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富江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史志辦公室 浙江 桐鄉(xiāng) 314500)
志書的概述,是概括一地總體情況以及揭示下設各編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體裁。概述是志書之綱,是讀者的向導,具有總括地情,溝通事物之間的內部聯(lián)系,彰明因果,提煉精華,橫陳利弊,策論方略之功能,使志書更好地為“三個文明建設”服務。
在二輪修志中,從成型和出版情況來看,志書都設有概述篇目。但目前在志書概述內容編寫方面存在以下問題值得探討:第一,概而不述,面面俱到。有的概述從建置沿革、自然地理到政治、經濟、文化和人物“橫不缺項”地編排出來,不分主次,缺乏地方特色,沒有把志書中的大事、要事進行綜合概括,而是事無巨細,枯燥無味。第二,邏輯混亂,文繁事雜。概述中雖說夾雜了一些評論,但時間的主線混亂,時序顛倒,前后重復,上文不對下文。該記述改革的大事沒有記述清楚,不該詳記的小事卻沒完沒了。第三,論述不當,渲染過分。有的概述在介紹區(qū)域范圍時,把行政接壤界址與自然面貌分界線兩者混在一起記述,顯得不倫不類。還有的在概述中過多使用“長盛不衰”、“享譽百年”、“名揚天下”等虛夸不實之詞,使概述成了廣告詞。第四,“穿靴戴帽”,虛詞連篇。有些概述先分段擬定一個標題,然后堆砌一些數(shù)據(jù),并使用眾多虛詞做內容,如“農村改革取得卓越成就、工業(yè)經濟取得突破性發(fā)展、城鄉(xiāng)面貌日新月異、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社會事業(yè)全面進步”等等。針對上述四個方面的問題,編者在編寫概述的時候,應當注意:內容上要條理清晰地概括一地之全貌,觀點上要堅持詳今略古地增大信息量,形式上要突出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思想上要處理好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其篇幅原則上宜短不宜長。這樣,既有利于志書深層次功能的發(fā)揮,也有利于志書資料的積累和續(xù)修。
志書概述是志書的一種體裁,是置于全書之首的特殊篇章,是對志書主要內容的概括、綜合和濃縮。概述,作為志書中的新生事物,在二輪志書的編修中充分體現(xiàn)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表現(xiàn)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那么,概述在志書中具有什么作用呢
一是志書概述有化繁為簡的概括作用。人們常說志書是一地的百科全書。它縱貫古今,橫涉百業(yè),客觀、全面地記述一地歷史發(fā)展軌跡,短則幾十萬字,長則百余萬字,有的甚至更長。在我們?yōu)橐徊坎恐緯霭鎲柺蓝院赖耐瑫r,也常常遭遇尷尬。動輒上百萬字的大部頭志書,往往造成很多人買得起、看不了,這就大大地影響了志書“存史、資治、教化”功能的發(fā)揮。對此,志書確實面臨著一個如何輕裝上陣,適應讀者需要的問題。正是因為有了概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志書過于厚重、冗長、繁雜的弊端。概述,要用簡練的文字,概括一地的自然與社會,歷史與現(xiàn)狀,讓讀者了解一個地方、一個領域的概貌,大事要事,主要特點,不必縱覽全書,只要看看概述便了然于胸。概述還可以起到索引作用,按照概述的引領,再去尋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概述是志書的“精華本”、“縮寫本”,能夠起到瀏覽此篇而知全書的作用。
二是志書概述有畫龍點睛的升華作用。志書既是信息密集的資料性工具書,但它不是一般的資料匯編,更不是資料的堆砌。志書又是全面系統(tǒng)記述某一地區(qū)自然和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狀的資料性著述,它是黨委領導,政府主持,集中地方志系統(tǒng)的專家、學者以及熟悉本區(qū)域情況的工作人員,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指導下,吸收本地區(qū)最新科研成果,能夠全面、準確反映當?shù)厍闆r的官書。作為統(tǒng)領全書的概述,它的內容來源于志書的各個門類,又高于各個門類,站在更高的層面上俯視全局,指點利弊,評說得失,彰明因果,揭示規(guī)律,給當代人以啟迪,給后人以警示。志書有了概述,大大地增強了科學性,完整性,使“存史、資治、教化”作用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三是志書概述有綜合協(xié)調的溝通作用。橫排門類是志書編寫體例必須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我們在記述復雜事物時,必須根據(jù)記述對象的屬性靈活掌握,切不可過于機械地搬用工具書的概念,過分追求形式的整齊劃一。用邏輯劃分的辦法,橫排成若干門類,再按各個門類縱向記述。正是有了這個橫排法,使編寫者有了記述的“章法”,也使讀者得到了要領。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橫排法,有利于記述,但把本來具有互相聯(lián)系的事物割裂開來,使人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志書通過概述,就能夠把各門類事物之問內在聯(lián)系揭示出來,客觀地反映各個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更加科學地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內部運動關系。
