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文摘》刊文說,當年,孔子和他的學生子貢曾經很認真地討論過“一塊玉石為什么比一塊鵝卵石更值錢”。子貢同學這樣回答:“君子為什么貴玉而賤珉?因為玉比較少,而珉(珉是一種低檔次的玉石)比較多?!甭犃诉@個回答,孔老師很不以為然。他神情嚴肅地說:“君子怎么可能因為繁多而賤棄某一東西,又因為稀少就珍貴某一東西呢?玉之珍貴,是因為君子把它看成是道德的象征呀?!苯又笱鬄⒌卣f了玉的“七德”:“溫潤而澤,仁也;栗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行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并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也?!笨鬃优c子貢這段對話,在歷代道德家看來,當然可以讀出孔老師的學識高妙,相比,子貢的觀點就太銅臭了點。然而在經濟學家看來,似乎還是學生子貢說得有道理,因為他就物論物,直接道出了“物以稀為貴”的樸素真理。
先秦的諸子百家,除了法家有兼并天下的理念之外,其余諸子都是小國寡民的思想產物,其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儒家和道家尤其如此。道家的黃老、莊子以清心寡欲為生命訴求,全面排斥權力管制,而儒家的孔孟雖然積極入世,但是在經濟制度上一味以復古為目標,幾乎沒有太多的系統(tǒng)性思考。儒家以談論利益為恥,所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不求功利的思想原無所謂好壞,但是到了治國的層面上,卻顯得非常的可笑。其實,歷代統(tǒng)治者早已隱約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軟肋,故有治國需“霸王道相雜”的體會,后世中國出現(xiàn)“表儒內法”的狀態(tài),與儒家在經濟思想上的貧乏與羸弱是分不開的。
玉石為何比鵝卵石要貴,到現(xiàn)在仍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