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剛
摘要:人類旅游活動萌芽于何時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未解之題,目前流傳較廣的是“商旅起源說”。最新的考古學、人類學和民族志研究成果表明,人類旅游活動萌芽應發(fā)生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當時人類不僅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原始的審美、交往以及休閑娛樂訴求及相應的活動,而且會經(jīng)常舉行以聚會為主要形式、以宴饗為標志性內(nèi)容的部落聯(lián)歡、儀式、祭祀、慶典等活動,這些活動,無論是在時間、空間、內(nèi)容還是活動特征上,都更加接近今天所定義的“旅游”的概念。由此形成本文關于旅游起源的一種新判斷,即“聚會起源說”。
關鍵詞:旅游起源;原始部落;聚會;宴饗
1“商旅起源說”質(zhì)疑
人類旅游活動起源問題的研究一直是旅游學領域的“冷門”,至今未形成系統(tǒng)性的研究成果。目前“商旅起源說”流傳較廣,認為原始社會末期產(chǎn)生勞動剩余物之后的商品交換活動是人類旅游活動的源頭。如美國學者羅伯特·麥金托什和夏??咸亍じ癫ㄌ兀?985)提出,東方早期的旅行活動,尤其是中國和印度,主要起源于貿(mào)易交往。
國際上影響較為廣泛的是由聯(lián)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的出版物World Travel-Tourisme Mondial發(fā)表的研究報告Movements of person,.s or the facts about tourist, flous,該報告有一個重要觀點(UNWTO,1985):“在最初的年代,主要是商人開辟了旅行的通路”1,“貿(mào)易最早激發(fā)了旅行的產(chǎn)生”2。該報告沒有作者署名,也沒有論證過程,而是直接發(fā)表結論;但“在最初的年代,主要是商人開辟了旅行的通路”這一論斷在旅游學術界和產(chǎn)業(yè)界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堵糜螌W概論》首先引述了這段話(李天元,王連義,1991),之后,國內(nèi)旅游教科書廣為轉(zhuǎn)引,部分媒體甚至直接引述為“聯(lián)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認為……”(侯衛(wèi)星,2011)。后來的其他研究文獻對這一觀點進行了支持性論證。其中有研究證明,約公元前4000年左右,位于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蘇美爾人(巴比倫人)發(fā)明了貨幣并開始了人類最早的商品貿(mào)易活動,這標志著人類社會最早的旅游活動的萌芽(格德納,里奇,2008);還有研究認為,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地中海和愛琴海上進行通商貿(mào)易的腓尼基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他們到處周游,西越直布羅陀海峽,東到波斯灣、印度,北至北歐波羅的海各地,其旅行目的在于貿(mào)易(王洪濱,2004)。正是由于這些“一致性”的論斷和世界旅游組織的影響力,旅游學研究領域幾乎毫不懷疑地接受了“商旅起源說”。
“商旅起源說”把人類旅游的源頭歸到了經(jīng)濟活動上,這實際上是用現(xiàn)代旅游理論所界定的“旅游”的異地性、暫時性、非就業(yè)目的的基本特征“按圖索驥”形成的。從本體論的角度看,任何現(xiàn)象的本原與本質(zhì)是相互聯(lián)系的,旅游起源問題涉及對旅游基本屬性與本質(zhì)的判定,需要有充實的資料和嚴謹?shù)恼撟C,特別是考古證據(jù)的支持。
因此旅游起源問題是值得進行重新研究和判斷的本體論命題,通過考古學成果和人類學考察報告,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進行完整性梳理,特別是對原始時期的生活狀態(tài)進行溯源研究,尋找到與旅游活動相關聯(lián)的蛛絲馬跡,從而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通過對眾多歷史信息的挖掘和整理,我們發(fā)現(xiàn),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已經(jīng)存在著原始的審美、休閑娛樂訴求,并產(chǎn)生了相應的休閑娛樂活動;同時,部落間的交往、宴饗、祭祀、慶典等聚會活動,無論在時間、空間、形式和活動內(nèi)容等方面,都與今天所界定的“旅游”特征相吻合。在時間上,它們要更早于原始社會末期的商品交換活動;在活動特征上,更符合旅游活動的本質(zhì)屬性。