綜上所述,可以說概述的產生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它一定程度上糾正了志書原有體例的弊端,彌補其不足,在志書的各種體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撰寫概述篇,要在“概”字上下功夫,否則,就不成其為概述篇了。概述篇是對一地自然與社會、歷史與現(xiàn)狀、規(guī)律與特點的概括和述要。那么,如何撰寫概述篇?其實并無固定的模式。由于各地的情況千差萬別,要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不能強求一律。但概述篇的撰寫,不管采用何種模式,都應堅持如下基本原則:
(一)展示區(qū)域自然風貌。作為一個地方的基本環(huán)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因此,作為志書之首的概述篇,一開頭,就應該用簡練的語言交代清楚一地的地理位置、境域范圍、耕地面積、人均土地、氣候特征、自然資源、交通條件和建置區(qū)劃等。通過概述的介紹,使讀者對一地的自然風貌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二)綜述社會發(fā)展過程。概述要編寫出一地歷史發(fā)展的輪廓,充分展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各條戰(zhàn)線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運用社會總產值、工農業(yè)總產值、國民收入、工農業(yè)比重、農村產業(yè)結構和勞動力結構等各項數(shù)據(jù),說明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用簡要的文字,客觀記述經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寫明興衰成敗之由。
(三)體現(xiàn)鮮明地方特色。概述雖然文字不多、篇幅不長,一般在七八千字左右,但應該充分反映地方特色,以防平鋪直敘、輕重不分,犯一般化、公式化的弊病。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有的是革命根據(jù)地,有的是歷史文化名城,有的是工業(yè)基地,有的是交通樞紐,有的是商品糧基地等等。概述篇應運用精練的語言,采取集中或分散的方式,加以描述。
(四)運用“一分為二”觀點。從已出版的二輪志書概述情況來看,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只談成績和經驗,不談失誤和問題,存在著較大的片面性。有的概述以點代面,以偏概全,充滿了溢美之詞,言過其實,看不出興衰起伏的發(fā)展過程。因此,概述篇的撰寫,要運用“一分為二”的辯證觀點,堅持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不回避曲折與失誤,已成為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要寫好概述,編者必須具有熟悉地情,縱觀全局,駕馭整部志書的能力,同時具有較好的寫作基本功。具體地說:
1.寫好概述,必須通覽歷史??v貫歷史是志書的基本要求,也是概述主要職責。要通過歷史的回顧,寫清楚事物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從來龍去脈中,彰明因果關系,揭示發(fā)展規(guī)律。二輪修志記述時間跨度不大,但也不能搞逐年排列,要把握歷史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和階段性,找準事物的起點、轉折點和終點。總之,作為志書概述的內容,既要符合中央和國家關于歷史時期劃分的宏觀判斷,又要符合本地的實際,防止主觀臆斷。
2.寫好概述,必須圍繞主線。一個地方的發(fā)展都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低到高的一個過程。志書就是要把這些發(fā)展主線清楚地記述下來,用事實說話。圍繞發(fā)展來寫概述,概述就不會在時間上和事物之間聯(lián)系上出現(xiàn)錯亂。與發(fā)展沒有直接關系的內容,我們可以略寫或者不寫。作為志書的概述只有區(qū)分主次,突出主線,才能做到刪繁就簡、刪弱就重、抓大放小,防止面面俱到。
3.寫好概述,必須把握文體。修志隊伍中人才薈萃,其中有退休的老師、機關干部、編輯、記者等。但不論來自哪個崗位,只要參加志書的編修,都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轉軌換型”,否則,會把志稿寫成工作總結、通訊報道等,最終編出來的志書是不合格的。作為志書的概述要堅持“述而不作”的文體,采用志書的體例和語言文風表述形式,力求嚴謹、樸實、簡潔,充分體現(xiàn)其真實性、科學性和存史價值。
4.寫好概述,必須提高素質。一篇概述質量的好差,實際上就是檢驗編者各方面綜合素質的高低。寫好概述,要求編者一定要熟悉本地的情況,對所記述地區(qū)發(fā)展的歷史和現(xiàn)狀、成績和問題、經驗和教訓,了然于胸,如數(shù)家珍。同時,還要求編者具有很強的文字表達能力,講究邏輯,講究修辭、講究語法,對所用的資料,能夠認真鑒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提出的觀點要反復推敲,力求準確、客觀、公正。
誠然,志書概述編寫質量的提高,最終取決于每一個編者自身素質的提高,這就要求編者自身不但是志書資料的承擔者,更應是志書資料的駕駛者。
[1]孫寶君:試談如何寫好志書的概述(《長春地情網(wǎng)》2013年4月16日).
[2]王萬明:淺談志書概述的撰寫(《中國地方志》2009年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