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華
摘 要:楊梅屬于常綠果樹,適應能力強、豐產性好,含有多種對人有益的氨基酸,而且果實中鈣、磷、鐵含量高,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文章從氣候、田間管理、樹齡等因素總結了形成楊梅大小年結果的主要原因,并從品種選擇、改進樹形、大年管理、小年管理、合理施肥以及防治病蟲方面闡述了減少楊梅大小年的管理技術,希望能為廣大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楊梅;大小年;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5-64-02
楊梅屬于楊梅科楊梅屬常綠果樹,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樹勢強健、豐產性好、性喜溫暖濕潤等特點,楊梅果肉的含糖量為12%~13%,含酸量為0.5%~1.1%,并富含纖維素、礦質元素、維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果膠及8種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實中鈣、磷、鐵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既是水果又是藥材。栽培楊梅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是我地退耕還林工程的經濟生態(tài)兼用型優(yōu)勢樹種。
白沙鎮(zhèn)于2002年引進荸薺種楊梅5 000株,每667m2種56株,折算栽種面積6hm2,現(xiàn)已進入盛產期,由于果農管理較為初放,楊梅大小年結果現(xiàn)象出現(xiàn)頻率較高。所謂大小年是指產量一年高一年低或者連續(xù)幾年高產之后出現(xiàn)連續(xù)幾年低產或無產的現(xiàn)象。本地突出的小年,平均產量只有常年平均產量的40%左右,為了減少楊梅的大小年結果現(xiàn)象,保證果農的穩(wěn)定收入,需要改進楊梅的綜合管理技術。
1 形成楊梅大小年結果的主要原因
1.1 氣候因素 根據(jù)調查,通常有1a的時間誘發(fā)楊梅大小年結果。1a中如果風調雨順,則易形成較多的花芽,第二年開花、結果,如果無明顯的自然災害,則會大豐收,即大年。相反,如果自然災害、氣候條件較差,則易造成減產,即小年[1]。白沙鎮(zhèn)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qū),全年雨量較多,而楊梅的開花期要求晴天或陰天,連續(xù)雨天會導致大量的落花、落果,嚴重影響楊梅的開花結實。
1.2 管理因素 由于果農多數(shù)采用粗放式的管理,任其自然生長,造成果梢生長不平衡而出現(xiàn)大小年結果。加之都有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思維,在大年時,不加調節(jié)任其結果,造成大年樹掛果負載過多,樹體養(yǎng)分主要供應花果,消耗大,春、夏梢的抽梢量很少而短小,由于營養(yǎng)消耗過度而花芽分化少,造成翌年花量少產量低,就形成小年。而小年樹掛果負載少,供應花果的養(yǎng)分相對較少,春梢大量抽生,枝條粗壯充實,6~7月份,新發(fā)的枝條已完成花芽分化,形成大量充實的翌年結果枝,導致來年掛果多,形成大年[2]。
粗放式管理,缺乏管護,容易遭到病蟲害的侵襲,導致生長發(fā)育停滯,甚至樹木瀕臨死亡,產量嚴重降低,損失難以估計。此外,為了提高楊梅的產量,多數(shù)果農都給楊梅施肥。不少果農施復合肥、餅肥等,這些肥料主要提供氮、磷。而楊梅菌根能夠將空氣中的氮固定,以提供營養(yǎng),因此不需要大量的額外補充氮肥。施這些肥料,會造成楊梅營養(yǎng)過剩,常此下去會使土壤營養(yǎng)不平衡,進而出現(xiàn)大小年結果。
1.3 樹齡不同 相同的楊梅品種,不同的樹齡發(fā)生大小年結果的情況不同。樹齡在10a左右及以下的楊梅樹,由于長勢旺盛,容易抽發(fā)春、夏梢,因此發(fā)生大小年結果的幾率較小。而樹齡在15a以上的楊梅樹發(fā)生大小年結果的幾率較高。
1.4 其他原因 如果楊梅樹種植密度過大,會使營養(yǎng)失衡,分枝少,頂端平面結果,產量顯著較低。如果與竹類等較高樹木一起混種,會嚴重影響楊梅的光合作用,降低產量。此外,植物激素赤霉素隨著果實的生長而產生,即大年結果多,赤霉素也相應多,就會抑制下半年花芽的分化,造成來年小年結果,因此需要保證赤霉素的相對平衡。
2 減少大小年的管理技術要點
2.1 品種選擇 減少楊梅大小年結果主要是控制楊梅大年的產量以及提高小年的產量,盡可能的降低影響楊梅產量的不良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品種在相同的自然條件下,表現(xiàn)不同的大小年結果。對于成熟早、自然坐果率較差的品種來說,楊梅大小年結果差異不大。對于成熟遲、自然坐果率較高的品種來說,楊梅大小年結果差異明顯。我地引種的荸薺種是一種品質較好的楊梅品種,具有豐產、優(yōu)質、耐肥、抗風和適應強等優(yōu)點,且抗逆性較強,比較適合于粗放栽培[3]。
