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萃萃
有人曾經(jīng)做過這樣的比喻:老師帶著學生過河,河上既沒有橋,學生又不會游泳。作為教師,你是打算教會學生搭橋的本領(lǐng)還是打算教會學生游泳的能力,抑或是自己親自將學生一個一個地背到河的對岸?這個比喻實際上是告訴教師,在問題面前要把解決問題的主體地位還給還在不斷學習的學生。他們可以在探索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度。
從學生的主體角度出發(fā),讓學生了解自我,超越自我。特別是要認識自身存在的巨大潛能,不僅能站著摘果實,而且能跳起來摘果實?,F(xiàn)代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現(xiàn)代人不能固步自封,通過學習實踐,使自己具有不甘落后的思想,能銳意進取;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比實力的社會,現(xiàn)代人不應有依賴性,通過學習實踐,使自己成為一個強者,如何成為強者?要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自強不息,教師只有將學生的求知欲充分調(diào)動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課堂效率的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學生一旦對身邊的教學感興趣的話,就會主動學習,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擺脫被學習奴役的地位,還在于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要徹底根除學生學習的惰性,就要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可以在沒有教師、家長的督促下,自主地學習。在學習中,他們會發(fā)現(xiàn)問題,這樣在課堂上就會集中精力去思考、學習,進而解決問題,也就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葉圣陶先生講過:“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訓練語言,發(fā)展思維?!笨墒怯械臅r候,一些教師在理解課堂教學效率的時候,會產(chǎn)生認識偏差,認為提高效率就是將課堂的容量無限增大,而忽略了學生的思考反應時間,往往會造成學生囫圇吞棗的惡果,忽略了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解決的能力,那必定會有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課堂上,教師好比是一部劇的導演,學生就是本部劇的主要演員;教師又像是交響樂的指揮家,學生就是樂團的演奏員??傊處熢谡n堂上應起到主導的作用。教師要把握課堂的節(jié)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因為教學節(jié)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注意力的張弛、起伏,教師把握住學生情緒的波動點,當學生在課堂上沉悶時,可臨時增加一兩道問題來讓學生回答或討論,就可以把學生不斷引到有效學習的道路上。所以教師課前要做足職業(yè)“功課”,才能在課堂上充分地、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具體到教學實踐當中,語文教師應該怎樣做呢?
語文學科作為一門人文學科,是語言的工具訓練與人文教育的結(jié)合,其綜合性非常強。語文是工具學科,語文水平的高低,會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而且,在這個多元發(fā)展的時代,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逐漸增多,更使“效率”一詞成為教學的關(guān)鍵?!靶省辈粌H僅是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的任務的數(shù)量,而且還是一種質(zhì)量的代名詞。尤其是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只因貪多,就無限地將知識“填鴨”給學生,這樣必將適得其反,取不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教學中的“效率”是一種科學,是一種適應學生生理發(fā)展的需要,更是一種有效教學方法的探討。
課堂教學應該立體化,多功能,一箭數(shù)雕,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智力開發(fā)、思想情操于一爐。如初中教材有《晉祠》,在教這篇課文時,起始階段可以這樣設(shè)計,請每一位學生用響亮的完整語句介紹一處名勝古跡,學生能由上海小刀會故址講到西藏布達拉宮,從杭州的西湖講到長白山的天池。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傳遞信息、擴大視野、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發(fā)展智力、陶冶情操
學生的生活跟教材內(nèi)容的距離很大,古文好比是天書,外國文學距離更大,即使是現(xiàn)代文學作品,教材選的也多是上個世紀30 年代的作品。教師應精心備課,縮短學生與教材的距離,想方設(shè)法把現(xiàn)實生活引進去。
如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這跟我們所進行的政治思想教育相差很遠。教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特意將其放在國慶節(jié)一過就教,采用對比的手法,讓學生回想一下1900 年中華民族是怎樣的情況?從1840 年以后中國遭受到多少屈辱?無數(shù)仁人前仆后繼,尋求救國的道路,康有為、梁啟超就是這樣的志士仁人。梁啟超變法失敗,逃亡日本,仍念念不忘國家的強盛,寫了《少年中國說》,表達愛國情懷。用今日國慶的歡樂去映襯昔日的苦難,學生很快就能把近代的愛國思想與今日的愛國思想聯(lián)結(jié)起來,意識到《少年中國說》盡管有時代局限、階級局限,但它畢竟有一顆中國心。
總之,語文課堂中的主要參與者就是教師和學生。要想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當然也要從這參與的雙方入手,分析導致課堂效率低的原因在哪里,然后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地尋求解決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