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瑟
一提起古代的妹子,大家都覺得她們是宅在家里長毛的物種。其實,古代妹子雖然是死宅派,但也不是除了親戚以外誰都不見的。
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睂懙木褪撬烷|密們一起喝酒玩樂,驚擾無辜野生動物的故事。
在古代,閨密一般都是通家之好。彼此的父母關系好,孩子們自然來往頻繁,成為閨中密友。
古代的閨密想歡聚,是要走程序的。首先,必須先跟老媽遞交申請:我想去參加閨密的派對(或我要邀請閨密到家里辦派對),求支持,求理解!只有老媽批準了,才會讓管家準備外出的馬車、車夫、保鏢。如果要在家里開派對,還得準備聚餐的場所和吃食。
得到老媽同意后,就可以各自帶著姐妹、丫鬟、婆子、保鏢、車夫呼啦啦地出發(fā)了。如果地方遠,雙方的親兄弟也會前來護送,以免被外男沖撞。與閨密的兄弟一見鐘情什么的,是古代話本里最萌的橋段。
閨密的活動很豐富。喜歡熱鬧的妹子可以逛街。唐代的長安有非常繁華的商業(yè)街,胡商聚集,寶石、香料等舶來品應有盡有。不愛逛街的妹子可以看表演——歌舞百戲種類繁多,而且是真人版的。春種時節(jié),閨密們一起組團郊游農家樂,一邊看著農民耕種,一邊席地野餐。
要是趕上節(jié)日,妹子們就玩得更歡了!元宵節(jié),閨密們一起賞燈、看雜耍,可以玩通宵。陰歷二月十五日花朝節(jié),百花盛開,閨密們一起賞花、撲蝶、調香。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閨密們一起劃船、賞景、喝酒,玩曲水流觴。清明節(jié),閨密們還一起踏青、打秋千、放風箏。七月初七是七夕節(jié),閨密們用鳳仙花染指甲,做香薰。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閨密們一起拜月,吃月餅。
婚后,古代妹子如果想和閨密聚會就得跟婆婆申請了。不過對于比較開明的官宦人家,妹子的閨密情一般能夠順利地從婚前延續(xù)到婚后。除非遠嫁,妹子婚后和閨密往往還是在一個交際圈子里。出門應酬時,抬頭不見低頭見。遇到熟人結婚、生子、升官、搬家、喪事等交際場合,閨密們隨完份子,還可以一邊喝茶,一邊聊聊八卦。有閑情時,相約一起去寺廟拜佛燒香,春游踏青,烹茶調香。閨密的老公們因為經常陪夫人聚會,彼此關系也不錯。等孩子大點兒,妹子會帶著女兒去閨密家做客。假如閨密家恰巧有兒子,可以順便定個親。孩子們從小青梅竹馬,生活背景和價值觀相近,婚姻幸福指數(shù)會比較高。
除此之外,隨著出門交際機會的增多,古代妹子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會發(fā)展出一些圈子,譬如文學圈、音樂發(fā)燒友圈、吃貨圈等等。清代的文學家袁枚招了20多個女弟子,既有已婚的,也有未婚的。這些妹子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成了閨密,經常聚在一起吟詩作對,日子過得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