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愛華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第一專題“向青春舉杯”,是編者特別呈現(xiàn)給剛剛邁入高中門檻學生的一份特殊禮物——現(xiàn)代詩歌:“吟詠青春”——《沁園春·長沙》《相信未來》《六月,我們看海去》;“回旋舞”——《致橡樹》《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回旋舞》;“光陰的故事”——《雨巷》《斷章》《錯誤》。在這個專題的詩歌教學中,筆者進行了一些教學嘗試,力求給學生一根讀詩的魔棒,以期達到“繁采如境,味之必厚”之效。
詩詞的語言精粹濃縮,《沁園春·長沙》一反中國古典詩詞悲秋的主色調(diào),向我們展示了一代偉人毛澤東獨特的秋天情懷,這首詞作中博大深奧的內(nèi)涵,幾乎全部濃縮在“湘江”秋色的描寫中。在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合上課本,靜聽示范朗讀,然后描摹詩人獨自站立在橘子洲頭遠看近觀了怎樣的畫面。
一學生說:“深秋時節(jié),漫步湘江。夕陽的光彩照射入眼,我不禁抬頭望去。呵,滿山盡被夕陽映紅,層層疊疊,那山上濃密的樹林,像是染過的布一樣鮮紅,紅得我心中暖洋洋的。向下俯看,粼粼的江水清澈見底,滿江的水猶似一顆碩大的翡翠。江面上,數(shù)百條船舸正激烈地駛著,拼了命地向岸邊進發(fā),不時傳來船上水手的吶喊聲,我也不由地跟著喊了起來。突然,天空中一聲鷹啼,我向上望去,雄鷹用它那強健的身體奮力飛翔,欲將天空劃破,江里的魚兒也不停歇,歡快地像孩童一般在水里玩耍?!惫P者歸納說:“獨領(lǐng)一代風騷的大詩人毛澤東對秋天似乎情有獨鐘,當時革命形勢不甚明朗,但他不悲觀,他掃盡千古悲秋之氣,用自由開放、色彩瑰麗的湘江秋景,象征國家民族美好的前程?!?/p>
在詩歌鑒賞中,學生作為主體,應(yīng)該讓其快速馳騁到作品刻畫的形象層面,進而品析入情。教師不妨在閱讀領(lǐng)悟詩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留意“景”的修飾語。
如《致橡樹》中舒婷否定傳統(tǒng)愛情觀時援引的一些意象很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但通過耐心尋找意象的修飾語,學生就會豁然開朗。如一學生說,“凌霄花”的特性是“攀援”,本指能纏繞或依靠附屬器官攀附他物向上生長的植物,這里指的是一些女性追隨有權(quán)勢、地位、金錢等的男性,并且依附于男性而生活。本沒有可以驕傲得意之處,反而“炫耀”,就算能夠享受榮華富貴,也只不過是附庸罷了。作者否定了這種攀附式的愛情觀,啟發(fā)新時代的女性重新定位思考:愛的真諦不是不勞而獲的幸福。
還有學生說,“鳥兒”這個意象,結(jié)合詩中“為綠茵重復單調(diào)的歌曲”一句,容易理解到“鳥兒”為“愛情”而“癡情”,一個“癡”字,活現(xiàn)出女子沉陷于單相思之境,一個“單調(diào)”強調(diào)出“愛”的不和諧,猶如天平失衡,不會達到琴瑟均衡之“愛”的境界。作者之所以否定這種愛情觀,是因為這種女性的付出帶有盲目性、可悲性,是不理智的。
有些詩歌的意象排列密集,乍一看,似乎有堆疊之感,解讀這種詩歌,如果把每一個意象都摘出來單項分析,不免有重復之嫌,所以,完全可以分分類別,大致歸納相似意象所渲染營造的氛圍,清晰感知意象群共有的情感色彩。筆者把食指的姊妹篇《相信未來》和《熱愛生命》放在一塊兒,讓學生思考與這些灰暗色調(diào)相反的意象有哪些?學生在《相信未來》中找到:美麗的雪花、天邊的排浪、太陽的大海、溫暖漂亮的筆桿、曙光、脊骨。學生在《熱愛生命》中找到:砝碼、天平、湖水。在熟悉以上意象的基礎(chǔ)上,學生深入領(lǐng)悟到食指單純美好的信仰被現(xiàn)實無情擊碎后的失望、絕望的同時,對未來發(fā)出深情的呼喚,鼓舞人們以堅韌的信念走向美好的生活。
《毛詩序》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奔热辉娙恕颁伈蓳の摹保选靶牡赘琛北憩F(xiàn)出來,我們在詩歌教學中,也可嘗試讓學生仿寫語言形式,猶如“和詩”一樣,抒發(fā)絲絲心緒。
如海子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經(jīng)常被我們自然而然地吟誦,為了讓學生走入“春暖花開”那種吉祥美境,筆者讓學生以“從今天起”為開頭,改寫原詩,學生情真意切、毫無雕飾地傾吐心音。有學生在《面朝珠峰,漫逸芬芳》中寫到:“從今天起,做一個快樂的人/讀書、彈琴,賞花吟詩/從今天起,關(guān)心所有美麗的地方/我有一份信念,我也為你祝福/愿你追逐彩虹,青春如韻/愿你追逐流水,前程似錦/我只愿面朝珠峰,漫逸芬芳?!?/p>
詩歌是人心靈的產(chǎn)物,詩人往往“為情而造文”,為了表現(xiàn)真實而激動的情感,去擇取那些最精確的語詞、句式、聲韻和修辭手法,使情思得到準確、充分的表現(xiàn)。白居易說:“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币馑际钦f,詩好像一棵富有生命、能夠開花結(jié)果的樹,動人肺腑的感情是它的根基,表現(xiàn)感情的語言是它的枝葉,優(yōu)美的聲律是它的花朵,深刻的含義是它的果實。因此,在詩歌教學中,我們?nèi)绻龑W生辛勤地采擷詩文的節(jié)點,他們一定會如臨其境,詩之味覺漸次彌濃,即使初遇一首詩歌,也能似曾相識地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