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森林”或灰度世界里,“升維思考,降維貫通”成為生存第一法則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最大的障礙,傲慢才是。”“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在森林中帶槍的獵人……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倍遥皻缒?,與你何干?!”科幻小說《三體》中的這些名言,不由得讓人動容。
傅盛看完后感嘆,《三體》“幾乎幫我建立了一個更高維度的世界觀和科學觀。我總結為‘升維思考,降維打擊。比別人更高的維度想清楚方向,執(zhí)行的時候比別人更兇狠”。傅盛的“升維思考”與“降維打擊”,則更為具體地抓住了認識灰度和在灰度的世界里實施攻擊的制勝點??上В@里的“維度”是空泛的。需要進一步明確“升維”和“降維”的實戰(zhàn)意義。
上一期專欄我們說,任正非借一雙芭蕾腳想告訴世人和華為,奮斗者要活下去,有三個化身。第一個化身是負重前行的駱駝,第二個化身是一身絕活的獅子,第三個化身是素直純粹的赤子。
信奉“你應”法則的駱駝,處于奮斗者的第一層樓身體小我;信奉“我要”法則又有了無數(shù)絕活的獅子,是奮斗者的第二層樓使命大我;而信奉“我是”法則的赤子,則是奮斗者的第三層樓純粹無我。這三層樓,構成三個觀察世界和改變世界的維度。
人生三層樓的說法,馬斯洛需求六層次論有中肯說明。在1954年出版的《動機與人格》中,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求五層次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xiàn)需求,一下子在美國暢行起來。
馬斯洛晚年接觸東方文明后認識到,以“自我實現(xiàn)”為人的終極目標錯了!“缺乏個人超越的層面,我們會生病,會變得殘暴、空虛,或無望,或冷漠。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激發(fā)出敬畏之情,找到生命的歸屬?!彼谕砟瓿霭娴摹禯理論》中,提出了人類需求的六層次說,增加了第六個需求維度—自我超越的需求,即:靈性成長、天人合一與高峰體驗。
馬斯洛試用不同的字眼來描述新加的最高需求:超個人、超越、靈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以宇宙為中心)、天人合一等等……他將“高峰經(jīng)驗”及“高原經(jīng)驗”放在這一層次上。
需求六層次論之一、二兩個維度“生存與安全需求”,是人生的第一層樓—身體小我;需求六層次論之三、四、五三個維度,是人生的第二層樓—使命大我;需求六層次論之六自我超越需求,是人生的第三層樓—素直純粹無我。人生三層樓,是一個人生命成長的全景圖,也是生命智慧的三個始發(fā)站。遇到任何棘手的問題和挑戰(zhàn),只要你可以“升維思考,降維貫通”,一切就都會迎刃而解。
其實,任何一個事件,任何一個行為,關鍵點在于你是從哪個維度看,和從哪個維度著手做。當子彈襲來,唯一重要的就是肉體躲避子彈;當事業(yè)瀕臨倒閉,你需要知白守黑去保住事業(yè)的根基;當你長期糾結郁悶抉擇不下而深陷抑郁時,你最需要的是登上第三層樓升維思考。同時,你還必須“降維貫通”。不然,沒有一、二層樓的支撐,三層樓就垮了。
在黑暗森林或灰度世界里求生存,人們亟需一刻接一刻地“照鏡子,觀自己,覺心性,轉心智,出絕活”,需要一刻接一刻地“升維思考,降維貫通”,否則,就會被開除球藉。
王育琨,北京大學企業(yè)家研究中心主任、地頭力管理機構創(chuàng)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