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衍申(廣州市增城區(qū)第一中學 廣東廣州 511300)
高中校園足球發(fā)展的策略研究①
——以廣州市增城區(qū)為例
吳衍申
(廣州市增城區(qū)第一中學 廣東廣州 511300)
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當前主要有學校和社會二大影響因素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制約著高中校園足球的發(fā)展。建議提高學校領導認識;加強足球師資隊伍和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完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和場館建設;發(fā)揮明星效應;完善相關配套法規(guī)、政策等發(fā)展策略,確保校園足球安全、有序、健康、長效地可持續(xù)發(fā)展。
學校體育 校園足球 高中
2015年2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深改組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足球改革總體方案》,校園足球前所未有的如此高度重視。把足球改革提上國家戰(zhàn)略,標志著校園足球迎來發(fā)展的黃金時期。而長期以來,師資和場地成為擋在孩子和足球之間的兩座大山,來自學校和部分家長等社會因素也在阻礙著學生走向綠茵場。而足球進校園,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中國足球基礎差的問題,也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體質,從更長遠的意義來說,更有利于國民素質的提升。
1.1研究對象
從增城區(qū)所有高中共10所學校(未經調研學校同意,具體學校不便列舉),以高中校園足球的開展為研究對象。為了提高研究科學性和客觀性,避免抽取同一地區(qū)調查對象不具有代表性,部分教師和學生作為此次調研的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根據該研究的目的和內容,在圖書館、網上電子書籍閱覽中,查閱了一些專家和學者的專著,這些理論知識為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1.2.2訪談法
表1 高中生對參與校園足球興趣的調查(n=312)
表2 高中生對參與校園足球的動機價值取向(n=312)
主要采用當面和電話訪談兩種方式,根據該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目的,向有關學校領導、體育老師和師生進行咨詢,獲取相關資料。
1.2.3問卷調查法
(1)調查問卷的設計。
根據該題研究的需要,在制定問卷之前閱讀了大量有關科研方法方面的書籍,做好了充分的理論準備。根據該課題的研究內容和目的,遵循體育科研方法關于問卷設計的基礎要求,設計了教師調查問卷和學生調查問卷,并于2015年9~11月對所抽取的10所高中進行調查。
(2)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
該次調查共發(fā)放教師問卷50份:回收48份,有效回收45份,問卷有效率93.7%;發(fā)放學生問卷340份,回收322份,問卷有效率96.8%。
(3)問卷的信度、效度檢驗。
為了保證問卷調查得到的材料事實的可行性,對該問卷進行了信度檢驗。采用二次問卷調查法,在問卷施測后半個月內,對隨機抽取的部分調查對象進行再測,求出兩次測驗的一致性信度系數為R=0.86,證明具有較高的可靠性,表明問卷的內容是有效的。
(4)數理統(tǒng)計法。
通過對收集的各種數據進行科學數理統(tǒng)計,并進行分析得出結果。
2.1高中校園足球的開展現(xiàn)狀
2.1.1高中學生對校園足球的喜好程度
在體育教學中,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只有當學生對一項運動有興趣才會去接觸、喜歡、甚至酷愛此項運動。調查結果表明(如表1所示):高中學生對校園足球表示興趣濃厚占總人數的38.5%,興趣一般的占52.8%,表示不感興趣的學生占7.7%反映了有超出1/3同學 對參加校園足球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而對校園足球不感興趣的大學生只是極少數??梢姼咧杏袑W生不少喜愛校園足球,對參與校園足球懷有很高的熱情,說明校園足球在高中受到同學們的青睞。
2.1.2高中生參與校園足球的動機價值取向
體育運動是推動體育行為主體的人們從事體育活動,并維持這些活動的主觀原因和心理狀態(tài),它是人們對客觀題與需要的主觀反應。它對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行為起著重要的定向、始動、調節(jié)、強化和維持功能,對體育活動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體育動機是一個多層次、多因素的動機系統(tǒng),他能夠對學生長期不斷堅持參加體育學習和從事鍛煉起到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為此,對高中生參加校園足球的動機價值取向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表2中可以看出高中生參與校園足球最看重的原因排在前四的依次為個人愛好、掌握技能、強身健體和追求時尚,從中反映了高中生對校園足球的主觀的需求。
2.2影響高中校園足球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2.2.1學校因素
(1)學校領導因素。
校園體育的發(fā)展第一關鍵是校長,校長重視就能開展,校長不喜歡不愿意很難發(fā)展起來。在和高中部分學校體育老師的訪談調查中,他們肯定了開展校園足球符合時代要求,目前校園足球在課堂教學中所占比例較小,學生興趣也不是很高,這主要是校園足球在學校中學校領導不重視和推廣不到位有關,也與表3的調查結果相符。
(2)場地因素。
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不僅能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更能增進其身心健康。足球場地器材是開展“校園足球”運動的物質條件,也是衡量學校開展足球運動的硬件之一。較多的學校把資金過于集中投入到高考學科的教學和學校設施設備的添置上,而把少量資金投入到學校體育中。失去可靠的經費保證,“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3)師資因素。
學校足球教師的數量和專業(yè)水平情況是高中校園足球教學規(guī)模和質量的重要保證之一。從對現(xiàn)有高中校園足球教師的情況調查看,基本上承擔足球教學與訓練任務的教師都是非足球專業(yè)的,真正從事專業(yè)的較少,多數是通過自學或喜愛足球這個項目來獲得技能,這樣也許會在校園足球系統(tǒng)知識及動作規(guī)范程度方面存在一定欠缺,難以保證教學和訓練質量,對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和鍛煉尤為不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校園足球項目在高中進一步的開展。
