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河南省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案例1】張某,女,父母離異,她的父親為了不讓她見到媽媽,在她上小學五年級時就把張某欺騙到外地姑姑家生活。她恨父親,除了要錢,一切免談,陷在親情的愛恨漩渦里不能自拔、自暴自棄。在三年級期末,出現(xiàn)了多門掛科且有科目補考沒通過。
我四年級接班時找她談話后,她心里也有些震動,并立下保證,要整理好寢室內務、并努力順利畢業(yè)。以此為契機,我多次找她深談,告訴她:自己已經成人了,就要做對自己負責的事情,長輩的恩怨確實傷害了自己,但不能成為自己一蹶不振的理由,要相信自己能做到很好。同時,我希望她的父親能多給予她一些關愛,但很遺憾她的父親不配合。我又與她的姑姑聯(lián)系,姑姑很通情達理,張某在老師和姑姑的指導下,在班級同學的幫助下,順利畢業(yè)了。
【案例2】李某,四年級上學期學習成績尚可,但從下學期成績大幅滑落,并多次出現(xiàn)因周日返校遲到現(xiàn)象。通過向班委、寢室同學和家長了解情況,我發(fā)現(xiàn)李某周末并沒有回家,而是私下找她在家鄉(xiāng)交往的男友(家長不同意交往)。因為這一變動,導致她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參與班級的集體活動的次數(shù)也明顯減少,并堅持要辦理退學。發(fā)現(xiàn)問題后,我通過與她談心、動員其寢室同學多關心李某等方式加強對她的關注。那時,所有學生都已投入自考的準備當中,我及時利用這一契機,向其強調了重要性,督促她積極備考。并想辦法發(fā)動她的好朋友做思想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周后,李某找我談心說思想開竅了,對自己前一段時間的任性很懊悔。面對這樣的結果,我很欣慰。
以上兩位學生雖起因不同,但都有在學習過程中,放棄學習、自信心受挫的現(xiàn)象。作為班主任,我是這樣做的:
自信心是個性品質的核心,它既是一種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又是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美國教育家羅達·貝克梅斯特爾說:“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自信,我們就必須相信、尊重他們?!?/p>
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常常會出現(xiàn)如自暴自棄等較為極端的行為。這時,作為班主任,我會通過合適的方式,切實了解學生的情況,采取適當?shù)拇胧?。案例中的張某和李某,在問題發(fā)生時,都有大的情緒波動“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沒有動力”等迷茫的想法,我在與她們的聊天中,將現(xiàn)有的問題一一分解成各個階段的小問題,鼓勵她們在不同的階段將問題一一解決,并對她們的進步及時肯定。將學生的潛能調動起來,使她們在智力、體力和處世能力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有人說,自信是人生成功的一半。
積極地聯(lián)合同學和家長的力量。在處理兩位學生的問題的過程中,我經常與家長溝通。當發(fā)現(xiàn)李某問題之初,我就與家長時常電話聯(lián)系,溝通反映孩子的表現(xiàn)和心理狀態(tài);在張某的問題上,我積極動員孩子姑姑給孩子加油打氣(孩子父親一直不配合)。動員兩位學生的舍友、班委積極幫助她們。校園生活中,同學之間的關系是最密切的了。當兩位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身邊同齡的同學、朋友的態(tài)度也很重要。
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進步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在處理張某和李某的情況時,我開始有意識地向其灌輸我對其的期望,平時通過情感、語言和行為傳染給學生,使她們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從而使包括心理健康在內的各方面有了新的變化。
教育家馬卡連科說:“培養(yǎng)人,就是培養(yǎng)他對前途的希望?!苯逃?,不僅在于向學生傳授知識,發(fā)展他的智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有自信,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蹦闷苼觥は栒f:“信心是生命和力量,信心是創(chuàng)立事業(yè)之本,信心是奇跡?!币虼?,培養(yǎng)學生自信是我們教育的重中之重。
同學和家長的幫扶在解決兩位學生的問題上發(fā)揮了巨大的積極作用。在兩位學生心理遭受到一定挫折時,最親近的家人朋友能積極給予鼓勵和支持,也讓我的工作事半功倍。在這兩個案例中,我得出了兩點啟示:
在一個充滿愛的班集體中,班主任就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家長必須起到凝聚每位成員、帶領大家營造和諧家庭的作用。而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與學生溝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如開班會、心理專欄、心理講座、公益勞動等,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礙,重新認識自我,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素質,為學生健康地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姆·杰爾士說:“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別人的欣賞?!毙袨榭茖W研究表明:每個人都對自己有一個“期望值”,而高于“期望值”的表揚、鼓勵、肯定,就等于給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樹立自信心。讓自信成為學生成長的內驅力,使學生更多地獲得成功,積累積極的情感體驗,從中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能力。
正如“教師期望效應”所證明的,學生的智力發(fā)展與老師對其的關注程度成正比。班主任,他所影響的不只是學生的智力發(fā)展,還有品德的發(fā)展。同時,這幫20 歲左右的孩子,朝氣蓬勃,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在逐漸形成,我們有必要、有理由對他們抱有希望。同時,這期望應該是合情合理的、有可行性、有挑戰(zhàn)性和持久的,能幫助學生在我們的期望下塑造健康的人格,克服遇到的困難。
總之,學生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自信是重要的精神力量,這就要求我們要調動各種因素,認真研究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藝術水平,要結合教學實踐,認真探索,不斷積累經驗,運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和激發(fā)遇挫后學生的自信,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柯少菁,張榮偉.高職院校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的方法與途徑探析[J].福建商業(yè)高等專業(yè)科學校學報,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