2“化妝舞會”——人類原始的審美與休閑娛樂訴求
從物種生存發(fā)展的本能推斷,早期的人類移動主要受自然界的食物牽引,移動范圍受資源數(shù)量、種群規(guī)模和捕食能力的制約,這可以看作是原始人類的活動半徑。一般來說,只要能夠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特定的人群和個體大多會選擇較為穩(wěn)定的生活區(qū)域,因此居住地周邊就成為個人或集體主要的活動場所。這種源于原始時期的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到今天。當居住地和生活都相對穩(wěn)定之后,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休閑、娛樂甚至帶有社交性質(zhì)的活動。約翰·麥克哈勒研究發(fā)現(xiàn),在原始社會,人的一生大概有16. 6%左右的自由時間(吳鐸,1992)。在這種背景下,一些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的研究成果從另一方面給了我們一些提示,即:在遠古時代,人類實際也存在著原始的休閑娛樂愿望,人們在生產(chǎn)活動之余,會有暫時性的間歇并產(chǎn)生相應的休閑和娛樂活動。
考古證實,位于捷克斯洛伐克東部摩拉維亞(Moravia) -處距今3萬年之前的采沙場的古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用于人體裝飾的穿孔貝殼和牙齒串珠”和經(jīng)過“精心鉆孔的獸骨”所做的“笛子”(馬丁·瓊斯,2009)。這說明,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人們已經(jīng)有了最原始的審美觀和休閑娛樂訴求,能夠利用自然材料化妝打扮并利用閑暇時間開展娛樂活動——伴著原始樂器骨笛演奏的原始音樂一起唱歌、跳舞。
同時期的山頂洞人(最新研究已將其存在年代從1.8萬年左右推至距今2.7萬年至3.4萬年之間1)——中國人祖先的遺址中也發(fā)現(xiàn)了穿孔的貝殼、獸牙、石墜和赤鐵礦粉末染料。人類學家和美學家判斷,這些貝殼、獸牙、石墜和赤鐵礦粉末都是用來進行身體裝飾的,是為了滿足人們原始的審美訴求;當時人們不僅通過裝飾品實現(xiàn)對自身的美化,而且也表現(xiàn)出通過美化日常用具來美化生活的意向(劉紀成,2012),表現(xiàn)出人類審美意識的萌芽。
德國藝術史學家格羅塞(1996)對原始社會的藝術形式如人體裝飾、造型藝術、舞蹈、音樂等進行了研究。他認為,原始社會的很多藝術形式往往有兩種目的:第一種是“宗教象征”,第二種是“裝飾”。人類最早、最原始的裝飾就是人體裝飾——畫身,這反映了原始民族的審美要求。舞蹈在原始民族中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多數(shù)原始舞蹈是原始審美感情最直率、最完美的表現(xiàn),舞者在節(jié)奏運動中體驗到一種快樂。古人日常的畫身只在頰邊、肩上和胸頭畫上幾筆,但舞會上的畫身卻非常富麗,這種原始的“化妝舞會”是人類原始審美與娛樂需求的反映(格羅塞,1996)。
由于原始部落時期生產(chǎn)力低下,這種勞動間歇的娛樂只是短暫的和少有的,通常是與部落祭祀以及部落之間的聚會、聯(lián)歡、聯(lián)盟等集體性活動融合在一起的。這種人類早期的“化妝舞會”,從考古資料和社會學家們的研究中還無法判斷其是否具有“異地性”,它的意義在于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明確的信息——距今3萬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人類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最原始的審美和休閑娛樂訴求,而這正是人類消遣性旅游活動產(chǎn)生的根源所在,是旅游活動產(chǎn)生的真正動因。
3考古學新證——火塘邊的宴饗