(4)足球文化因素。
高中的校園足球氛圍還是不夠成熟,不利于校園足球的開展,主要體現(xiàn)在成立校園足球俱樂部或校園足球協(xié)會的高中還不是很多,并且有些校園足球俱樂部還未真正發(fā)揮其宣傳及組織作用。若想使足球在高中內持續(xù)、健康、良好的發(fā)展,就必須建立濃厚的校園足球氛圍。
2.2.2社會因素
(1)社會經濟條件。
校園足球的發(fā)展也是來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它的產生、發(fā)展與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密不可分。高中校園足球的發(fā)展也離不開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好的社會環(huán)境促進高中校園足球的發(fā)展,差的社會環(huán)境制約高中校園足球的發(fā)展。因此,經濟水平作為一個重要因素影響著高中校園足球的發(fā)展。
(2)明星效應。
在足球發(fā)達國家,足球明星,如梅西、貝克漢姆、C羅等的偶像作用吸引著很多球迷關注足球,吸引著很多青少年熱愛足球,去參與足球運動,保障了足球運動的長效性可持續(xù)發(fā)展。所以說良好的體育明星效應也是推動一項運動項目發(fā)展的最重要因素。
(3)保障體系。
學生參與運動,難于避免會發(fā)生受傷的情況,特別是接近中、高考的學生受傷就更成問題,這也是學校領導和教師最為擔心的事情。所以有關部門必須完善相關配套法規(guī)、政策,厘清責任,確保校園足球安全、有序、健康開展。
(4)體育競賽。
競技運動是體育課程內容的主要素材,大型的體育競賽也是當今高中生吸取運動技能的重要載體,例如:奧運會、世界杯、歐洲杯等。它不僅能激發(fā)人的潛力,增強集體榮譽感。組織各式各樣的比賽不僅能吸引學生的眼球、還能提高學生對一項體育運動的興趣的有效手段,在校園經常組織不同形式的中小型比賽對校園足球的普及大有益處。
3.1發(fā)展策略
(1)學校領導層要提高認識,提高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認真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校園足球列入學校的重要議會日程,齊心協(xié)力解決制約校園足球發(fā)展的問題。
(2)校園足球不僅靠校園球場,還要有社會、社區(qū)推動,依靠社區(qū)足球場來滿足孩子的足球活動需要。各級職能部門應全面落實《足球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加大資金投入,因地制宜地盤活足球活動場地、建設足球場,滿足孩子們的足球運動需求。
(3)加強高中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引進校園足球專業(yè)教師的力度,同時可選送有一定基礎的校園足球教師參加選修和培訓,解決師資缺乏的問題。因此,解決師資問題,不能僅靠科班院校培養(yǎng),還需拓展更多的供給渠道。如充分利用退役運動員,這樣既解決了師資,又解決了退役運動員的再就業(yè)問題。同時要盤活現(xiàn)有資源,將原來搞足球而現(xiàn)在做其他行業(yè)的人吸引、轉崗到足球。同時加大培訓力度和規(guī)模。
(4)加強高中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閱覽室、班級圖書角和各種媒體,如廣播站、學校網頁設立專題,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環(huán)境和氛圍,推動高中生對足球運動的理解和認識,建立校園足球運動俱樂部、成立校園足球學生社團,定期舉辦校園足球運動比賽或是與校園足球有關的活動,宣傳校園足球的知識,創(chuàng)設校園足球的情境,吸引校園足球愛好者參與,同時使更多的學生了解校園足球的基本常識,廣泛的普及和推廣校園足球。
(5)體育部門應配合教育行政部門抓好各級各地的小學、初中、高中三級聯(lián)賽和地區(qū)間區(qū)域聯(lián)賽,健全校園足球競賽體制,搭建各種交流平臺促進足球賽事發(fā)展。同時要將“快樂足球”的理念融入校園足球中,回歸足球的游戲、健身和教育功能,如發(fā)展“七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激發(fā)青少年在娛樂當中對足球運動的樂趣。
(6)借助《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fā)展項目》的發(fā)展戰(zhàn)略,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夯實我國足球事業(yè)人才基礎,推進青少年校園足球發(fā)展。充分利用國內外足球明星的作用,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定期邀請國際足球巨星來華比賽,指導學生足球學習和訓練,選派優(yōu)秀學生出國學習訓練等,推動校園足球發(fā)展。
(7)落實學校體育安全主體責任和崗位責任制,明確學校要購買校方責任附加險,并提高師生體育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減少體育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1]林金標.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12(4):81-85.
[2]張沛鋒.校園足球活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2 (5):28-30.
[3]林燕榮.中外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yǎng)機制比較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11(5):30-35.
[4]邱伯聰,陳賢.按運動能力差異動態(tài)分層教學的知性認識與實踐思考——以廣州市某高中學校足球選項教學例證[J].青少年體育,2014(6):131-133.
[5]丘樂威,龔建林,陳琦.梅州“足球之鄉(xiāng)”的形成與發(fā)展困境及其解決對策[J].體育學刊,2009(4):37-40.
[6]劉世宏,陳海.發(fā)展校園足球現(xiàn)存主要問題及改進策略[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5(4):113-118.
G843
A
2095-2813(2015)12(a)-013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4.130
①該文是廣州市增城區(qū)“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立項課題“增城市高中校園足球推進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ZC201519)”的研究成果。
吳衍申(1982,2—),男,廣東增城人,本科,體育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