飯碗穿梭打鬧,把稀糊湯灑落滿地,惹得大人們聲聲叫罵。吃罷飯了的也久久不肯離去,把個空碗敲擊得叮當作響。更有一些不懂事的孩子把吃空了的飯碗坐在屁股底下,一不小心尿上了一泡,惹得人們哈哈大笑。飯場里熱鬧非凡,說笑聲、嚷嚷聲、喝啜稀飯的吸溜聲、敲擊飯碗的叮當聲匯聚在一起,把核桃樹下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那個年代,我們家祖母吃飯最愛趕飯場,每每拿起飯碗,一雙小腳穿過窄窄的小道,蹣跚著走向飯場,我總是端著比自己腦袋還要大的飯碗跟在祖母身后。那時村民們的飯碗里都很簡單,清一色的包谷糊湯,清一色的酸菜、腌菜。就算是哪家糊湯干一點,都能惹得其他人眼羨。飯場里八十多歲的阿婆飯碗總能吸引不懂事的孩子,那是一點全家人省吃儉用的細糧,孩子們總圍在她的飯碗邊,阿婆總是這個喂一口,那個喂一口,布滿皺紋的臉上寫滿愛撫和慈祥。
隨著歲月的推移,飯場吃飯的村民換了一茬,祖母、二伯和阿婆已早已不在,飯碗也不再是比腦袋還大的粗糙黃筒子老碗,飯碗里也不再是清一色的包谷糊湯,內(nèi)容也變得豐富多彩。但不論春夏秋冬,不論嚴寒酷暑,不論天晴下雨,聚在這里吃飯,海吹亂侃地講“古今”、講傳聞、講國家大事的習俗依然是飯場里永恒不變的主題。
聚集在飯場吃飯的傳統(tǒng)依然依舊,歷經(jīng)滄桑的核桃樹依然生機盎然。退休回老家的父親、母親吃飯也總是聚集在這里,與久違的村民們早已打成了一片。生活水平高了,孩子們吃飯變得更加淘氣起來,熱心會哄孩子的母親的飯碗與過去阿婆一樣也總能吸引孩子多吃一點。每每我回到老家,吃飯的時候也總是拿起飯碗不知不覺地走進飯場,那里濃郁的飯香總會令我食欲大開。在一片咀嚼聲中、在筷子與碗碰撞的叮當聲中、在傳聞故事、“國家大事”的談論聲中,在小孩子追逐打鬧的喧囂聲中我總感受到一份親切和古樸,感受到濃濃的鄉(xiāng)情和融融的溫暖。飯早已吃畢,細碎的陽光從核桃樹頂灑落了下來,在飯場印下參差斑駁的陰影。日升日落,星移斗轉(zhuǎn),世事在變遷中前行,但亙古不變的是飯場里濃郁的飯香和郁聚在心里的鄉(xiāng)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