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玲
中國共產(chǎn)黨的搖籃是在上海,但沒有在這里成長。所以,重新回到這個大城市后,要站住腳,到底怎么做?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
1980年代初的一天,上?!爸唷睆垵樤诒本煼洞髮W圖書館里第一次得知了曾祖父的故事。學者熊月之在一篇小文章里,介紹了“近代進步教育家”張煥綸的生平和作為。
“很激動,也很難為情”——說難為情,是因為身為北師大的歷史專業(yè)研究生,還需要從別人那里獲知自己的家史。
她隨即把文章復印,寄給上海的母親。母親收到信件后,激動得不行,“她說,現(xiàn)在終于可以講一些了?!?/p>
在張濟順的童年記憶里,關于曾祖父,只有一點影影綽綽的痕跡,大人們基本不提。一來家庭“血統(tǒng)”不太好,風波動蕩的年代,多少生怕因此牽連出什么說不清的“歷史問題”來。此外,這也是老一輩人不愿去觸碰的一個老傷疤:1937年“八一三”戰(zhàn)事爆發(fā),一大家子慌慌張張?zhí)与x滬南老宅,避入租界,幾代的積累和心血都在轟炸和騷亂中化為烏有。之后再歷經(jīng)“文革”浩劫,關于家族的過往,幾乎沒有什么物件留存下來可以跟后代講的。
張濟順聯(lián)系上熊月之,從他那里得到了更多關于曾祖父的資料。后來,她陸陸續(xù)續(xù)地搜集到他的照片、他寫的詩。
在一張黑白的半身肖像照里,張煥綸留給后人一個同光年間地方士紳的經(jīng)典形象:留長辮、著馬褂,面容沉穩(wěn)而安靜。光緒四年,他和幾位好友共同創(chuàng)立近代第一所國人辦的新式小學——梅溪學堂。從此,張家的廳堂、庭院里,不時會響起朗讀英文的稚子之聲。其中有一名操著安徽口音的鄉(xiāng)下少年胡適,也是張煥綸好友之子。
因為在教育界的聲望,張煥綸后被盛宣懷聘為南洋公學首任中文總教習,即教務長。期間,他又創(chuàng)辦師范班,開了中國師范教育的先河。
“也許是冥冥中的天意吧。”一談到曾祖父,張濟順眉間涌起一些感慨。百年后,身為張家第四代,她在教育行業(yè)又兜兜轉轉三十多個年頭。
張家是老上海舊城廂里的一個世家大族,屬于正宗的上?!巴林薄W?9世紀中葉開埠以來,這個小小的上海縣城急速發(fā)展起來,一躍為遠東第一大都市。中外移民、各色人等大量涌入,形成了五方雜處、光怪陸離的“十里洋場”。
張濟順的祖父是舊上海著名私營報紙、《新聞報》的一名主力骨干,和著名報人汪漢溪是世交。張濟順的父母則是洋行職員,類似今日之“白領”。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開進南京路。這一年,張濟順出生于上海西南的一個弄堂里。
從曾祖父到張濟順,張家四代人親歷了上海在一個半世紀里的急速膨脹、繁華和迷離、戰(zhàn)火與離亂、日偽治下的“歹土”時期,以及之后的“紅色歲月”。
2015年,張濟順出版了學術著作——《遠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這是她近二十年來對上海社會史研究成果的梳理,也是對自己兒時生活過的上海社會一次深入的探究和重現(xiàn)。
在研究中,她把目光投向了類似自己父母、祖父、鄰居這樣一些支撐起這個大都市“面相”與筋骨的中上層精英與職員、生活在里弄的小市民們,以及蘇北“下只腳”里的蕓蕓大眾。
在過往有關上海的歷史書寫中,這個龐大的群體尷尬地“缺席”了,僅僅是為革命領袖、黨國政要、學術大師、文壇巨匠展開宏大敘事的一個模糊的背景色。
我們的采訪約在上海的西南角,一個近十來年興起的城郊大型住宅區(qū)。直至2006年,張濟順才從生活了數(shù)十年的市中心老式里弄搬到這里。在她生命中留下印痕的里弄、學校、青少年宮舊址的地下,新建的地鐵10號線呼嘯而過。
三伏天的大太陽下,在沒有任何遮蔽的新區(qū)里,大馬路明晃晃得刺眼。張濟順一身布衣布褲、平底便鞋,斜挎著一個青少年品牌的布書包,輕輕巧巧地走來,像極了一個樸素的女學生。只有一頭夾雜銀絲的短發(fā)提醒著我:女學生已年過花甲。
4年前,她辭去所有黨政職務,回歸學術研究。之前約有十五六年里,她每日應對著千頭萬緒的校務、黨務工作,零碎時間拿來看資料,看一點是一點。每年暑假的兩個月,是她惟一拿得出整塊時間鉆圖書館、地方檔案館的奢侈——每天一開門就進去,掐到最后一刻起身,然后心滿意足地抱著一堆復印材料和筆記離開。
