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樞通
(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99)
牡丹江邊墻,由三段不連續(xù)的邊墻構成,分布于牡丹江市愛民區(qū)和寧安市境內的山地中。自北向南依次為牡丹江段邊墻長38.629 千米、江東段邊墻長22.394 千米、鏡泊湖段邊墻長4.996 千米,三段墻體整體皆呈東南——西北走向,全長66.019 千米。2006年國務院將三段邊墻統(tǒng)稱為牡丹江邊墻,批準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2010年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開展長城資源項目專項調查。
牡丹江邊墻依據防御方向外觀構筑墻體的材質確定墻體外觀,從而確定牡丹江邊墻分土墻、石墻、山險墻、山險四類墻體。
1.土墻:順山勢在自然基礎上就地取土堆筑,土質為黃褐山砂土,部分墻段保存有取土筑墻跡象。墻體上窄下寬,剖面呈梯形,斷面處未見夯層。在連接兩側山峰的“U”形山口處,山口底部土墻最高,墻體順山坡向東西兩側山峰延伸,逐漸變矮,直至消失。局部墻體內側有砌石,具有阻水作用。根據墻體結構特征可分為四種類型。(1)在自然基礎上直接堆土筑墻,不見遺跡現(xiàn)象。(2)在自然基礎上堆土筑墻,墻體內側用石塊砌筑墻壁,局部段落砌石時斷時續(xù)。(3)在自然基礎上堆土筑墻,墻體外側底部有筑墻時形成的緊臨墻體,并且與墻體平行呈“U”形的取土溝。(4)在自然基礎上堆土筑墻,墻體外側底部有筑墻時形成的緊臨墻體,并且與墻體平行的取土平臺。根據修筑細節(jié)的不同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取土平臺緊臨墻體并且與墻體平行。第二種情況是取土平臺形狀與弧形墻體外側底部弧形一致,平臺由弧頂逐漸貼近墻體,最后與墻體重合。第三種情況是取土平臺緊臨墻體并且與墻體平行,墻體內側底部有筑墻時形成的緊臨墻體的取土溝。
2.石墻:利用自然山體為基礎,在其上直接用大小不一的自然毛石或較規(guī)整石塊砌筑石墻。局部在山脊豁口或低洼處砌筑墻基,在墻基上再砌筑墻體。
基礎:根據修筑基礎的方式和材質分三種類型。(1)在山脊頂部石砬子豁口和山體低洼處,先用石塊砌筑基礎,將豁口或低洼處補平,后在其上壘砌石墻。(2)在狹長的自然山脊頂部,先用石塊壘砌墻基,將山脊補平,后在墻基頂部外側部分向上壘砌石墻。墻體外側與墻基平齊或略縮回一點,可通行或站人瞭望和射擊。(3)在緩慢上升的山脊北坡自然地面直接取土堆筑土基,在土基上用石塊砌筑墻體。
特征:大部分墻體毛石干插砌筑,局部土石混筑。按結構特征分四種類型。(1)使用石塊干插砌筑,墻體中不夾土,分兩種修筑方式,第一種方式兩側墻壁豎直,無收分;第二種方式兩側墻壁略有收分,約為4°。(2)用較大自然石塊砌筑墻體,兩側墻壁略有收分,約為4°,采用山砂土墊層。(3)土石混筑。(4)護坡式石墻,采用較規(guī)則的自然石塊在山脊外側砌筑,僅能看到石墻頂部及外壁,石墻中不夾泥土。
特殊結構墻體:(1)石臺:第一種是墻體內側人工用自然石塊砌筑的平臺。第二種是與墻體頂部平齊。第三種石臺低于墻體。(2)“L”形墻體:墻體修筑有兩處凹槽,開口朝向內側。(3)瞭望孔:內口大,外口小,內口寬。
3.山險墻:利用自然山體為基礎,山體頂部人為略加平整或在山體外側削山筑墻。根據墻體結構形式可分為兩種類型。(1)山體頂部人工略加平整,外側順山勢,墻體內側山脊高出墻體。(2)墻體頂部人工略加平整,外壁削山筑墻。順山勢修筑于山脊頂部外側山坡和山脊拐角外。根據削山筑墻的方法可分為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墻體在山脊外側山坡、山脊拐角外側削山筑墻,底部鏟成平臺,形狀與墻體弧形基本一致,弧頂處最寬,兩側略窄,平臺由弧頂逐漸貼近墻體,最后與墻體重合。第二種方式:在山脊外側山坡削山筑墻,墻體段落呈弧形,頂部人工略加平整,外側底部鏟成平臺,形狀與墻體弧形基本一致,弧頂處最寬,兩側略窄,內側山脊高出墻體。第三種方式:在山脊外側山坡削山筑墻,頂部人工略加平整,外側底部無平臺,與山坡略有角度。
4.功能墻體:為增強防御功能,依地勢在局部修筑成類似馬面的功能墻體,主要有四種類型。(1)圓弧形墻體:墻體順山勢修筑,遇渾圓山體外坡筑墻,將山體包裹起來形成圓弧狀墻體。(2)舌形墻體:墻體順山勢在山脊外坡修筑,形成舌狀墻體。(3)尖角形墻體,墻體順山勢在山脊外緣修筑,形成尖角狀墻體,內側山脊一般高于墻體。(4)內凹形墻體,墻體順山勢修筑,形成凹向內側的弧形墻體。
5.單體建筑特征:在鏡泊湖段邊墻外側修筑有38 座典型馬面,是以自然原生地面為基礎,在墻體外側順山勢人工堆土修筑。馬面平面略呈長方形,底部寬大,至頂端逐漸內收呈圓弧形,并依附墻體向外突出。馬面頂部臺面覆壓在墻體之上,略呈橢圓形,高于墻體。
三段邊墻的修筑方式均為就地取材,在充分體現(xiàn)順山勢、依地形、地貌特點的同時,墻體上出現(xiàn)的外凸圓弧形、外凸“舌”狀、外凸尖角狀、內凹狀的特征頗具特點。這些特殊墻體與純粹意義上的馬面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并不是像馬面那樣依附在墻體外側,是墻體的附屬設施,而是整段墻體向外側凸出,具有馬面意義上的防御功能,并非馬面。外凸圓弧形墻體的弧頂和外凸“舌”狀墻體的弧頂外側、大多數(shù)有取土平臺,平臺基本與弧頂形制一致;墻體內側山脊高于墻體的,山脊基本呈漫圓形或橢圓形,墻體在此處沿著山脊外緣繞過,站在這些山脊上,墻體外側山勢一覽無余,可起到崗樓或敵臺的作用。內凹形墻體多數(shù)內壁砌石,和有內壁砌石的土墻段都出現(xiàn)在比較平緩的谷底或山頂山坡上,這些地段墻體的內壁砌石有護墻的功能。
鏡泊湖段邊墻依附墻體之上的馬面與金界壕的馬面形制頗不相同。金界壕的馬面呈圓錐狀,最主要的是頂部沒有臺面,而鏡泊湖段邊墻的馬面立面整體呈橢圓狀向外側凸出,頂部均有大小不一的臺面。今后從已知確切的考古材料來與三段邊墻的墻體修筑方式、墻體特征變化、墻體附屬物等方面進行對比,或可以掀開牡丹江邊墻籠罩的神秘面紗,解開許多不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