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臘梅
(西安易俗社 陜西 西安 710000)
小道具之大用途
——我飾演《庶民情緣》中王菊香的幾個橋段處理之體會
張臘梅
(西安易俗社 陜西 西安 710000)
【摘 要】《庶民情緣》是易俗社改編自豫劇《孫成打酒》的秦腔新劇。為成功塑造王菊香的戲曲藝術形象,我著重從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入手,靈活運用舞臺手段,匠心套用戲曲程式,極力將角色情感外化。特別是在幾個重點場景的具體處理上,追求把握細節(jié),通過對小道具的巧妙使用,著力體現人物的典型性格和瞬間情緒。
【關鍵詞】《庶民情緣》;秦腔;小道具
《庶民情緣》在保留原劇故事脈絡、主要人物及性格特點的基礎上,遵循秦腔藝術規(guī)律,傳承秦腔藝術特色,對唱詞和表演作了較大程度的修改。2014年,該劇在陜西省第七屆藝術節(jié)上首度公演,獲得了評委的認可,我所飾演的酒館女兒王菊香也贏得了觀眾的賞識。
《庶民情緣》第二場,是侯能能到酒館替師父打酒。乍一開場,王菊香打掃店房,本來歡快明朗的情緒在提及侯能能時,瞬間伴隨音樂節(jié)奏而緩慢溫柔下來,動作也變得遲緩,顯示出少女懷春的甜蜜,此處在對王菊香的花旦角色定位上,又要借鑒閨閣旦的含蓄表演。
為了能和侯能能多說幾句話,王菊香詳細介紹了店里各種酒的特點,不料侯能能把錢放下就準備離開,王菊香于是叫住他,慢慢地數錢,并在數錢過程中不斷偷看侯能能。但畢竟只有五個錢,不能數太長時間,王菊香在打酒過程中趁侯能能不注意,藏起酒壺蓋,任由侯能能離開,坐下時兩腿勾拉在一起搖晃,欲擒故縱、胸有成竹的心態(tài)溢于言表。侯能能出門發(fā)現酒壺蓋沒有了,急忙回頭尋找,王菊香先是拿出不合適的酒瓶蓋戲弄侯能能,然后在推諉狡辯之中旁敲側擊,打聽其姓名年齡,又逼著對方把自己叫“姐”。
這一幕不僅要顯示出王菊香的活潑可愛,還要顯示出侯能能的單純天真。相比起侯能能,王菊香既是“小家碧玉”,又兼?zhèn)湟姸嘧R廣、聰穎伶俐的性格特點。
第五場是重頭戲。收賬歸來的王菊香與被師傅趕出門的侯能能在村外路途相遇,侯能能說出自己的遭遇后,王菊香一邊聽一邊做出不同的反應:開始是害羞,慎怪侯能能對師父講出二人的私情;然后是心疼,對侯能能被責打的事情感到內疚;當她知道具體情況之后,又打算承擔起侯能能的冤枉,在原有花旦的基礎上略加小旦的矜持。
在“贈鞋”情節(jié)里,王菊香充分顯示出她的少女情懷,她不是自己接過鞋來穿上,也不是委婉拒絕,既想接受這份愛情信物,又不可太明目張膽。所以我借鑒了《拾玉鐲》里孫玉嬌撿玉鐲的表演,捂住自己的臉,背過身去,在身后勾抬起一只腳,讓侯能能幫她穿鞋。
捂臉與穿鞋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動作,僅僅是為了遮人耳目,甚至只是角色遮掩自己的心虛。即便劇情中并無旁人在場,出于少女應有的羞怯,王菊香在看過侯能能手里的繡鞋之后,也不能貿然接受贈與,反而將繡鞋退回。而侯能能幫她穿鞋,她只要捂住自己的臉,就似乎已經將旁人的目光都遮住,半推半就的行為就在掩耳盜鈴的表象中得惟妙惟肖的演繹。每場演出至此,臺下都會報以熱烈的掌聲。
在第六場中,王菊香的心境有三次變化,表演層次也不同,但無一例外地,我將手中唯一的道具手帕多次使用。
首先是王菊香向母親坦言心事。母親詢問要賬的結果,王菊香沒有立即承認把錢給誰了,同時撒嬌地哭了,此刻需要用手帕拭淚,并從手帕的縫隙間看母親的態(tài)度;在說明贈錢之后,母親又覺得女兒即將出嫁,自己會孤單一人,王菊香又要用手帕替母親拭淚;當母親同意婚事時,王菊香內心非常高興,但畢竟是個女孩,不可朗聲大笑,于是用手帕遮住笑臉。兩哭一笑,都用到了手帕。
其次是周德旺帶侯能能來提親,王母坦然答應。在這一橋段中,相比起侯能能天真而傻氣的語言,王菊香就必須顯得成熟,端茶遞酒和搬動板凳必須手腳麻利,但給周德旺讓座又要和給侯能能讓座不同。周德旺是長輩,王菊香客氣而熱情,行禮也規(guī)規(guī)矩矩,但侯能能是自己的心上人,王菊香讓座時僅用了拉長音的“是”字,又扯掉手帕替他拂拭,并隔著手帕輕輕按著侯能能坐下,親昵的小動作里透露出少男少女的濃濃愛意。
再次是當雙方長輩就“娶媳婦”和“招女婿”產生矛盾左右為難的時候,精明伶俐的王菊香看著兩位老人般配,大膽沖破陳規(guī)舊俗,委婉地為老人巧配鴛鴦,皆大歡喜。在巧計智謀得逞之時,王菊香用手帕掩口一笑,既代表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又由衷地為二位長輩高興。
壺蓋、繡鞋、手帕,都是舞臺上常見的小道具。特別是手帕,是花旦行當必備的道具之一。在《庶民情緣》中,我正是通過對這些小道具行之有效的使用,較為成功地塑造了令觀眾滿意的酒家小女王菊香的舞臺藝術形象,也進一步升華了自己的舞臺藝術體驗。
中圖分類號:J8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8-0059-01
作者簡介:
張臘梅,女,西安易俗社青年演員(本科),2000年于西安市藝術學校畢業(yè)后進入西安易俗社從藝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