考古發(fā)掘資料具有真實性、客觀性和科學性,是了解原始人類及其生活狀況的重要資料。劍橋大學的人類學家馬丁·瓊斯(Martin Jones)2借助于最新的考古手段對原始人類飲食文化進行了研究,還原了當時人類特別是部落間友好聚會的場景,這種聚會往往表現(xiàn)為一場“盛大”的宴饗和娛樂活動。
馬丁·瓊斯(2009)考證發(fā)現(xiàn),人類約在2.5~3萬年前即已掌握用火技術,并開始用火來燒烤和烹煮食物。在捷克斯洛伐克摩拉維亞(Moravia)的采沙場古遺址洞穴中發(fā)現(xiàn)了火塘,證明當時人們已經(jīng)“不只是偶然用火”了,他們已經(jīng)能夠“想辦法在他們的巖洞中把火種保存下來”,人類開始了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活動——燒烤和炊煮。這些火塘在不同的時間段被反復使用,在其附近也有多處類似的火塘,這說明生活在這一帶的人們經(jīng)常去尋找石頭,去采集食物,然后又返回到準確的地點集合,用“貝殼”和“牙齒串珠”裝飾,用獸骨“笛子”奏樂,圍著火塘,一邊分享食物,一邊、聊天、唱歌、跳舞,舉行熱鬧的部落聚會(馬丁·瓊斯,2009)。
誠然,圍繞這些火塘的考古發(fā)掘雖然證明了當時人們在生產(chǎn)之余已經(jīng)開始進行休閑娛樂活動,但尚無證據(jù)表明這些休閑活動是在部落內(nèi)部進行還是有外來者的參與,即這些活動是否具有“異地性”。同時期的另一處遺址的發(fā)掘?qū)Υ诉M行了印證。位于以色列基尼烈湖(Kinneret)的艾波瑞克一羅姆遺址,距今大約2.3萬年,這里同樣發(fā)現(xiàn)了火塘??脊艑W家們推測,當時的人類以這種火塘為中心形成了兩種分享食物的行為。一是由女性掌控的Kndocuisine.稱為“內(nèi)烹飪”,是“一家人”享用的場所;“內(nèi)烹飪”的節(jié)奏較慢,會用凹槽類的炊煮陶器,會在“文火上慢慢燉煮一鍋食物”。二是由男人忙碌的更原始的Exocuisine,稱為“外烹飪”,“把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燒烤”,“將烤肉一塊塊割下分給陌生人(客人)”(馬丁·瓊斯,2009)。內(nèi)、外烹飪的區(qū)別證明,這種聚會活動是在不同部落之間進行的,是有“外人”參加的,這也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關于早期人類接待“游客”的證據(jù)。
馬丁·瓊斯(2009)還發(fā)現(xiàn),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前,在英國南部多賽特郡(Dorset)存在一個由小的“母系游團”組成的大部落,人們會定時聚集到特定的“山林里來祭拜祖先”。這些“母系游團”日常生活在不同的區(qū)域,會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到一個特定的地點祭祀共同的部落祖先。這些部落之間形成了一種慣例,即在部落的邊界通過舉辦“宴會”的方式來進行交往、交換和“相親”,“在這些不確定的群體之間,無論是聚會、交換還是通婚”,大家都對在“邊緣地區(qū)舉行宴會”的慣例形成了“共識”,因而使“宴會上陌生人”“變得尋常起來”(馬丁·瓊斯,2009)。這些遺址屬于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在社會形態(tài)上與前兩處考古遺址相似,同樣也可作為早期人類旅游活動產(chǎn)生的證明。
無論是遠古時期還是現(xiàn)在,我們都不能僅僅從生理機制的角度來分析這種分享食物的行為,而應該看到它社會性的一面。分享食物已經(jīng)成為人類社會關系的一種表達,特別是在賴以生存的食物還不是很豐富的狀態(tài)下,把自己或部落擁有的食物來與其他人分享實際是當時原始部落之間進行交往的一種最重要方式。因而這種聚會、宴饗行為也就具有了一定的交往、娛樂和精神訴求屬性。馬丁·瓊斯(2009)認為,通過這種聚會、宴饗,有血緣關系的大部落會利用它召集分散在不同區(qū)域的小部落來對共同的祖先進行集體“祭祀”;大部落的共同“祭祀儀式”往往是定期在一個固定的地點舉行,周邊沒有血緣關系的那些“熟悉的”或“相對陌生的”部落則會利用它來“尋找到合適的配偶”,甚至會利用它來確定部落之間的“結盟關系”。
利用考古遺跡、遺物和環(huán)境來進行邏輯性的場景復原和古人類生活史、生產(chǎn)史研究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于歐美地區(qū)的新考古學派的主要方法,他們用行為學的視角來從點滴的考古信息中“見物見人”,即沿著“物一人一場景一活動”的邏輯線索來判斷遠古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狀態(tài),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田野考古學的遺跡和遺物的本體研究。從這些研究成果中我們可以判斷,距今2.5萬~3萬年前原始部落的幾種活動與今天我們所定義的“旅游”的基本特征是非常接近的。
