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云,王崇霞,姜國慶
(湖北省崇陽縣農業(yè)局,崇陽 437500)
豇豆煤霉病又稱葉霉病,屬半知菌,尾孢屬真菌。煤霉病是豇豆生長中、后期常見的病害,病菌主要為害豇豆葉片,使葉片干枯早脫,植株早衰,影響結莢,減少采摘次數,從而影響產量。
豇豆煤霉病主要為害葉片,莖蔓及果莢也有受害。初始僅葉正反兩面生赤色或紫褐色斑點,以后擴展呈近圓形或多角形褐色大斑,病部病健交界不明顯。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大多數以葉背為主。病害嚴重時,病斑連片,葉片干枯脫落,蔓上僅留頂部嫩葉,病株結莢減少。
病害以菌絲塊隨病殘體在田間越冬,次年當條件適宜時,病菌開始萌發(fā),產生分生孢子,經氣流、雨水等進行傳播,爾后在田間反復侵染蔓延。病害生長發(fā)育溫度7~35℃,最適溫度30℃。在崇陽縣,春豇豆一般在6月中旬開始發(fā)病,7月份進入發(fā)病高峰。夏播秋收豇豆一般在9~10月份發(fā)病。豇豆生長勢較弱或早衰田塊發(fā)病重;種植密度過大發(fā)病重;不同品種發(fā)病程度不同。崇陽目前種植的杜豇、春秋紅豇豆、花豹豇豆、之豇等都不同程度的發(fā)病,以春秋紅發(fā)病較重;連作重茬發(fā)病重。
豇豆罷市,要及時清理殘葉及藤蔓,進行無害化處理,減少田園病原菌數量;與非豆科作物輪作,有條件的地方,實行水旱輪作;開好 “三溝”,防止?jié)n害;中、后期適量施用磷、鉀肥,特別是有機肥,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適度密植,中、后期及時摘除中、下部發(fā)病的老葉,減少病原,增強通風透光能力;不斷引進抗病品種,淘汰感病品種。
在豇豆生長中期,用80%代森錳鋅500倍液進行保護性預防;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800倍液噴霧,隔7~10天施藥1次,連續(xù)噴藥2~3次。如果豇豆長勢較弱,可加葉面肥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