“人一喜歡就沒有辦法。我是真心喜歡啊,一有空就撿起來?!?一聊起手頭的研究課題,她的聲線瞬間拉升,語速加快,滿溢著一股年輕人才有的興奮與干勁。
于她,做學問是一個信念般強烈的追求。身為“老三屆”,張濟順有著這一代人共同的命運遭際和生命韌性:17歲插隊落戶吉林農(nóng)村,做過宣傳隊干事,當過汽車廠工人?!拔母铩苯Y束后,29歲的她以單科最高分考入北師大歷史系,那時她已生下女兒、做了母親。畢業(yè)后,她繼續(xù)攻讀碩士學位。
50歲“高齡”時,張濟順拿下了歷史系博士學位。學位論文是她在哈佛訪學的“間隔年”里偷閑完成的。
她的學術使命是:盡力去還原、構建一個歷史場景,讓人們能夠跳進一個活生生的情境里面,去感受、體會和理解當年的歷史。
采訪中,她常常會拿老朋友、上海女導演彭小蓮的小說、電影的人物、命運和抉擇作類比?!捌鋵?,我覺得歷史有時候跟文學的功能很像,使得人們能夠跳回到歷史的語境中去理解、去體會和感受?!彼f,“歷史本身面相豐富。我想,一個歷史學者的任務,也許就是揭示歷史的多元性,解釋它的豐富性。至少,我認為我的工作就是這樣的。”
1950年,上海,購買公債的市民
進城后,如何分清敵我?
人物周刊:你的論著里,研究了上海的底層勞動者、小市民。怎么理解“小市民”這一說法?
張濟順:“小市民”這個概念和含義是模糊的,并不是非常清晰,更多是文化意義上的。譬如大作家張愛玲,都自稱是個小市民。所以,小市民的內涵,只能放在特定的歷史語境之下去理解,注重它的歷史語境,以及時代賦予的一些特性。
里頭也很復雜,有知識階層、資產(chǎn)階級、資本家家里的一些家庭婦女,也受過很好的教育,只因為家庭條件優(yōu)越,就不去單位了。
另外一個語境是革命語境,這往往是人們不太關注的。正好我的朋友彭小蓮最近寫了一本書《荒漠的女人》,寫的就是常熟路口瑞華公寓里一群人物的起起伏伏。這是一群革命家庭的后代,他們就把上海摩登文化的主體視作小市民。
還有一群文化人、高級知識分子,有自己的審美標準的。他們會認為,五六十年代上海放映的香港電影,是寫下層小市民的喜怒哀樂,和他們是格格不入的。他們會覺得,喜歡看這一類香港電影的就是小市民型的。
所以,小市民更多是文化的趣味,或者說是都市文化最大的一個受眾群。
人物周刊:嗯。一說上海,一說到“小市民”,把這兩個詞聯(lián)系起來,頭腦里就有個形象了。
張濟順:一說上海,一說小市民,大家頭腦里都有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形象。每個人都可以去定義,當然以貶義居多。但是,在那個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下,我們不能用簡單的褒貶來區(qū)分。它就是一種懷舊的、集體記憶的承載者。
人物周刊:中國共產(chǎn)黨1949年進城后,面對上海龐雜的社會群體,有怎樣的挑戰(zhàn)?
張濟順:深入到每一個具體的歷史研究里,面對這么一大堆歷史材料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一進上海,就碰到了很多在農(nóng)村沒有碰到過的問題。
第一,這是一個人口眾多的集合體;第二,它是一個人口密集的集合體;第三,它有著都市化的特性。這是任何都市都會有的。具體到上海來說,因為這里曾經(jīng)是中國最大的都市,而且又一直處在一個非常奇特的地位:它從來不是政治中心,但它是中國最大的經(jīng)濟中心和文化中心。另外,經(jīng)過幾次大戰(zhàn)亂后,很多人群、各種社會勢力、幫派組織都聚集在這里。所以,上海始終處于一個人口高度密集、流動頻繁的狀態(tài)。
要在這個地方分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樣一個城市里,當時中國共產(chǎn)黨面臨最大的難題是——怎么從這里找出朋友。一些所謂的“依靠力量”并不可靠,脫離國家軌道、拉幫結伙違法亂紀者大多聚集在下層里弄,而和新政府合作并容易管控的,大多出自中上層地區(qū)。
另外,特別是在1950年代初期,中國共產(chǎn)黨要走一條新民主主義路線,當然不能把很多非無產(chǎn)階級或者非勞動群眾排除在外,無論是策略上的考慮,還是面對現(xiàn)實的選擇。
所以,從一個無序的上海要變成統(tǒng)一的、有序的上海,新政權必然要到基層社會尋找更多可以依靠的力量。于是,就劃出了一條最低的底線——“革命”和“反革命”。
人物周刊:“革命”和“反革命”?
