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坤 嚴偉青
(周口師范學院政法學院)
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教育力度的不斷加大,人們對于教育的要求也越發(fā)的增多。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學習,而是豐富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和品德修養(yǎng),也就是思想政治的教學成為教育活動的重點。本文針對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率提出幾點想法。
我們都知道,對于初中生來說,傳統(tǒng)的政治學習過程和學習內(nèi)容無疑是十分痛苦的,這不僅包括了知識上的不理解,更加包含了傳統(tǒng)教育對學生精神層面的壓迫。處于這一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都逐漸趨于成熟,潛意識里就覺得學習是一種強迫的行為,排斥心理是在所難免的。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平復學生的反抗心理和排斥心理,正確加以引導和開解,讓學生能感受到學習的魅力和學習的樂趣,真正愛上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必須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教師主要可以通過變換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式改革來吸引學生。
除去教學過程中重點需要教師來進行改革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一點來說,教學活動的質(zhì)量提高還需要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并且學生方面的反饋作用也必不可少。師生關(guān)系歷來都是教學活動中亟待處理的問題,師生之間相處融洽,對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這會令整個教學活動完整順暢而富于活性;師生之間矛盾叢生,教師和學生之間劍拔弩張,對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十分不利,這種于人于己都有害的教學模式極不可取。正因如此,教師和學生之間更應該多注意溝通交流,爭取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guān)系。
所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其本質(zhì)就是要求教師善于能動地利用課堂的各方面條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而這里所指的教學效率,絕不僅僅是知識的提高,在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思維和認知層次水平的提高才是教育教學的真正目的。要想讓學生掌握這方面的能力,教師就一定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享受課堂。
袁會珍.淺談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B版,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