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味的追求,對體面生活的向往,都源自人的本能。正如現(xiàn)在,我再難回憶起《我的叔叔于勒》如何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虛偽,卻仍能清晰記住吃牡蠣的場景。
并不是所有食物的最初體驗都源于口腔。
初中有篇課文《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的。主人公的剩女二姐,好容易找到對象,于是一家人決定去哲爾賽島旅行。游船上,父親看見兩位先生在請兩位漂亮太太吃牡蠣—我對牡蠣這種食物的認知或者想象,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她們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著牡蠣,頭稍向前伸,免得弄臟長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動,就把汁水吸進去……”
這個片段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盡管語文老師的肥東口音鄉(xiāng)土氣息濃厚,但身處內(nèi)陸平原的我仍然覺得,第一,吃牡蠣這件事很高雅,第二,牡蠣這種海鮮應該很美味。
二十年前,去法國拍片,同行的導演老楊是重慶人,長著“不吃米飯要死的”中國胃,走到哪里都要找中餐。而翻譯小宋在巴黎生活過,不時推薦我們嘗嘗法國飯。三人行,眾口難調(diào)。直到有一天,小宋說:“我們今天去吃牡蠣吧?”我和老楊異口同聲問:“是《我的叔叔于勒》里寫的那種嗎?”
馬路邊一家餐廳,墻上扯出來巨大的遮陽傘,我們正經(jīng)八百坐等牡蠣上來?,F(xiàn)實總是骨感,沒有像于勒叔叔一樣的“年老水手”拿小刀撬開牡蠣,它們赤裸著,集合在侍應生的托盤上出現(xiàn)了。這一刻,我有點疑惑,忙問:“我怎么覺得,這東西有點兒像我們說的生蠔或者海蠣子???”小宋的回答非常決絕:“它們壓根就是一種東西!”
我說這個“相見不如懷念”的故事,是想表達,一個吃貨的養(yǎng)成,其實要經(jīng)歷無數(shù)次類似烏龍的尷尬。
是的,牡蠣就是生蠔,全世界溫度合適的海邊都生長。全世界對牡蠣的認識也有共通之處。首先,在很長的時間里,人類都認為此物催情。中國人認為它“形以壯陽補腎”,希臘人的愛神索性就是從牡蠣殼里誕生的;其次,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認為享用牡蠣的最好時節(jié)是秋冬兩季。西方人甚至規(guī)定,單詞里沒有R的月份不吃此物(南半球除外),因為五月到八月,正值繁殖期,生蠔身心俱疲,且體內(nèi)分泌一種酸,不好吃—這與中國人對水產(chǎn)的時令選擇也一致。
然而,在吃蠔的方法上,東西方卻有著不同的價值觀。中國以蠔入菜,可以煲湯、可以抱蛋,潮州做蠔烙、閩南蚵仔煎、膠東炸蠣黃、大連燉豆腐……但一定是做熟了吃,這應該是傳統(tǒng)。尤其南方的烹飪,和生蠔同時料理的幾乎還少不了葷油,比如蠔烙,視覺上已經(jīng)肥美多汁的蠣肉,裹著芋粉煎,再一勺燒滾的豬油淋下去,登時腴香氤氳,動物性畢現(xiàn)。
西餐中牡蠣也用黃油或奶酪焗烤,但最常見的是生吃,最多同上檸檬、甜辣醬或者紅酒醋,還屬于選項。生蠔極難保存,因此可貴之處就在新鮮,生吃應該是對它最好的尊重。堅硬的外殼包裹著柔弱的蠔肉,靈動跳脫,如熱戀中愛人的舌頭,接近百分之九十的鮮美汁液滑落食道的剎那,眼睛都睜不開。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這種順滑中不失鋒利的味覺體驗,比如英、德就少有蠔客。
我好吃不求甚解,偶爾會參加所謂的“土蠔”聚餐,桌上羅列著地球上各個角落的蠔種,淡的重的口味一路吃過去,甚至有不用簽證便環(huán)游世界的幻覺。在座都是美食行家兼地理老師,熟稔各種牡蠣的味型口感以及出產(chǎn)地。我真記不住這么多外國名字,如果說真愛,我比較鐘意原產(chǎn)日本,現(xiàn)在更多生長在美國西海岸的熊本蠔,貓爪子一樣,呆萌呆萌的,個頭小彈性好,回口有水果味。但寧財神老師嚴肅地告誡我,熊本是入門級的,應該試試喜歡大牌的貝隆銅蠔,或者愛爾蘭高威也比較有個性……對于一個三十歲才搞清楚生蠔就是牡蠣別名的人,這要求也太高了吧?
不過我還是決定繼續(xù)在“蠔門”打打醬油,因為生蠔的美味和生活的美好。
對美味的追求,對體面生活的向往,都源自人的本能,這是常識。正如現(xiàn)在,我再難回憶起《我的叔叔于勒》如何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虛偽,卻仍能清晰記住吃牡蠣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