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
#少林寺“開分店”好不好?#
近日,有媒體將少林寺依靠托管取得下院的形式進行品牌植入,迅速在國內外推進商業(yè)化的發(fā)展模式進行報道,在網上引起廣泛的討論和關注。據了解,少林寺或托管寺廟納入下院,或通過投資重建的方式取得下院;依托眾多下院,少林寺布局了各類投資巨大、占地廣闊的文化產業(yè)項目。而相關政府也多希望借少林寺的“金字招牌”發(fā)展地方旅游。少林主持釋永信稱:“過程是為了隨緣方便,目的是為了弘揚佛法。”
叫好:少林寺在多地廣納下院,有利于擴大少林寺的影響力,挖掘少林寺的品牌價值,通過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將少林寺的文化弘揚開來。同時,少林寺品牌的注入,也有利于地方寺廟吸引游客,帶動地方旅游經濟。
@陽光佳哥:少林招牌可以打,也需要打,更需要發(fā)展?,F(xiàn)代商品社會,借用不同教派的寺廟進行品牌植入,商業(yè)化也無所謂,但唯獨不能失去的是少林精神實質和內核。只要我們能負責地復制,保證不走樣、不迷失,一舉兩得,那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nirvana:寺廟僧人等在我們普通大眾的印象中就是脫離世俗的??墒菚r代不同了他們也需要發(fā)展。他們不是古代人,僧人也有玩手機打電腦的,也有高等學府高學歷的出家的。寺廟要發(fā)展的話,日常的開支燈油火蠟什么的都是要錢的。這個方丈說弘揚佛法隨緣方便并沒有錯。
@清溪漁夫:少林寺廣納下院、開發(fā)文化產業(yè)并沒有錯,古時少林寺也需要有自己的經濟來源,時代不同,方式不同而已。只是希望少林寺在擴張的同時,多以行善積德為宗旨做些慈善之事,避免一方面不斷增加經濟收入,一方面忽略了佛法的研究和普度眾生的情懷,只要堅持這兩點,擴張就不是壞事。
反對:少林寺的生命力在于其獨特的文化傳承,放棄對佛法的精研和繼承,而著力于商業(yè)性復制將喪失少林寺的文化內核。不同教派、不同淵源的寺廟被并入少林寺下院將失去自己的宗教傳承和特點,走入市場經濟的漩渦之中。
@搖尾巴的魚:少林寺品牌聞名,天下崇拜,自然拉動了與之相關相鄰區(qū)域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但如果天下到處都是少林寺,恐其品牌散落,失去凝聚力,不僅會失去拉動旅游作用,反而還會“砸”了少林寺這塊招牌!
@遼王海臣:“物以稀為貴”,大熊貓稀少且為獨有,才成為我們的“國寶”;生產茅臺酒離開茅臺鎮(zhèn)的水,即便配方和工藝分毫不差也會變味。少林寺作為佛教和中國功夫的象征,只此一座,方顯尊貴和神圣;遍地都建少林寺“形同”不難,但要達到少林寺的宗教造詣、功禪之道的文化“神韻”卻是難上加難。
@天水小曲:宗教有其獨特的發(fā)展規(guī)律,如果對宗教文化寄予過多的經濟效益的期待,那只會加劇宗教文化走向沒落。各地政府希望發(fā)揚本地的旅游,不應該想著借少林的招牌,同質化必然失去競爭力,應該挖掘本地寺廟獨有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內核,給宗教文化獨立的發(fā)展空間。
微 吧
賓大版智庫報告:
中國大陸智庫總數(shù)全球第二
1月22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和公民社會研究項目”在全球50余個城市同時發(fā)布《2014年全球智庫報告》,美國擁有1830家智庫,總量全球排名第一,中國大陸智庫總數(shù)為429家,位居全球第二。在全球智庫排名中,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連續(xù)第七年排名第一;在全球智庫前50位中,中國大陸共有4家智庫上榜,排名最高的是中國社科院(第27位),其次分別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和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
前十大智庫中,九家為國際政治與軍事安全類
全球排名前十位的智庫中,除了排在第五位的比利時布勒哲爾智庫專注經濟問題外,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英國查塔姆研究所、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美國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美國蘭德公司、美國外交關系協(xié)會、英國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以及美國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等其余9家智庫,無一例外都側重于國際政治與軍事安全研究。
國際頂尖智庫資金來源多樣
資金來源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智庫保持研究的獨立性。國際頂尖智庫在資金獲取上普遍“路子較多”,大致包括政府、企業(yè)、基金會以及個人捐贈等。例如,蘭德公司80%左右的經費來自于美國政府和軍方委托研究的合同收入,其他經費則來自私人企業(yè)、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委托合同收入;布魯金斯學會只有4%的經費來自政府,74%來自公司和個人。與美國相比,歐洲的智庫總體上對政府資源的依賴較深,法德等國“體制內”智庫比較多。
智庫普遍重視成果推廣
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智庫都十分注重對自身成果的宣傳,很多都有自己的刊物。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外交政策》以及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華盛頓季刊》等都頗具影響力。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SIPRI年鑒:軍備·裁軍和國際安全》為人熟知。英國簡氏情報集團的《簡氏防務周刊》,知名度甚至遠遠超過簡氏情報集團自身。
智庫招賢不拘一格
在“招賢納士”方面,有的智庫可謂“不拘一格”。亞當斯密研究所曾錄用過一名拾荒者,原因是“在跟他偶然的交談中發(fā)現(xiàn)此人很有研究頭腦且具有神奇的創(chuàng)新力”。蘭德公司雇員中有1%的無學歷者,他們大多在軍隊或政府長期工作過,被蘭德認為是多年積淀下來的最富才華的人。
點 評
1.@skylandhuman:就中國目前的“智庫產品”而言,“一招一式”的應急性對策占主導,很多問題不能向前看兩步、看三步,往往不能把握現(xiàn)實全局或發(fā)展趨勢。缺乏前瞻性的戰(zhàn)略思想是中國智庫普遍存在的問題。
2.@昆山玉碎:據我所知,中國很多智庫性機構的研究報告都是作為內參提交政府而非公之于眾的,竊以為這些智庫性的機構應該多加強和民間的溝通,加強與媒體的合作,擴大其研究的影響力,形成與民眾的積極互動,這樣才更有利于創(chuàng)新,有利于應用。
3.@Gabonnju:從這些排名來看,大都是國際關系和政治戰(zhàn)略問題的研究機構才是智庫,難道這之外的研究機構就不是智庫嗎?現(xiàn)在國與國的競爭很多都發(fā)生在經濟金融領域,加強這個領域研究機構的研究實力也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