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榮
女兒要出嫁了,向母親學幾招過日子的小竅門。
早起,跟著母親學煎雞蛋。母親煎的雞蛋,好看,呈半橢圓,像上弦月;色白,微焦黃;好吃,外脆內(nèi)嫩。每天早晨,盤子里都會有三只煎蛋,一家三口一人一只,多少年了,一直是這樣。
母親將平底鍋燒熱,加油,然后拿起兩只雞蛋,輕輕一磕,一只雞蛋破了,蛋黃在蛋白的裹挾下,順勢滑入鍋中。有意思的是,另一只雞蛋完好無損。女兒問:“要是磕不好,兩只雞蛋同時破了,豈不是一起滑入鍋中,攪和在一塊兒了?”母親笑了:“傻丫頭,用一只雞蛋去磕另一只雞蛋,往往是被磕的那只雞蛋先破了。人也是這樣,受傷重的大多是被動的那個人。兩口子過日子,要和氣,永遠不要硬磕硬?!迸畠盒πΓ@就教育上了呢。
待雞蛋冒出熱氣,母親將火擰小,說:“火候很關鍵,火太大,底下很快熟了,焦了,上面卻還是生的。炒菜要用大火,燉湯和煎蛋,則必須用小火,急不得。這就像你們小青年,談戀愛,是大火,火燒火燎,撲都撲不滅;但結了婚,這過日子可就是個細活了,像流水,得慢慢過,一天天過,必須用小火?!?/p>
母親邊說,邊拿起筷子,輕輕地將圓圓的蛋黃撥破,黃燦燦的蛋黃,向四周散開,像一層鎦金,鋪在蛋白上。這是母親煎蛋與眾不同的地方,別人煎的蛋,蛋黃是完整的,高傲地躺在中心。但母親煎的雞蛋,蛋黃都均勻地鋪散在蛋白中了,平展,白中偏黃,尤其是在入口時,嫩的蛋白,香的蛋黃,混合在一起,爽口,脆香,不膩。母親說:“你小時候不喜歡吃蛋黃,從那時候起,煎蛋時我就將蛋黃攪均勻,煎出來的雞蛋就分不出蛋白和蛋黃了?!痹瓉硎沁@樣,女兒抱了抱母親。
很快,三個雞蛋都煎好了。女兒端起盛著三個煎蛋的盤子,喊爸爸吃早飯。
母親說:“慢一點,你知道哪一只雞蛋是你的,哪一只是爸爸的嗎?”
女兒不解地看看母親,又看看盤中的三個煎蛋:“隨便啦,這有什么分別嗎?”
母親點點頭。
女兒忽然明白了什么,笑了,用手指著一只煎蛋說:“這只一定是我的,因為我每天吃的煎蛋,都是你煎得最好看,也是最好吃的那一只?!?/p>
母親點點頭,又搖搖頭:“平時是這樣,但今天不是。這只雞蛋雖然煎得最好看,但它有點散黃了,不太新鮮了,所以這只煎蛋不是給你吃的,而是我的?!?/p>
女兒動情地看著母親:“那么,哪一只是爸爸的?是最大的這只嗎?”母親又一次點點頭,但又搖搖頭:“沒錯,你爸爸最辛苦,飯量也最大,因此,他應該吃最大的。但這只煎蛋,看起來最大,只是在煎的時候,攤開得比較大一些,但很薄,其實,另一只更大些,因此,那一只才是你爸爸的。都是我煎的雞蛋,所以我最清楚,哪一只煎蛋是我們哪個人的?!?/p>
女兒激動地說:“這么說,每天早晨放在我面前的煎雞蛋,其實你都是有選擇的?”
母親反倒有點難為情了,擺擺手:“只是個習慣罷了?!?/p>
女兒的眼睛有點濕。她恍然明白,這個早晨學到的不僅是母親煎蛋的技術,還有她默默地對這個家庭和每個成員的付出,那才是這么多年來最營養(yǎng)的早餐啊。
【素材運用】一個家庭、一個班級、一個團隊……成員之間要如何相處,才能和諧共度?如果我們要想明白其中的真諦,不妨學學這位母親身教言傳的“煎蛋術”——這里面不只有教女兒過日子的小竅門,還有社會生活的大道理——原來成員之間,除了共同的目標,還要和氣、細心、體貼、謙讓、奉獻等,這樣才能保證團隊和諧共度,成就事業(yè)。
【適用話題】母愛;親情;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