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青
(山東省濱州市勝利油田濱南社區(qū)建翔幼兒園)
關于幼兒園科學教育的一點思考
孫青青
(山東省濱州市勝利油田濱南社區(qū)建翔幼兒園)
我國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研究和實踐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以后幼兒園才出現(xiàn)了“科學教育”。時至今日,我國幼兒園科學教育仍存在著許多問題。深入分析這些存在的問題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對進一步切實推進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實踐價值與意義。
1.科學教育被等同于知識教育
長期以來,我國幼兒園科學教育一直把知識的掌握放在教育目標的首位,教育目標所追求的價值主要指向為幼兒入小學做準備。這種知識本位的教育理念根本上并不利于幼兒的終身發(fā)展,也難以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2.科學教育被認為是成人教育者主導的教育
在科學教育實踐中,我們往往認為科學教育就是讓幼兒進行各種科學實驗,動手制作,教師在科學活動中則要處于“權威”地位,由教師來決定活動內(nèi)容、材料、過程的安排。這種科學教育模式既無利于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更難以使科學教育真正成為幼兒自主體驗和探究的活動。
1.幼兒園科學教育目標的兒童化
一切以幼兒的全面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引導幼兒學習簡單的科學方法,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獲得有關周圍事物及現(xiàn)象的科學認識,從而形成初步的科學素養(yǎng)。
2.幼兒園科學教育內(nèi)容的兒童化
在選擇幼兒科學教育內(nèi)容時要考慮內(nèi)容的廣泛性和啟蒙性、實用性和生活性、季節(jié)性和地方性、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使之符合幼兒的興趣與實際需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
3.幼兒園科學教育方法的兒童化
教學過程是一個包括認識和交往實踐兩方面的活動過程。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要吸引幼兒并引導其主動探索,必然依賴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因此科學教育的兒童化就是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多動手、多開口、多思考。
4.幼兒園科學教育評價的兒童化
評價要經(jīng)?;?,應以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為目的,要結合幼兒真實具體的探究活動評價幼兒的發(fā)展。
1.科學教育中幼兒提問的特征
(1)幼兒提問十分頻繁,小中大班幼兒在10分鐘的幼兒科學活動中平均每人提問頻率為0.38、1.15和0.90個問題。這就意味著在小班10分鐘的幼兒科學活動中,提出了7~9個問題,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說是以幼兒的問題來推動的。
(2)在幼兒所提的問題中,內(nèi)容涉及科學事實方面的問題占了總量的大多數(shù),幼兒科學教育往往以科學事實為載體來對幼兒進行全面教育,科學教育中有關生物、自然現(xiàn)象的科學事實往往是幼兒學習的起點。
(3)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在科學教育中常用的提問方式有三種:第一種為直接向教師提問;第二種是與其他幼兒交流,教師發(fā)現(xiàn)后再與教師溝通;第三種方式是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會自言自語地向自己提問,然后嘗試去解決。
(4)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提問有時似乎只是為了滿足情感需求,這在小班幼兒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小班幼兒常常會問一些“你看我對嗎”這樣的問題,表面上看,幼兒在尋求答案,其實他們真正想要獲得的是成人的贊許。
2.教師應對幼兒提問的策略
(1)對于一些基本事實的認定,教師可以直接給出答案,但是教師要盡量避免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幼兒。對于諸如“什么交通工具最安全”之類的問題,教師就不應給出直接答案,而是讓幼兒通過自己查找資料來解決此類問題。
(2)教師應該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對幼兒的提問更多地采用暗示、鼓勵、反問、建議或類比等具有啟發(fā)性的策略,培養(yǎng)幼兒自己探究問題的能力,營造一個利于探究的教學環(huán)境。這些策略應該因人而異,尤其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征。
(3)在幼兒科學活動中,尤其是非正規(guī)的科學活動,教師不可能回答所有的問題,因此“忽略”也應該是教師掌握的策略之一。
3.支持幼兒主動提問
(1)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幼兒在民主寬松的氛圍中主動提問。面對幼兒的提問,我們不妨俯下身來,耐心傾聽幼兒的想法與需求,對幼兒的主動提問行為要加以鼓勵,毫不吝嗇地表揚“你這問題問得好!”“你觀察得真仔細!”等,積極的應答會使幼兒的求知欲望與探索的積極性得到保護,幼兒樂于把心中的疑惑表達出來與大家分享,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得以提高。
(2)組織實踐活動,讓幼兒在親歷中主動提問。在實踐中,幼兒親歷過程,眼前新鮮的事物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不斷地提問,而參觀后的討論,不僅能夠鞏固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更使幼兒在共同的話題中學會了如何正確提問。
建立問題角,讓幼兒在與家長互動中主動提問。家長是豐富的教育資源,幼兒園和家庭應密切聯(lián)系,營造合作的文化與環(huán)境,共同探索,經(jīng)驗共享。家長的參與不僅拓寬了幼兒的思路與視野,提高了幼兒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也使活動的相關資料、信息和資源變得更為豐富。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激發(fā)幼兒探索周圍生活的欲望,在組織和實施科學教育活動中,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情感因素,了解和重視其在教育活動中的重要性。在活動中,細心、耐心地面對幼兒的每一個問題,保護幼兒的求知欲,俯下身來,走進幼兒的世界,與幼兒一起探索,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李少華.關于幼兒園科學教育中容易忽略的幾個問題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4(0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