(1)聚會宴饗。掌握用火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大里程碑,用火來燒烤或烹煮食物,使人類生活發(fā)生了巨大改變,不僅僅是因此而有別于其它動物,同時也給人們提供了更好地享用食物的機會和條件,每當有獵獲時,為炫耀富有并籍此聯(lián)絡感情,會邀請附近部落的人來共享盛宴,這種聚會宴饗是交際或娛樂性的。
(2)部落聯(lián)姻/聯(lián)誼。出于尋找配偶的需要,相鄰部落之間會以聚餐為形式讓適齡男女去尋找配偶。人們在面部涂上彩色顏料,在身上掛上貝殼、獸牙或石墜等飾物,會吹著骨笛來吸引異性。
(3)部落聯(lián)盟。為抵御共同的敵人,通過聚餐完成部落的合作與協(xié)商,形成利益共同體。
(4)祭祀活動。原始部落內(nèi)部有血緣關系的各部落間舉行對共同祖先的集體祭祀。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隨著人數(shù)的增多,一個大的部落會分化出幾個小部落——“母系游團”,這些小部落日常單獨在一個區(qū)域活動,每年會定期集聚到一個特定的山林祭祀共同的祖先,一起分享食物和狂歡(馬丁·瓊斯,2009)。
這些活動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無論是部落交往、聯(lián)盟還是祭祀、儀式都是以聚會形式實現(xiàn)的;二是無論哪一類活動都會伴隨著盛大的宴饗。這種以聚會為主要形式、以宴饗為標志性內(nèi)容的部落交往,實際上已經(jīng)具備了旅游活動的基本特征,可以被認為是人類旅游活動的萌芽。較之公元前4000年才出現(xiàn)的商品貿(mào)易活動,這不僅在時間上更早,而且更接近我們今天所界定的“旅游”的概念和性質(zhì)。
4 人類學佐證——土著部落的聚會
除考古學成果外.研究原始社會形態(tài)的另一重要資料是人類學、民族志的相關研究。與考古學的田野發(fā)掘不同,人類學、民族志研究是用更直接的觀察、更系統(tǒng)的民族志敘事來研究某一特定的社會形態(tài)。
由于社會發(fā)展進程不同,近代世界上仍有許多民族還處于原始部落的發(fā)展階段,并以“活標本”的方式向我們展示原始部落時期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
澳大利亞從古老的地質(zhì)時代起就與其他大陸分離開來,一直到18世紀末西方殖民者進入之前,這里一直“與世隔絕”,島內(nèi)分布著500多個獨立部落,就像是一個活態(tài)的原始部落博物館(托卡列夫,托爾斯托夫,1980),成為人類早期社會制度和文化形態(tài)的“活化石”。人類學家摩爾根(1977)通過對澳大利亞土著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考察,證明了氏族是原始社會的基本組織,確定了人類社會由母權制轉(zhuǎn)向父權制的發(fā)展過程;他把澳大利亞土著人看成是人類“蒙昧階段中期”的典型代表,其社會發(fā)展水平相當于舊大陸約一萬多年前的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早期。恩格斯(1954)也認為,這里的原住民是近代可以觀察到的最原始的人類成員。因此,澳大利亞成為人類學研究原始社會的“經(jīng)典地區(qū)”(張巖,2012)。摩爾根、費遜、哈威特等都是研究澳大利亞早期社會的著名代表,并形成了在學界極有影響力的著作1,通過這些研究成果,我們可以找到許多部落之間相互參加聚會、慶祝活動和其他儀式的具體而生動的例證。
澳洲土著人通過原始群結盟形成部落。如果兩個加盟群體同在一地生活,聯(lián)合關系是最容易維持的,但由于生存條件所限,尤其是食物資源有限,加盟群體同處一地很難實現(xiàn)。但一年之中總會出現(xiàn)食物資源(動植物)相對豐富的季節(jié),每當此時,平時分散在各自領土上的氏族或地方群體就會以部落為單位聚到一起,舉行各種儀式、舞蹈、祝宴,由此形成能夠容納幾百、上千人的大型營地;在部落內(nèi)部也逐步形成了結盟群體的定期聚會制度,包括相對固定的聚會時間和地點,事前的準備,營地的安排,聚會的日程等(張巖,2012)。
