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磊
(陜西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回族作為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之一,她以漢語作為交際工具,在與中華大地上的漢族等其他民族兄弟共同生產(chǎn)、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其中也包括取名文化。盡管回族在伊斯蘭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二元”文化的影響下誕生并成長,最后以回回的稱謂出現(xiàn)在華夏大地上,但是他們在本民族的交往中有其特殊的名字,那就是教名,回族民間稱之為“經(jīng)名”。此名與我國漢民族的取名大不相同,因為回族“經(jīng)名”深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所以回族“經(jīng)名”具有深厚的伊斯蘭文化烙印。
人名是人類在生產(chǎn)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個體識別符號。人名是特殊的名字,名字具有特殊性、符號性和變異性。特殊性是指其與具體所指對象的聯(lián)系,符號性是指其作為之別的符號,變異性是指人們在命名時使其帶有某種意義。[1]43起“經(jīng)名”是伊斯蘭教的禮法制度之一,《提兒密濟圣訓集》有段圣訓說:嬰兒出生后父親應(yīng)在第七日“為其宰羊、命名、剃胎發(fā)”。
早期,隨著阿拉伯及其他地區(qū)穆斯林來華定居,他們之間的稱呼對當?shù)匾了固m教信仰追隨者具有一定的影響,所以穆斯林只要有新生兒,就為其起一個阿拉伯語的名字,以象征孩子出生在信仰伊斯蘭教的家庭。取“經(jīng)名”在回族穆斯林新生兒出生后,請阿洪(波斯語,意為老師或?qū)W者)為孩子舉行的一種包含宗教禮儀的命名儀式。大人(或請阿洪)先對著嬰兒右耳念“喚禮詞”(也叫吹外“邦克”),然后再朝其左耳念“宣禮詞”(也叫吹內(nèi)“邦克”),其大致程序如下: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吉慶的新生兒之名是“某某”。
求您使他(她)健康長壽、使他(他)身體健康、使他(她)性格和善、使他(她)給養(yǎng)豐富、使他(她)信仰堅定、使他(她)享有美好的事物!
祈主承領(lǐng)!
在舉行命名禮這天,有條件的要宰羊,一般的也要炸油香、炸馓子、做點心等,或者包核桃、糖果、花生等禮包送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以示慶賀。命名禮結(jié)束后,要用紅棗、白糖、紅糖、冰糖水等甜東西給小孩兒開口。給孩子取“經(jīng)名”,也是孩子出生以后,家人通過命名的儀式使孩子打上回族伊斯蘭文化的烙印,是回族兒童來到人間的一份珍貴的禮物。
筆者將回族穆斯林的“經(jīng)名”大致分為以下類型:
1.與真主尊名相關(guān)的名字。根據(jù)《古蘭經(jīng)》經(jīng)文的內(nèi)容,真主除了本名“安拉”外,還有99 個美名,也就是對真主的諸多稱呼。在真主的諸多美名中,一類屬于讓人敬畏的稱呼,另一類屬于令人贊美的稱呼,其中各個美名的用詞都有引申的意義。[2]31如:男名,阿薩杜拉(真主之獅子)、哈比卜拉(真主喜歡的人)等等;女名,阿卜杜·拉赫曼(普慈主之仆人)等。
2.諸圣人的名字。伊斯蘭教的圣人數(shù)量很多,據(jù)傳述約有12 萬4 千。圣人分為4 個品級:列圣、欽圣、大圣、至圣。[2]31如:男名,默罕默德、阿丹、伊司瑪儀等;女名,阿伊莎、法蒂瑪?shù)取?/p>
3.表伊斯蘭月份命名。這些月份大多為禁月,或者孩子誕生的月份。如:男名,主麻(星期五)、拉馬丹等;女名,朵哈(上午)、塞哈爾(黎明)。
4.職業(yè)身份的命名。不同身份的人,稱呼時常不盡相同,有的人為了給小孩寄予希望,有時會用職業(yè)身份取名,比如漢語里的歌手,穆斯林則用沙迪亞。如:男名,埃米爾(領(lǐng)袖王子)、法里斯(騎士)等。女名,艾麥動拉(安拉女仆)、沙迪亞(歌手)等。
