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偉
摘 要:中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很多因素密不可分,家書、家訓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上有其獨特的作用。文章擬從為人、為學、家國情懷三個方面談家書、家訓和中學生素養(yǎng)的關(guān)系。
關(guān)鍵詞:家書;家訓;為人;為學;家國情懷;中學生素養(yǎng)
家書、家訓是中華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其產(chǎn)生在特定的年代里,難免精華與糟粕并存。今天,我們應(yīng)當剔除糟粕,弘揚精華,并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方針,來引領(lǐng)中學生提高素養(yǎng)。
而中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非一朝一夕之功,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闭菑娬{(diào)了堅持熏陶、學習的重要性。
1 為人
中學生素養(yǎng)的一個最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首先學會為人。因為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在這個社會上的,人具有社會性。家書、家訓中有關(guān)為人的言論有很多,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很大的共鳴。
1.1 謙虛
昔日,伯禽遠離姬旦去自己的封地。姬旦曰:“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而安;祿位尊盛而守以輩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著益;博聞多記而守以淺者廣?!边@六句話向我們昭示著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為人需謙遜。其他諸如紀昀的《訓三兒》“文才較尓高出幾百倍,依舊青衿一領(lǐng),屢困場屋,不得脫穎而出者何可勝數(shù)哉!以后毋再傲岸自大。愈謙抑則人愈敬重,愈狂妄則人愈輕視。”以及林則徐的《訓長子汝舟》“爾叨蒙天恩高厚,祖宗積德,年才二十八,已成進士,授職編修,是為僥幸成名,切不可自滿?!币苍谙蛭覀冊V說著同一個道理?!皾M招損,謙受益”,以及“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敝两褚廊皇菍W校最醒目的標語之一,潛移默化地熏陶著學生的性情。
1.2 勤儉
諸葛亮《誡子書》“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指出“儉樸”具有“養(yǎng)德”的重要作用。司馬光的《訓儉示康》開篇“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點明了自己從小節(jié)儉的生活作風。而后借用御孫之言“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對比來論證“儉”和“侈”所帶來的不同結(jié)果:“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jié)用,遠罪豐家?!佣嘤麆t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是以居家必賄,居鄉(xiāng)必盜?!睂€和侈的不同態(tài)度導致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不由得讓人驚出一身冷汗。包拯的“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臟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的話語無非是在正告子孫勤儉持家、廉潔做人的道理,同時也為天下樹立了一座豐碑。學生食堂的“光盤行動”以及“粒粒皆辛苦”等標語時時刻刻在正告著準備浪費的學生。希望他們在羞惡之心的引領(lǐng)下踐行勤儉的高尚品德。
1.3 寬容忍讓
中學時代是一個人性情開始逐漸形成的時期,同時由于彼時年輕氣盛,做事情往往不計后果。具備寬容忍讓的優(yōu)秀品格無疑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明朗。離開父母,走進學校,大家有緣聚在一個教室學習、生活,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碰碰。這時我們要懂得寬容、忍讓。正如“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所表達的。更要念及“四海皆兄弟之義”(見陶淵明《與子儼等疏》)“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一時風平浪靜。”更是學校隨處可見的標語和師長們掛在嘴邊的話語。學會寬容忍讓,我們才有可能避免很多不應(yīng)該發(fā)生的悲劇。
1.4 交友有道
俗語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說明了朋友在人際圈的重要性??鬃訉挥褑栴}做了很好的說明,“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意思是與正直的人,誠信(諒,誠信)的人,知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與諂媚逢迎的人,與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人的人,與善于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這方面家書、家訓中也有相關(guān)論述:切勿“及見貴勝則敬重之,見貧賤則慢易之?!保ㄒ姉畲弧杜R行誡子孫》)另外要知曉“憤怒容易生,風波當時起。所以君子交,汪汪淡如水。”(見范質(zhì)《誡從子杲》)的道理。也要明白“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諂諛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保ㄒ娭祆洹杜c長子受之》)
