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鑫 ■信陽師范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穴居建筑誕生于原始社會,它的誕生標志著原始人類告別了蒙昧時代,產(chǎn)生建筑智慧,能夠自主創(chuàng)造居住空間。遠古社會寒冷地區(qū)的人類先是住在天然的巖洞中,當人口增長,人類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之后,天然的巖洞就不夠用了,于是,人們開始在地下,仿照巖洞的方式,挖鑿洞穴,稱為穴居,最早的穴居形式有橫向穴居和豎向穴居兩種,在山巖或土層上橫向挖掘洞窟,稱為橫穴,直接從土地上垂直向下挖掘洞窟,稱為豎穴,穴居一般都呈口小底大的布袋狀。由于天然的山巖是比較少的,所以在今天的古遺址中以豎向穴居形式更為多見。為了惡劣天氣造成的不利影響,人們發(fā)現(xiàn),用一根大樹枝給穴居撐起一個可以移動的頂子,可以防雨防風,更為安全,于是,屋頂被固定下來。隨著屋頂?shù)脑龃?,土坑可以越來越淺,到后來,人們用木條和泥土在地面作墻壁,來代替土層,于是,地上建筑便產(chǎn)生了,但這時門仍然是開在穴居的屋頂上的,到了后期,門漸漸地開到了地上。房屋的內(nèi)部空間也由一根柱子撐起頂棚演變?yōu)閮筛?,再又演變?yōu)槎喔?,這樣房間的空間就越來越大,可以滿足多種的活動所需。
陜西西安半坡遺址是我國北方穴居建筑的代表,半坡遺址位于山西省西安市東郊,距今6000年左右,發(fā)現(xiàn)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半坡聚落的范圍平面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分為居住、制陶、墓葬三個區(qū),其中居住區(qū)是村落的主體,其周圍有一條人工挖掘的寬6~8米,深5~6米的大壕溝圍繞,大壕溝不僅能夠抵御野獸侵襲,防止氏族間的血流沖突,也起到排水的作用。半坡類型的房子發(fā)現(xiàn)46座,平面形式有圓形、方形和長方形,多為半地穴式建筑,其中,以中央的一座方形大房子為核心,大房子是半坡遺址中面積最大的房屋,有一百余平方,它的前部有門道,火膛在房屋中間。遺址中殘存許多圓形坑洞,是原始人立柱留下的痕跡,每座房子在門道和居室之間都有泥土堆砌的門坎,房子中心有圓形或瓢形灶坑。半坡遺址中圓形房子直徑一般在4~6米,墻壁是在密集的小柱上編籬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一些墻壁經(jīng)火烤,這樣墻體就由泥質(zhì)變?yōu)榘胩召|(zhì),即堅固又防潮。方形或長方形房子面積小的有12~20平方米,中型的約30~40平方米,最大的復原面積達160平方米。
穴居建筑首先是模仿天然洞穴而造,體現(xiàn)出原始人在與自然斗爭中積累的模仿力和想象力,穴居建筑以厚厚的土層作為墻壁,是人類智慧與自然的結合,體現(xiàn)了原生態(tài)的美感與智慧。原始社會的穴居建筑最初為圓形平面,后來出現(xiàn)方形平面,圓形和方形是最為純粹簡潔的形體,體現(xiàn)了建筑誕生初期質(zhì)樸天然的原生態(tài)特征。
穴居建筑的用材、形制無不體現(xiàn)出因地制宜的特征,穴居建筑用草拌泥土作墻壁、以樹干支撐、頂上覆蓋茅草,這些材料均為原始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zhì)。另外,穴居建筑針對不同地形,演變出橫向穴居和豎向穴居兩種類型,如果有壁立性良好的土壁,則橫向挖鑿穴屋,如果缺少能夠橫向挖鑿穴居的土壁,原始人就縱向挖鑿穴屋。
由于穴居建筑以土為基本原料,所以保暖性能比較好,適合北方寒冷地區(qū),也正是由于這個特點,穴居后來在我國的西北地區(qū)山地得到保留和發(fā)展,形成了今天的窯洞建筑。另外,地下或半地下的穴居建筑在夏季還能取得比較涼爽的環(huán)境。從《禮記·禮運》中記載的“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槽巢。”到《博物志》中“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署也?!钡恼f法,都體現(xiàn)了穴居建筑冬暖夏涼的優(yōu)點。