5.與伊斯蘭教文化相關(guān)的命名。除了以上一些命名類別外,伊斯蘭教文化博大精深,有的人會使用與伊斯蘭文化相關(guān)的詞取名,如伊甸園-法爾杜絲就是伊斯蘭教文化之一,此處不再贅述。如:男名,阿布德(禮拜者)、哈桑(行善)等。女名,法爾杜絲(伊甸園)、哈蒂耶(引向正道)等。
回族穆斯林取名的目的主要為了方便其在生活、生產(chǎn)、社會交往中的應(yīng)用并期待嬰兒能在伊斯蘭的光輝下健康快樂成長。如何取好名,命名遵循什么樣的原則?筆者通過查閱文獻、訪問回鄉(xiāng)阿洪,總結(jié)為以下幾條取名原則:
1.直系血親間不重名原則。三代之間的“經(jīng)名”不可重復(fù),出生的嬰兒不能和有血緣關(guān)系的長輩取相同的“經(jīng)名”,父子之間,母女之間,爺孫之間等。如奶奶的“經(jīng)名”叫法蒂瑪,小孩就不能取名為法蒂瑪,這也體現(xiàn)出回族穆斯林輩分之間的明確界限。
2.男女性別各異原則。漢族人取名逐漸趨于男女混用,如田少華,即可作男性名,也可作女性名。但是回族穆斯林就不能兩性混用,回族男性必須用男性的名字,女性有女性的名字,兩性不能混用。如阿里為男性名,女性則不能使用。由于回族穆斯林居多,“經(jīng)名”有限,回族群體里面重名較多,比如默罕默德、哈桑、主麻兒等的重名率很高,為了區(qū)別這些“經(jīng)名”人們一般在“經(jīng)名”前加上大、小或者姓氏。
1.表達道德品行,彰顯宗教觀念。回族取“經(jīng)名”是以伊斯蘭文化為標準,男性一般以《古蘭經(jīng)》中提到的圣賢的名字,如阿丹、哈桑、易卜拉欣等等。他們在回族穆斯林中是完美人格的體現(xiàn),更是“真、善、美”的化身,以這樣的名字可以表示對受名著的尊重和對先賢的紀念,同時也寄托了親人的希望:希望孩子長大能和圣賢那樣具有完美的道德品行走上正道,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做一個合格的公民?!敖?jīng)名”的命名更加體現(xiàn)出伊斯蘭文化對回族文化的主導作用,也顯示出回族穆斯林對伊斯蘭教信仰的虔誠和對真主的敬畏。
2.表達自強自立,期待功成名就?;刈迨俏覈植甲顝V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樣具有自強不息,任勞任怨,努力奮斗的優(yōu)秀品質(zhì),在中華大地上也作出了巨大貢獻,構(gòu)成了其獨特燦爛的回族文化。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所以有的家長給新生兒取名如:阿西母(保護人)、法提赫(征服者)等,這也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漢文化心理一樣。
每個孩子都以‘圣名’圣名為“經(jīng)名”,這在其他民族可能認為是一個宗教習慣,其實,它凝聚著伊斯蘭文化在培育后代方面的經(jīng)驗和智慧。[3]188穆斯林家長給孩子取名最主要的還是希望孩子能夠置身于燦爛的伊斯蘭文化光環(huán)之下,以伊斯蘭文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指引其走上正道,追求兩世吉慶,不損人利己,應(yīng)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周圍的萬事萬物。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薩丕爾(Haward Sapir)反對說語言與文化是一致的,但是他又說:“語言的內(nèi)容,不用說,是和文化有密切關(guān)系的,不懂的神通論的社會,用不著神通論這個名稱……語言的詞匯多多少少真實地反映出它所服務(wù)的文化?!保?]196回族“經(jīng)名”的命名是以伊斯蘭教經(jīng)典為依據(jù)的,阿洪命名時大都是音譯,音譯的阿拉伯語正規(guī)但“經(jīng)名”音節(jié)很多,這樣叫起來不順口。由于在穆斯林社區(qū)或者村落中流通起來不太方便,回族深受漢文化和語言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也習慣了漢語詞匯的音節(jié)。所以他們在使用的過程中縮減音節(jié),比如安友卜縮減為安友,或者友不。
