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摘 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的最本質(zhì)功能就是社會交際功能。文章從多鼓勵引導讓學生敢說、多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樂說、多利用資源讓學生會說三個方面,研究通過口語交際“三部曲”,培養(yǎng)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口語交際;敢說;樂說;會說
中圖分類號:G421;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5-0042-01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的最本質(zhì)功能就是社會交際功能,必須充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一、鼓勵引導,讓學生敢說
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多引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大膽、自信地敢于開口說英語。比如,教學牛津小學英語4B Unit 8 Open day E部分對話時,英語教師可以拿支鉛筆邊看邊引導學生觀察:“Can you find anything?”學生各自拿出鉛筆忙開了,都瞪大眼睛只看不敢說。這時,班長小佳舉手發(fā)言:“There are some words. SHANGHAI. CHINA.”教師為班長的大膽表達而高興,順勢向?qū)W生介紹班長的鉛筆是中國上海制造的。教師的鼓勵引導,班長的示范,使得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同學們紛紛用英語相互對話,大膽交流。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樂說
語言交際是在一定情境中進行的,沒有情境的語言交際活動是難以實現(xiàn)的。在英語課堂上,英語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shè)各種有效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樂于表達。
(1)創(chuàng)生活情境。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生活情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說的興趣,而且直觀形象,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比如,教學牛津小學英語4A教材 Unit 1 I like dogs時,創(chuàng)設(shè)和學生一起去動物園參觀的情境,同學們佩戴頭飾、模仿情境表演操練動物類單詞以及句型I like …;教學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時,創(chuàng)設(shè)生日party聚會,一起動手制作水果沙拉;教學Unit 3 How many時,帶領(lǐng)學生走進數(shù)學王國,描述自己的房間和教室。這些活動情境都緊密聯(lián)系生活,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2)創(chuàng)游戲情境。游戲是學生喜歡的活動方式,也是重要的學習方式。比如,教學牛津小學英語3A英文字母時,設(shè)計找朋友(字母大小寫配對)、找出字母的左鄰右舍游戲;在單詞教學時,設(shè)計猜謎游戲,猜猜盒子里裝的是什么,還有做動作猜單詞游戲。在進行英語游戲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樂于表達,大大提高了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3)創(chuàng)競賽情境。在小組競賽活動中,每位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學生好勝心強,都爭著為小組做貢獻。學生在競賽過程中操練和鞏固所學英語知識,學會團結(jié)協(xié)作,相互交流。
(4)創(chuàng)故事情境。故事因其內(nèi)容的豐富性、情節(jié)的生動性,對學生具有一種普遍的吸引力。比如,教學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 6 At the snack bar時,可借助毛毛蟲蛻變記的故事進行英語口語訓練。I like eating. Caterpillar likes eating,too. Hes hungry. What did he eat?學生說了許多已經(jīng)學過的食品類詞語,教師則順勢新授sandwich,noodles,a glass of milk。在故事情境中,學生興趣盎然,樂于交際。
三、利用資源,讓學生會說
除了利用好英語教材外,圖片、實物甚至教學中巧設(shè)的錯誤等,都可以為學生提供“說”的素材。
(1)利用圖片。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圖片誘發(fā)學生說英語的欲望,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說英語的能力。在教英語對話“Can you see…”“What can you see…”時,可在教室四周預先貼上動物類單詞如狗、貓、熊貓、老虎等各種圖片。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看圖說話:Hi! Can you see a picture over there?學生看了圖片回答Yes,I can.教師指著其中一幅圖片繼續(xù)問: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學生根據(jù)圖片回答,并進行相應(yīng)的句型替換練習。利用圖片進行操練,既低碳又省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2)借助實物。實物具體直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在英語課上,運用實物,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自覺自愿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3)巧借“錯誤”。布魯納曾說過:“學生的錯誤都是有價值的,是教學的財富?!币虼耍⒄Z教師要善待“錯誤”,并巧借“錯誤”,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際。比如,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B第2單元時,教師一邊敲敲腿,一邊疲憊地說:“I feel tired.”英語課代表發(fā)言:“I can get a chair for you.”在她的啟發(fā)下,有的學生說:“I can get a sweater for you.”這時,一位女生激動地站起來指出錯誤:tired是累的,累了給sweater(毛衣)是錯的。于是,教師巧借學生的錯誤,順勢引出正確對話。A:How do you feel now?B:I feel cold. I can get a sweater for you.然后,進行替換練習。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不拘泥于書本,說出很多有別于書本的對話。
四、結(jié)束語
基于上面的論述,不難發(fā)現(xiàn),語言知識只有通過交際活動才能被理解、吸收、貯存,并不斷豐富和自由應(yīng)用。只有多鼓勵引導,才能讓學生敢說;多創(chuàng)設(shè)情境,才能讓學生樂說;多利用資源,才能讓學生會說。
參考文獻:
[1]李文巖,林立.小學英語教學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崔建梅.激發(fā)英語閱讀興趣提升英語閱讀能力[J].內(nèi)蒙古教育,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