例如,在昆士蘭東南部的卡比和瓦卡兩個部落領域內(nèi),長有大量布尼亞樹,不僅果實碩大,且含有營養(yǎng)價值豐富的淀粉。每當布尼亞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當?shù)夭柯渚蜁堗徑柯涞目腿饲皝聿杉踔?00英里以外的部落也會前來,每當此時便要舉行各種全部落的,甚至是邀請賓客參加的聚會,利用這樣的活動示以友好(托卡列夫,托爾斯托夫,1980)。又如,澳大利亞阿爾卑斯山區(qū)盛夏時有大批螟蛾藏身于巖石縫隙中,澳大利亞人視之為美食,煙熏而食之。每到“收獲”季節(jié),居住在這里的恩加里戈部落就會邀請鄰近部落來共享美味,有時聚集來賓達700人,長達3個月之久(托卡列夫,托爾斯托夫,1980)。在澳大利亞的部落中還流行一種集會——少年獻身儀式,這種集會也會邀請很多外來部落來賓,儀式非常隆重。少年獻身儀式亦稱“成人禮”,部落全體適齡青年均應參加,這往往成了大規(guī)模集會的動因。參加集會的有幾百人,持續(xù)幾個月。集會必須準備足夠的食物,婦女們采集植物類食物,青年男子則俘獵獲物交給老年人打理(托卡列夫,托爾斯托夫,1980)。
澳大利亞各部落間多處于和平狀態(tài),除了彼此邀請參加宴會、集會和各種慶典、儀式外,還表現(xiàn)為使節(jié)彼此往返,部落間經(jīng)常派出使節(jié)出使其他部落去邀請客人參加活動或傳遞信息(托卡列夫,托爾斯托夫,1980)。此外還有一些外交活動,如婚姻外交——本部落的人到外部落娶妻;又如留學外交——派本部落男孩去學習外部落的語言、風俗和傳統(tǒng),以便在發(fā)生武裝沖突時充當和平使者。
澳大利亞部落之間的物物交換完全是建立在自然經(jīng)濟基礎之上的,當時澳大利亞人還沒有“價值”尺度,交換只是部落間友好往來的一種形式,人們在各種聚會和友好的往來中互相交換物品以表達感情,而不是具有商品性的等價物交換。
5 重新認識旅游的起源
對人類旅游萌芽、起源的探討和論證,離不開一個基本的邏輯原點,即我們實際上是用今天旅游理論的“旅游”概念來對旅游活動的產(chǎn)生進行溯源性研究和本體論探討,這一研究過程難免帶有“按圖索驥”的色彩。因此,最為重要的是如何獲得更充分、更有說服力的證據(jù)以得出無可辯駁的研究結論。
以上論證讓我們得出一個初步的判斷:距今2.5萬~3萬年前的原始部落時期,人類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原始的審美和休閑娛樂訴求,并存在著多種形式的交往活動,包括部落間的宴飲聚會、公共祭祀、豐收慶典、獻身儀式以及外交往來等。這些活動,有的是娛樂性的,有的是公共儀式性的,有的是社交性的。這些活動不僅在時間上要早于原始社會末期才出現(xiàn)的商品交換,更為重要的是,原始社會的這些具有交往性質(zhì)的聚會活動和具有儀式性質(zhì)的公共活動本身所具有的愉悅性、消遣性和社交性符合現(xiàn)代意義上旅游的本質(zhì)屬性,因此,人類早期旅游活動的萌芽應源于人類原始審美、休閑娛樂訴求下的部落聚會等交往活動。
當然,這些證據(jù)在數(shù)量上還顯得有些單薄,還不足以“無可辯駁”地對人類旅游活動起源的時間和標志下結論,因此“聚會起源說”還有待于獲得更充分的考古學和人類學證據(jù)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查爾斯.R.格德納,布倫特·里奇.J-R.旅游學[M].李天元,徐虹,黃晶,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37.
[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M].張仲實,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22.
[3]格羅塞.藝術的起源[M].蔡慕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19 ,47 ,60.
[4]侯衛(wèi)星.商丘:中國旅游發(fā)源地有看頭[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07 -29.
[5]麥金托什·羅伯特,格波特·夏??咸?旅游學——要素·實踐·基本原理[M].蒲紅,譯.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34.
[6]劉紀成.中國遠古美學研究的若干問題[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 (6):45-52.
旅游科學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