所謂修辭轉(zhuǎn)換,指的是經(jīng)過修辭加工的多音詞或作為詞用的固定詞組?!翱梢詺w入修辭轉(zhuǎn)化法的有兩個小類,一是縮略詞,一是外來半音半義的外來合并詞。這兩個小類都是為了避免音節(jié)的太長而加以修剪的,通常是二音節(jié)或三音節(jié)。”[5]比如:艾步渡·杜拉艾布拜克爾縮減成拜克爾或者艾步,阿卜杜勒·阿里木簡稱阿里或者阿卜杜,在縮減的過程中也會發(fā)生語音變異,比如阿里成為爾里,阿卜杜成為爾卜杜。
這樣符合語言的經(jīng)濟型特征也符合漢語雙音節(jié)律的特點要求,一是讀起來順口,二是就可以壓縮音節(jié)。“這類詞顯然是20 世紀以來才興起的,也就是與現(xiàn)代漢語同步產(chǎn)生的?!保?]這樣經(jīng)過回族民間的改造,由一個“經(jīng)名”可以稱呼為多種稱謂,這也符合他們的官名。
回族“經(jīng)名”后綴兒、子,這在呼叫“經(jīng)名”時是司空見慣的,因為回族置身于漢族的文化之中,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懊~后綴‘子、兒、頭’也是魏晉之后的中古漢語普遍使用開來的?!?,[5]所以在回族“經(jīng)名”稱呼中沿用我國漢語影響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名字后綴,如:主麻——主麻兒,乃比——乃比兒,法圖買——法麥兒等等。
回族的姓有的來自于“經(jīng)名”的前音或尾音,如馬姓,它是默罕默德前的默的音變,蘇姓是蘇達尼和蘇來麻衣的后裔取蘇為姓,所以在回族群體里官名就有姓氏后面直接加“經(jīng)名”,如馬爾薩、蘇阿里、李爾沙等等。此為回族特有的一種命名方式,有這樣的官名,我國回族群體則容易地斷定這個人是否是回族。這樣的取名原則一直延續(xù)到新中國成立,然而“文革”期間,國家施行宗教統(tǒng)一,回族阿洪不能在清真寺里勸教,回族群體不能進行自己的宗教信仰活動,有部分寺院被拆,啊洪和回族群體禁止一切的宗教活動,所以當時的回族新生兒的“經(jīng)名”就隨著社會的環(huán)境而消失,他們以動物、數(shù)字等以漢文化的要素取名,如使用七八、五四、桂花、狗娃子等這些不屬于回族命名原則的名字取名。隨著文革的結(jié)束,國家保護民族文化,清真寺里穆斯林云集,回族“經(jīng)名”又開始得以延續(xù)。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回族融入城市,離開了回族聚居地在城市零星居住,久而久之,遠離回族圈也就疏遠了回族文化。再加上回漢通婚,回族“經(jīng)名”文化在都市漸漸遭到遺棄,有的回族孩子有“經(jīng)名”,由于官名用的時間久了,很多穆斯林就忘記自己的“經(jīng)名”。甚者有的回族孩子已經(jīng)開始使用帶有漢族及其他民族的一些名字,如:蘭蘭、婷婷等。
總之,回族“經(jīng)名”是一種語言文化,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人的名字總是以一定語言來標志的。人名上的外來詞不僅可以說明這種語言現(xiàn)象,而且在各個時期也反映出不同歷史時期的一些特點?;刈迤稹敖?jīng)名”是回族信仰伊斯蘭的一種宗教形式,是每個穆斯林出生后必須履行的程序之一。
[1]王建華.文化的鏡像——人名[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2]從恩霖.回族穆斯林經(jīng)名文化的內(nèi)涵[J].中國宗教,2010(4).
[3]高慧珠.阿拉伯的智慧:信仰與務(wù)實的交融[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4]薩丕爾.語言論中譯本[M].陸卓元,譯.商務(wù)印書館,1985.
[5]李如龍.漢語詞匯衍生的方式及其流變[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5).
[6]王逢鑫.論命名——英漢命名方法比較[C]//觀海登山集——英語語言文學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