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東六小學)
閱讀是語文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每個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可以讓人增長知識、增加積累、開闊眼界……所以所有的語文教學活動都會圍繞閱讀來展開。在以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老師往往重教輕學,重師輕生,所以一堂課中,教師往往都是興致勃勃,意猶未盡,而學生卻是冷眼旁觀,惜字如金。學生雖身在課堂,意識卻游離于課堂之外,真正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這樣的閱讀教學效果如何可想而知。長此以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是一句空口號而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面臨著新要求、新目標:要注重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獨特閱讀體驗。因此,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也應順應新課改的號召,轉(zhuǎn)變觀念,探究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思路。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嵺`告訴我們,如果一件事正好符合學生的興趣點,那么這件事的成功幾率就會大大提高,真正是事半功倍。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牢牢抓住學生的“興趣”多做文章,做好文章。這樣既滿足了學生探知新事物的好奇心,又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有效度。新課程下的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已不單純是要求學生掌握閱讀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更多的是著眼于激發(fā)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形成好的閱讀習慣,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參與度、主體性,重視他們在閱讀中的獨特體驗或感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是老師必須研究的新課題。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可以采用一些別樣的閱讀手段,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走進閱讀。
如,閱讀《公儀休拒收禮物》,我就用了讓學生自主閱讀,集中表演的閱讀方式。他們先自由閱讀,然后分角色表演,以話劇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為了更好地表演,對閱讀產(chǎn)生了巨大的原動力,紛紛進行多次閱讀,深入研究人物,進行閱讀的再創(chuàng)造。這樣以學生的興趣為基點展開的閱讀教學活動,不僅誘發(fā)學生自主了解和感受文本內(nèi)容,對文本進行閱讀的二度創(chuàng)作。同時在表演中也有了更多的個體體驗和感受,強化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新課程背景下倡導課堂教學過程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就注定他們對新生事物擁有“好問情結(jié)”,這種好問的心理驅(qū)使他們經(jīng)常會“打破沙鍋問到底”。如何利用好學生的“問題情結(jié)”,對我們的閱讀教學是大有益處的。
鑒于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嘗試運用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問題中產(chǎn)生矛盾的火花,進而進行探究性的閱讀,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如,教學《泉城》時,教學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了解泉城的泉多、泉美,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課堂初始,為了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情境,我在介紹濟南三大名勝的基礎(chǔ)上,話鋒一轉(zhuǎn):“濟南有三大名勝,作者為何獨寫泉,而對其他兩大名勝只字未提?”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顯然是被我問住了。這正是我所期待的效果。由此,學生的探知欲已然形成,進入自主探究也是水到渠成。當然通過這樣的探究活動,他們肯定會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注重個性化的閱讀,珍視學生獨特的個性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無功利地接近文本,自由地接近作者心靈,觸摸作者的思想感情世界?!薄伴喿x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倍颊f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告訴我們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是讀者與閱讀文本之間、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情感對話和交流。個體不同,閱讀感受就不會相同。作為教師,我們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釋放個性,個性化地閱讀,從而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地融入閱讀的氛圍,感受閱讀的魅力,從而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留白,給了學生無限的空間,讓他們的個性化閱讀有了“用武之地”。如,《愛因斯坦和小女孩》,課文對愛因斯坦的描寫僅限于他與小女孩的三次相遇,而對他的偉大成就卻只從媽媽的話里一帶而過,給學生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而對于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偉大的人,課文沒有下定論,留給學生自我感悟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個性化閱讀感悟的形成。
總之,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教師,我們應響應新課改的號召,以興趣引路,問題激發(fā),在閱讀中張揚學生的個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技能,凸顯語文閱讀教學的宗旨和目標。
林芬珠.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探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5(0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