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嵱
這是一個關(guān)于音樂、夢想和摯愛的故事。熱愛吉他的孩子們聚集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了巴洛克愛心之夜。年輕的瑞典當紅吉他演奏家千里迢迢來到這里,帶來了自己的作品《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這是他送給孩子們的最好禮物。
遠在瑞典的青年吉他演奏家約翰內(nèi)斯·莫勒聽說瑪丁尼公司要為秦嶺深處的留守兒童捐贈吉他,頗為感動。因為這個緣故,他千里迢迢來到西安,并將“巴洛克愛心之夜”這場公益音樂會納入自己中國巡演的一站。
2015年7月4日的音樂之夜,在為來自鄉(xiāng)村接受捐助的孩子演奏的同時,他看到在中國內(nèi)地這個古老的城市有那么多熱愛吉他的孩子,他們的歲數(shù)和莫勒在音樂學校開始學習吉他時的年紀相仿。
作為巴洛克音樂學校少兒樂團的學生,孩子們在臺上安靜地演奏,用幾十把木吉他整齊合一地將一首《愛的羅曼斯》演奏出另一種曼妙,贏得觀眾嘖嘖稱奇。
一
孩子們這種對音樂的虔誠,莫勒非常熟悉,因為他自己就是從這種虔誠之途中步將過來的。
莫勒出生于音樂世家,爺爺是小提琴家,父親是長笛演奏家。他從8歲開始學琴,父親當時覺得這個野孩子或許更適合學習打擊樂,但他堅定地選擇了吉他。
“吉他是我惟一的道路,我從來沒有懷疑過。我彈吉他三個月以后,就堅定了這個信念?!蹦照f。
多年后,他覺得這是一種幸運,更是一種命運的安排,因為自己找到了符合內(nèi)心氣質(zhì)的樂器,無論是演奏還是作曲,吉他都能帶領(lǐng)他發(fā)現(xiàn)內(nèi)心深處的自己。
看著眼前這些熱情的吉他少年,莫勒總會聯(lián)想起初學吉他時的自己,這是他中國巡演以來從未有過的感覺。
這位80后國際巨星一頭金色的卷發(fā),總是迷人地微笑。懷抱吉他的他,撥動琴弦時的那份陶醉感,仿佛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這并不是一場專屬于他的吉他獨奏會,也不是最豪華的舞臺,這是古城南郊一所大學的活動中心。
但是這個夜晚,將所有人帶入到古典吉他的美妙體驗中。莫勒用寥寥幾個音符,勾勒出一幅極靜極美的星空圖,琴聲婉轉(zhuǎn)幽雅,帶著一種時間和空間的禪意,給古城的夜晚營造出一種遠離喧囂的浪漫意境。
二
莫勒提前一個小時就來到演奏會現(xiàn)場,擠在后臺一個簡陋空間里,將一把椅子當成自己的休息室。
他的熱身練習吸引了幾位吉他發(fā)燒友,但年輕的莫勒身上仿佛有一種氣場,難近難離。他說,“學習樂器要求有非常好的自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好的吉他演奏者狀態(tài)與冥想有點類似,冥想是到內(nèi)心深處去想。作曲也是一樣,揭開膚淺的東西,挖掘內(nèi)心深處獨一無二的東西,這樣的作品才能打動人?!?/p>
莫勒此次是以吉他演奏家身份來西安的,他曾以吉他演奏家身份首次包攬了歐洲三項國際器樂類音樂大賽的桂冠,并于2010年一舉奪得美國GFA大賽冠軍。
2012年莫勒首次在紐約卡內(nèi)基音樂廳成功舉辦了個人演奏會。
與巴洛克音樂學校校長楊遐過去請來的意大利、西班牙的吉他演奏大師不同,年輕的莫勒演奏的全部是自己的原創(chuàng)作品。
少年時期他就表現(xiàn)出極高的作曲天賦,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器樂及室內(nèi)樂作品,并被多位瑞典頂級演奏家的唱片所收錄。
長久以來他都想把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改編到他的曲子中,他帶著對中國音樂、藝術(shù)、哲學的癡迷,創(chuàng)作了很多頗具中國風的吉他曲目。
楊遐也是一位音樂的修行者,他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從吉他大賽中脫穎而出,并師從江偉杰、陳志以及西班牙的吉他大師何塞·恩利克斯,漸漸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活躍于各大學校園里,在青年學子中推廣和普及古典吉他。2003年,他創(chuàng)辦了巴洛克音樂學校,開始面向中小學生推動專業(yè)的吉他教學。
夜未央的時候,楊遐一曲《彝族舞曲》點燃了莫勒營造的唯美氛圍。近十分鐘的獨奏,以輪指開始,由遠而近,猶如悠揚的笛聲,緊接著是一段緩慢自由、恬靜朦朧的旋律,為這個夜晚增添了一份幽遠深邃的意境。
三
這個夜晚不僅充滿了對音樂的摯愛,更充滿了人性對善的追求。
在愛心券的上方印有一行小字,是主辦方發(fā)起這個活動的初衷:奉獻愛心,學會感恩,也許就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一絲關(guān)愛的眼神,或者即使是一支微不足道的鉛筆,也許就會改變大山中這些孩子的一生。
當愛不是用語言,而是通過音樂表達的時候,便具有了恒久的感染力。
來參加巴洛克之夜的8名留守兒童,分別來自秦嶺深處寧陜縣城的5個學校,其中一名初中生是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這座省會城市,有的孩子從來沒有見過吉他。
帶隊的賀習華老師說,這個夜晚給孩子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就連自稱不懂音樂更喜歡體育的他也被感染了。
賀老師所在的筒車灣小學有229名學生,其中78名留守兒童?;刭e館的路上,孩子們興奮地交流著自己的感想。
有的孩子開始苦惱怎么才能在鄉(xiāng)村學會這把樂器,賀習華對興奮的孩子們說,你們先撥著玩兒嘛。
楊遐和莫勒將吉他親手遞到孩子們手中。雖然舉辦這樣一臺愛心晚會,搭起這樣一個平臺,將演出收入用來捐助這8名孩子。這些或許改變不了他們的命運,但是楊遐相信,這樣一個夜晚會成為孩子們一段美好的回憶。
“音樂是上帝賜予我們最美的禮物?!蹦請孕?,“音樂會給生活以信心。不管孩子們以后彈的是好是壞,或許僅僅拿回去玩一玩,但只要能彈出些音符來,就是很好的事情?!?/p>
2015年8月,巴洛克音樂學校將舉辦首屆秦嶺國際吉他藝術(shù)節(jié),他們對留守兒童的關(guān)愛還會持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