伴隨著原始人對建筑的探索活動,穴居從對自然巖洞的模仿,逐漸發(fā)展到產(chǎn)生由柱子、墻壁、和屋頂?shù)暮唵谓ㄖ梢姡忌鐣凶畛醯慕ㄖ问街幸呀?jīng)產(chǎn)生了建筑的基本構成要素,這些構成要素雖然在日后的發(fā)展中逐步完善、豐富,但其初衷仍然是最純粹、能滿足功能需要的基礎構件。在房屋布局中,半坡遺址大房子中出現(xiàn)的門道在后來漸漸演化為門廳、玄關,中部的火膛演變?yōu)橐院蟮膹N房,后部空間逐漸演變?yōu)楹髞淼目蛷d、臥室等。
穴居建筑由于往往只有一個面與外界溝通,所以其采光和通風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特別是后期穴居建筑發(fā)展為窯洞建筑之后,隨著房屋進深的增加,其采光問題更為迫切。雖然古人也作出過相應的改造和調(diào)整,但采光、通風在穴居建筑中仍然是最大的弊端。
穴居因其冬暖夏涼的優(yōu)點,在今天的中國西北地區(qū)的山西、陜西、甘肅等地區(qū)的民居中有所保留,并且發(fā)展為窯洞式建筑。窯洞建筑因襲了穴居建筑以土層為墻壁的特點,依山崖挖鑿窯屋。窯洞由于其只有一面墻壁與外界環(huán)境溝通,所以這面墻上必須大面積地開門、開窗,已解決通風和采光問題。窯洞在不同地區(qū)發(fā)展出了不同的形式,分別為莊窯、地坑窯和箍窯。莊窯也叫崖莊窯,一般沿著山巖橫向挖鑿成排的窯屋,我國西部地區(qū)的窯洞多數(shù)為崖莊窯形式。在缺少天然山壁的平原地區(qū),有著穴居情結的人們逐漸探索出地坑窯的形制,這種窯在平地上修建,先將平地挖一個深五至八米的長方形大坑,將坑內(nèi)四面削成崖面,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窯洞,并在一邊修一個長坡徑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為人行道。今天河南西部的鞏義地區(qū),還存在這樣的地坑窯洞。這種窯洞就相當于地下室,“冬暖夏涼”的特點更為顯著。箍窯則是用土胚和麥草黃泥漿砌成基墻,拱圈窯頂而成。窯頂上填土呈雙坡面,用麥草泥漿抹光,前后壓短椽挑檐,有些人家在卜面蓋上青瓦,遠看像房,近看是窯,用長方形或正方形石塊箍的窯洞稱石箍窯。
不能說穴居僅僅是原始社會的產(chǎn)物,它依然是今天建筑師最好的靈感來源。位于鄭州邙山的黃河黃土地質(zhì)博物館,在原有窯洞建筑的基礎上,應用現(xiàn)代技術,將其綠色化,把傳統(tǒng)窯洞改造成為采光、通風都良好的現(xiàn)代博物館。博物館南側的黃河展廳通過其木骨泥墻、植草屋面以及雙層中空玻璃窗的構造處理,解決了大廳在冬季熱損失的問題。太陽能集熱板被置于建筑所在山體南側黃土裸露的部位,這樣既保護了山體的穩(wěn)定性,又為博物館提供了大量的熱水用于地板供熱。同時,在窯洞內(nèi)增設豎向的通風井道,在通風井頂部設置吸熱材料,使通風井產(chǎn)生熱壓通風,為實現(xiàn)風壓通風提供了一定的保證。在窯洞上另一側設置帶風扇的天窗,以利室內(nèi)進風。在采光方面,則通過天窗、反光板、采光帶的設置,將光線導入窯洞深處。
由此可見,在建筑文化多元化、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傳統(tǒng)的穴居建筑以其優(yōu)點和適應力,仍然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
[1]王力.窯洞式博物館設計研究——以鄭州邙山黃河黃土地質(zhì)博物館建筑設計為例[D].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2]夏娃.建筑藝術簡史[M].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6.
[3]馬琳瑜.中國民居中的拱券結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7.
[4]羅強.西北地區(qū)生土民居設計與營造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碩士論文,2006.
[5]半坡遺址.百度百科[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5EvXJFip Xasa XBXEm9O4D2MQFjSo6Fw Av33iuGxt - 4QTjFRi3XpsWTs27BNx - IGidKkdl_LjLDvc5RsMg0jLAQJp3lU5tr1mQiqqJ1M9L7.
[6]窯洞.好搜百科[OL].http://baike.haosou.com/doc/2945225-310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