2 為學
學生的天職在學習,從古至今也有很多勸學的經(jīng)典言論。
2.1 恒心、毅力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樸實的話語卻告訴我們真實的道理,學習的路上需要沉下心,與苦作伴,持之以恒。“山溜至柔,石為之穿;蝎蟲至弱,木為之弊。夫溜非石之鑿,蝎非木之鉆,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堅剛之體,豈非積漸之致乎?”(見孔臧《與子琳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坝锥鴮W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保ㄒ婎佒啤秳駥W》)告訴我們應(yīng)當具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勇氣和毅力。當今的社會是一個日新月異的高速發(fā)展的社會,倘若我們不堅持學習,我們遲早會被這個社會淘汰。中學生早些知道這個道理,便能在風華正茂的季節(jié)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為他日走上社會立于不敗之地做準備。
2.2 方法
學習是講究技巧的,也是一門遵循規(guī)律的藝術(shù)。孔子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毕蛭覀凕c破了學習不但要虛心求教,而且更要有選擇、切忌盲目。“日間思索有疑,用冊子隨手劄記。候見質(zhì)問,不得放過?!薄爸鹑談炗洠瑲w日要看”(見朱熹《與長子受之》)告訴我們學習要善于提問,于“不疑處有疑問”,同時要隨時記錄下來,并及時地向老師請教,以期解除心中疑惑。同時學習還應(yīng)當理論與實踐并重,正如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說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币龅健爸泻弦弧薄Nㄓ袑⒆约核鶎W投入實踐,才能獲得更加充實的認知,也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習。
2.3 珍惜時光
當然珍惜時光也是很重要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彼允捓[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睖@祖說“珍重少年人,努力天下事?!蔽涸凑f“月攘一雞待來年,年復(fù)一年頭雪白。得擲且擲即今日,人生百歲駒過隙?!保ㄒ姟蹲x書吟示兒耆》)今日所有的付出,明日終將給予回報。千萬別做那個“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人。
3 家國情懷
3.1 孝順愛家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睆娬{(diào)了父母為孩子能有更好的未來,應(yīng)當做長遠的規(guī)劃。然而當孩子有了好的未來,理所應(yīng)當回饋自己的父母。正所謂“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尚且如此,作為萬物的靈長,我們更應(yīng)當孝順雙親、愛家愛己。曾國藩說“養(yǎng)親以得歡心為本,養(yǎng)生以少惱怒為本?!闭且环N孝順愛家的重要體現(xiàn)。國學大師胡適的父親胡傳曾經(jīng)編了一部名叫《學為人詩》的四言韻文,提到“凡為人子,以孝為職。善體親心,能竭其力?!睆娬{(diào)孝順是子女的天職,無怪乎,后來胡適接受母親的安排與不識字的江東秀結(jié)婚,并且終身不離不棄。足見幼時家訓對胡適的影響之深。作為青春期的我們,要懂得適當?shù)乜酥谱约簺_動的情緒,避免與父母沖撞,同時要珍惜時光,學的一技之長,回報父母。
3.2 大志報國
湯顯祖說“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惰士鮮明體,昏人無出意。兼茲庶其立,缺之安所詣?”殷殷期盼兒子胸懷大志之情溢于言表。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如黃鐘大呂般響徹耳畔。左宗棠“讀書做人,先要立志。想古來圣賢豪杰是我者般年紀時,是何氣象?是何學問?是何才干?我現(xiàn)在那一件可以比他?想父母送我讀書,延師訓課,是何意思?我那一件可以對父母?”“志患不立,尤患不堅?!迸碛聍搿柏毑蛔阈撸尚呤秦毝鵁o志。賤不足惡,可惡是賤而無能。是以立言立行之外,尚需立德、立功。人有一技之長以自養(yǎng),不求人以取辱,便是大丈夫。依懶成性,仰人鼻息,最可恥?!毕荣t哲人殷殷之情常令吾輩汗顏。吾輩怎能妄自菲薄,甘為轅下駒?當效夏完淳之凌然正氣,左宗棠之錚錚鐵骨,林覺民之慷慨赴義等。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4 結(jié)語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币话俣嗄昵?,梁任公的話語至今仍有振聾發(fā)聵的功效。同時也流露出對青少年的殷殷囑托和期盼之情。然而學生時代性情、素養(yǎng)的不穩(wěn)定性依然給我們提出了挑戰(zhàn),但考慮到這一時期也是他們性情、素養(yǎng)最容易塑造的時期。我們有信心,也有義務(wù)去引導他們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今天,站在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審視的高度,努力在家書、家訓這一傳統(tǒng)的文化中找到與當下結(jié)合的閃光點,并且遵循學生性情的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力爭把他們培養(yǎng)成有素養(yǎng)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