2.2 改進樹形 楊梅的樹性強健,如果不進行修剪,則樹體高大,在樹體表面結果,就會造成嚴重的大小年結果。而大部分果農基本沒有培育科學的樹形,多為自然樹形,需要進行改進,首先重裁生長勢強的中心枝,減弱頂端優(yōu)勢,增加果樹的通風透光強度,提高中下枝的結果比重,可以有效提高果樹的抗逆性能,減少結果的大小年差距。荸薺種新梢節(jié)間較長,應該以短截和縮剪為主。對于之前沒有修剪過的楊梅樹,一般是剪去較密集的枝以及上部的較大的枝。修剪可不用一次性的完成,可以在3~5a內完成,若一次性修剪完成,可能會影響到楊梅樹的長勢以及產量。
2.3 大年管理 由于小年樹結果少,樹體營養(yǎng)充足,生長旺盛,容易形成大年,應加強控制。一是在冬季加強樹枝修剪力度,疏刪部分枝組和回縮部分營養(yǎng)枝,均勻地短截1/5~2/5結果枝,在2月至3月中旬,每株施速效性氮肥0.5~1kg,促使春梢早發(fā);二是大年盛花期,用100mg/kg的多效唑溶液噴灑有花樹冠,使其適量落花,減少結果量,提高夏梢抽發(fā)強度。荸薺種小果型楊梅,在果實長到豌豆粒大小至硬核期時,進行疏花疏果,除去多余的幼果,保證每條短果枝上有1個果實,以促進果梢抽生。經過疏花疏果后,坐果率提高60%左右;三是果實采后,每株施草木灰10~15kg和尿素0.5kg,增加樹體營養(yǎng),促進花芽分化,提高來年的花量。同時為了防止受到秋旱的影響,要及時澆水補充水分,促進花芽的分化。
2.4 小年管理 由于大年樹產果多,營養(yǎng)耗費大,結果母枝少,花少新梢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ū9阂皇窃?月份噴1次96%磷酸二氫鉀300倍液,花期噴1次20mg/kg赤霉素,隔7d再噴1次0.3%尿素和0.1%硼砂,謝花后噴1次20mg/kg赤霉素,同時嚴格控施氮肥,控制夏梢的抽發(fā)強度,在6月底至7月初及8月中下旬,葉面噴布多效唑500~1 000mg/kg,有效調節(jié)秋梢的生長勢。二是在開花前進行修剪,楊梅結果枝上頂端是葉芽,下端是花芽,剪去上頂端的1/5以減少葉芽,降低結果枝的生長,進而?;ū9?。同時,可以在盛花期全樹噴赤霉素以?;ū9H枪麑嵅墒蘸?,修剪結果枝,減少夏梢,控制來年的新梢量。
2.5 合理施肥 當土壤肥力不足,不能夠滿足楊梅穩(wěn)產的要求時,會使果梢產生營養(yǎng)競爭,需要進行深翻改土,培土加肥,使楊梅能夠長出深、密、廣的根系,以及大、厚、綠的葉片,進而保證豐產。合理施肥:一是基肥主要施用農家有機肥料,7~8月施用腐熟農家肥或餅肥。成年結果樹株施欄肥30~45kg或餅肥4~5kg;二是追肥,以速效肥料為主,因楊梅是喜鉀植物,追肥應適度增施鉀肥,可在1月、3月、6月份3次施用硫酸鉀型復合肥,保持果樹的營養(yǎng)平衡。采收果實后,可對大年結果楊梅樹施肥,以農家肥和菜籽餅肥為主,但小年結果的楊梅樹一般不需要進行采后施肥。
2.6 防治病蟲
2.6.1 病害防治 對楊梅的干枯病、枝腐病、肉蔥病等病害枝條要及時剪除并集中燒毀,針對楊梅不同病害進行不同的防治方法。目前危害最嚴重的是肉蔥病,防治方法:一是合理使用多效唑,不同濃度的多效唑具有不同的作用,多效唑的一次使用在土壤中的殘效期為5~6a,長期使用多效唑能夠降低樹體的抗性,誘發(fā)肉蔥??;二是滿足楊梅品質的生長勢,加強枝條的修剪,保證葉果比與光合能力都較強;三是施肥均衡,根據(jù)不同的生長期施以適當?shù)姆柿?,如盛花期重在施磷鉀肥。同時要保證微量元素的供給;四是適當?shù)目販乇瘢宰匀徽{控為主,果園濕度以保持在60%~80%為宜。
2.6.2 防治蟲害 楊梅主要的害蟲有榆蠣盾蚧、黑刺粉虱、卷葉蛾、果蠅等,防治措施:一是在楊梅開花始期噴菊酯類低毒農藥防治蟲害,每隔10d噴1次,共噴3~5次,楊梅果有點粉紅色時禁施農藥。二是在楊梅摘果后,根據(jù)蟲害發(fā)生情況用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防治。三是在樹冠周圍施加有機肥,增施鉀肥,控制氮肥,少施磷肥,以增加楊梅樹長勢,提高抗性。四是將園內的落葉雜草、干樹枝等及時清除干凈,修剪樹枝,將病蟲枝以及枯枝集中并燒毀,改善楊梅樹生長環(huán)境,提高抗蟲病能力。五是采用一定措施防止飛蟲,如安裝防蟲網(wǎng)、燈光誘殺、人工捕殺、飼養(yǎng)害蟲天敵等。
參考文獻
[1]陳美金.楊梅大小年結果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J].中國園藝文摘,2013,(4):176-177.
[2]陳會杰,余存明,余士元,等.楊梅大小年結果成因及調節(jié)措施[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11):157-157.
[3]錢巧琴,馮正軍.楊梅大小年調控技術總結[J].浙江柑橘,2006,23(3):39-40. (責編:吳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