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庭
【關鍵詞】口語交際 訓練 突破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7A-
0097-01
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的必備能力,而口語交際訓練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語文教材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還是從思想主題到語言表達都蘊涵著豐富的口語交際因素。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抓住口語訓練的突破口,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指導學生學會說具體、完整的話,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逐步得到鍛煉和提高。
一、借助插圖,讓學生有話可說
小學語文教材配備了很多鮮明生動的彩色圖畫,既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夠作為有效的教材資源,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使其能夠深刻理解文本中蘊藏的意涵。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圖,創(chuàng)設有話可說的教學情境,營造開放的口語表達氛圍,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逐步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課文《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清新活潑的小詩,講述了一群孩子為老師栽下一株紫丁香,表達了對老師的感激和問候。教材中有一幅唯美的插圖:夜深了,老師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備課,窗外的一株紫丁香在靜靜地綻放。筆者先讓學生整體觀察圖畫,建立初步印象:“大家看一看這幅圖畫的是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學生指出:“圖中有老師,還有一株紫丁香。從這幅圖中可以感受到老師工作很辛苦?!惫P者追問:“你能想象這位老師是個怎樣的人嗎?想象一下,這株紫丁香是誰種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發(fā)揮想象并紛紛發(fā)表見解,有的學生說:“這位老師和藹可親,說話輕聲細語?!庇械膶W生說:“紫丁香是同學們一起栽種的。同學們體會到了老師的辛勞,栽紫丁香是想讓老師緩解疲勞,讓老師在感覺勞累時,一抬頭就可以看到這株紫丁香,心情也會好起來?!边@樣教學,教師以教材插圖作為突破口,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將插圖和所學的課堂內容聯系起來,既讓學生有內容可說,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訓練了口語表達能力。
二、引導質疑,讓學生有話想說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苯處熞媒滩闹腥菀鬃寣W生產生疑問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幫助他們將想要問的問題提出來,將想要說的話說出來,從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再到解決問題,形成有效的語言表達探索過程,以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學習了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教材中的《“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篇課文,有學生提出:“好不容易釣上來的鱸魚為什么必須放掉?文中的父親不是有些傻么?”農村小學生由于沒有相關生活經驗,對禁漁期并不了解,因此對文中寫的到12點之后才能釣鱸魚的規(guī)則并不熟悉。但也有學生提出疑問:“能遵守規(guī)定放掉鱸魚,難道父親不是一個好人嗎?”基于此,筆者讓學生查找相關資料,并根據資料完善有關禁釣鱸魚的內容,組織學生展開主題辯論,理解了道德的選擇是一個是與非的問題,從而讓學生知道應當怎樣做人,做一個遵守規(guī)則的人,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樣教學,讓學生從質疑入手,弄懂了禁漁期這一限制性條件,為充分理解課文內涵打基礎,同時理順了學生的思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圍繞故事,讓學生把話說好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了許多有趣的故事,這對于農村小學口語教學而言,都是有效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圍繞故事中的動人之處,給學生提供口語交際的機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進行雙向互動或者多向互動練說。例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課文《小松鼠找花生果》時,筆者讓學生針對課文的結尾進行口頭表達:“蚯蚓和小松鼠成了好朋友,這兩個好朋友會一起做什么呢?”學生展開討論,有的認為蚯蚓會幫助松鼠撿地上的松果,有的認為松鼠會教蚯蚓爬樹,或者一起到森林里松土。對此,筆者追問:“他們是怎么爬樹的?又是怎樣撿松果的呢?你能說說這個過程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故事編寫,不但使口頭表達更有條理,而且用詞也越來越豐富,讓口語教學富有實效。
總之,語文教材中包含的口語交際因素有很多,教師只要善于挖掘,找準突破口,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就能為學生提供多向互動的口語交際機會,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