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 寅
1998年,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節(jié)的“動畫大獎”頒給了一部名不見經傳的作品:《鯨的魚躍》。在日本動畫業(yè)內,這項大獎的含金量非常之高,其歷年頒發(fā)的作品包括宮崎駿的《幽靈公主》、亞歷山大·彼得羅夫的《老人與?!返龋梢哉f代表了日本動畫藝術的最高水準。相對于上述被光環(huán)圍繞的大師們,田村茂似乎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但這卻絲毫無法掩蓋此片的巨大藝術成就。
田村茂早期繪制了大量繪本,如《午后的散步》《向機器人國SOS》等,1993年導演了第一部動畫作品《銀河之魚》并獲得蒙特勒國際電影節(jié)特別獎,1995年創(chuàng)作了第二部動畫《一顆千變萬化的星》,通過這兩部作品,田村茂基本確定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而《鯨的魚躍》則以更加成熟的藝術語言搭建了作者心中那個現(xiàn)實世界之外的“彼岸”——那片無意識的、無邏輯的“玻璃之?!薄?/p>
《鯨的魚躍》并沒有一個清晰的故事線索,“大海是由玻璃構成的”,伴隨著一句莫名其妙的旁白,短片在開始不久就進入到奇妙的幻像當中,原本灰暗的大海凝固為晶瑩剔透的玻璃之海,一名老者帶著貓在捕魚,而捕魚的工具不是釣竿,卻是一把鎬頭。老人看到了鯨魚躍起的前兆,于是在不遠處扎營。入夜,伴隨著點點火光,“Water People”從海中冒了出來,這些透明的身體圍繞在旁演奏著優(yōu)美而傷感的歌曲……
正如片名一樣,《鯨的魚躍》以鯨魚的一次跳躍為支撐構造起整個故事,在長達20余分鐘的時間內,幾乎沒有矛盾沖突,甚至對白都少得可憐,全片基本是由各種回憶與夢境段落構成。乍看之下,整個故事似乎缺乏邏輯,影片沒有交代故事背景,亦未曾介紹人物關系,使得整片都被蒙上了一種神秘朦朧的氣氛。然而,雖然鯨的一躍承載了大部分內容,但顯然那個老水手才是這部影片當中最為重要的角色,作者通過老水手的回憶、夢境與自白,緩緩鋪開了一幅迷樣的畫卷,畫中的每一個情節(jié)都是那樣毫無理性,卻又生動逼真。老水手叫什么名字、來自何方、多大年紀我們都無法知曉,但隨著那“久遠記憶深處的奇異光景”的回憶,我們似乎能夠窺探到那個“過往的世界”。那么世界的本來面目到底是怎樣的呢?老人為什么沒有繼續(xù)他的工作?那個巨大的時鐘又與玻璃之海有怎樣的關系?這些問題作者并沒有給出答案,抑或原本就沒有答案,在沖破了理性與邏輯的枷鎖之后,每一個宇宙都蘊含了無限多的可能,或許正如曾經的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們所言,“無意識”的世界才是最真實的世界。
本片的副標題為“玻璃之?!?,顯然,那片晶瑩翠綠的玻璃之海是故事中非常重要的場景,但其最迷人之處并不在堅硬的外殼,而是對時間的扭曲——在這片凝固的海上,時間被放慢了。田村茂把對時間的重構置入到了影片的世界觀當中,在同一個空間的大海上,卻有著兩個不同的時間體系:輪船上少年眼中那個正常的、灰暗的大海,和老人眼里奇妙的玻璃之海。在時間仿佛凝固了的玻璃之海,作者幻想出種種超越現(xiàn)實經驗的事情,這些影像如同幻覺般散發(fā)著迷人的氣息,讓我們感受到時間這一虛無縹緲的概念竟能如此生動。
“那個世界,為停止的鐘表上發(fā)條是我的工作”回憶中的老人緩緩道出這幾個字,在那片荒涼怪異的水面上,有一個停擺的巨大鐘表,老人熟練的為其擰上發(fā)條,又去往下一個目標。作者似乎十分吝嗇,并未過多透露關于過往的信息,我們不知道這些鐘表到底是真實存在,還是老人心中的映射。作為一條隱含的線索,時間在此時已成為一種形而上的主觀存在,并貫穿全片——當魚躍結束,老人偶然看到畫家在“旅行的盡頭”畫過的那艘船,正是自己年輕時乘坐的Gondoana號。
隨著捕魚老人將鎬頭砸向水面,原本波濤洶涌的大海凝固了。我們發(fā)現(xiàn)此時開始仿佛進入了另一個時空,通過鏡頭的旋轉,可以看到原本如繪本般簡單干凈的畫面竟然變得立體、真實起來。本片創(chuàng)作于1997年前后,時值三維動畫技術剛剛嶄露頭角的年代,作為一個繪本出身的獨立動畫導演,田村茂十分大膽的在《鯨的魚躍》中使用三維動畫技術制作了“玻璃之?!?,并將其與二維動畫部分巧妙結合,即便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其空靈深邃的畫面效果依然令人贊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部影片當中,只有玻璃之海與鯨魚用到了三維技術,而那些穿插著的過往回憶卻都是純手繪,此種處理帶給我們一種鮮明對比,這個看似立體而生動的空間既真實又虛幻。正如片中所言:“鯨的世界,我們能看得見嗎?”或許玻璃之海就是作者心中那個真實的彼岸吧。
日本動畫向來有畫工精細的傳統(tǒng),對比來看,該片的美術設定幾乎可以用“簡陋”來形容:簡筆畫般的角色造型、粗獷生硬的邊線、缺乏變化的平涂顏色……可當這一切融匯成為整體,卻宛若被作者神奇地賦予了靈魂。在造型方面,《鯨的魚躍》承襲了田村茂的一貫風格,角色形象省略了大部分衣褶與結構,如兒童插圖般簡練明快,這樣的設計也為影片當中那些360°旋轉鏡頭以及二、三維合成的風格統(tǒng)一提供了幫助;富有東方韻味的符號化場景設計則為觀眾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想象空間,寥寥數(shù)筆勾出的小船、五角形狀的流星,都通過化繁為簡的設計傳達出別樣意味。
在色彩方面,田村茂作品最為顯著的特征即是強烈的主觀性,在《鯨的魚躍》中,那片廣袤的“鯨的海洋”中,變成玻璃的海水不再是我們常識中的藍色,而變成了晶瑩剔透的綠色,甚至天空也化為綠色而與海融為一體,在其創(chuàng)造的這個看似真實的世界當中,營造出一種迷幻的情調;大面積的色塊對比是本片另一個特點,作者通過大膽的省略與概括,使畫面中色彩極為簡練,如小船航行在許多怪異建筑的段落,岸邊那些奇奇怪怪的建筑都被統(tǒng)一成了同一種灰色,并未做一點色彩上的區(qū)分,這些灰色占據(jù)了畫面的四分之三,訴說著那“荒涼的回憶”。
可以看出,作者從一開始即并未準備對客觀世界進行再現(xiàn),其有意識的追求色彩的表意功能,不再考慮色彩處理的真實性,消弱了我們對于表象真實感的認知,而最大程度的發(fā)揮了動畫這一特殊創(chuàng)作媒介的優(yōu)勢,將我們帶入到其構造的超現(xiàn)實幻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