張濟順:對。一方面,它要把這筆巨大的底層社會資源轉化成可以依靠的力量;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從中清除“階級敵人”,清除不合作者。
人物周刊:“革命”和“反革命”,是根據(jù)和新政權合作與否的態(tài)度,是這樣劃分嗎?
張濟順:這個問題是比較復雜的。有些“反革命”,比如說一些跑到城里來的,過去在農(nóng)村里有血債,特別是經(jīng)過普選、人口普查被揪出來了,或者是鄰里之間揭發(fā)了這個人是逃亡地主,過去在農(nóng)村里有血債的,這樣的人是新政權的敵人,當然是要被鎮(zhèn)壓的。
還有一些“反革命”,是隨著政治運動的發(fā)生而確定的,有些可能是一個事件或問題而被定為“反革命”。
1956年,上海,居委會會議
人物周刊:你曾對日占時期對上海里弄的管控網(wǎng)絡——“保甲制”有過深入研究。1950年代,居委會取代了過往的保甲制,它在哪些方面超越了過往?
張濟順:保甲制本來是在鄉(xiāng)村中傳承的一個制度,它在大都市里復活主要是借助戰(zhàn)時,因為戰(zhàn)時對人口的供應以及安保,都要有一個巨大的網(wǎng)絡去管控基層社會,但同時又要打著“自治”的旗號。當時,日偽的意圖主要是想通過保甲制度實行“聯(lián)保連坐”,維持對上海這么一個非常龐雜的社會的掌控。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接收上海,把日偽這套基層管理體制統(tǒng)統(tǒng)給否定了。他們聲稱要建立一個社會自治的組織,提出很多設想,還開辦了“自治人員訓練班”,想訓練基層的保長,讓他們學習怎么管理基層,但都沒有實現(xiàn)就結束了。等內戰(zhàn)全面爆發(fā),保甲制還是回到日偽時期的“聯(lián)保連坐”,就是基層的政治恐怖當中去了,以及作為戰(zhàn)時的供應體制。
中國共產(chǎn)黨來了以后,把國民黨原本“紙上談兵”的、沒有實現(xiàn)的一些目標在非常短時間內就實現(xiàn)了。
人物周刊:主要體現(xiàn)在社會福利方面么?
張濟順:對,福利方面。譬如進行了社會救濟,修了很多自來水、裝了很多路燈,這些都是平民區(qū)里非常需要、又非常缺乏的。過去,上海的下層平民每天早上要拿著水桶到一個給水站去接自來水。一到夏天,大家到給水站排隊,打起來都有的。
人物周刊:也包括對社會治安和風氣的整治,取締賭博、賣淫、吸毒這一類的舊社會現(xiàn)象?
張濟順:對,煙、娼、賭一下子都被全面禁絕了,所謂的“紅(海洛因)、黃(妓女、暗娼、阿飛等)、藍(賭臺)、白(白粉)、黑(大煙)”都沒了。這確實是共產(chǎn)黨創(chuàng)造的一個奇跡。冷戰(zhàn)時期,不管西方學者對中國有多少批評和攻擊,對中共改造上海社會這樣一個奇跡,他們都是異口同聲地表示非常驚訝。
人物周刊:在1950年代建立起來的居委會這個小小的基層組織里,國家、社會、個人三者之間呈現(xiàn)怎樣的關系?
張濟順:作為國家和社會中間的一個組織,居委會不是完全意義上政府的一部分,又為政府所掌控。此外,還有居委會干部自身的所思所想和行為舉動。居委會干部也是普通市民,本身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比如說實行油糧計劃的時候,他們也要吃飯,也要買米,也會搶購,而且他們是先于別人得知消息、帶頭搶購的;每家申報余糧的時候,他們中也有人會多報。
在這樣的人群當中,比如說那些失業(yè)者,他一直想要有一份工作,所以也想借助居委會來達到就業(yè)的目的,從“非單位人”成為“單位人”。
國家和居委會干部往往是在一個點上交叉,他們的目的雖然是不一樣的,但在那個點上也會交叉起來。
人物周刊:我曾采訪過一個“老三屆”的上海知青。他母親當時是一名街道里弄干部,“文革”期間做“上山下鄉(xiāng)”的動員工作,就勸說他去黑龍江插隊,給里弄做一個榜樣。這些居委會干部一方面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但另一方面在政府有號召、動員下來時,他也要帶頭去做?
張濟順:當然了。在那個獨特的大環(huán)境的熏陶和制約下,居委會干部會真誠地去做許多事,包括讓自己的子女先去農(nóng)村,帶頭“上山下鄉(xiāng)”,這樣的事情真不少。
1958年大批家庭婦女走向居委會,組織里弄生產(chǎn)組、食堂、托兒組,他們非常有熱誠地承擔起很多的事情,盡管他們自己有很多苦惱,有很多人出來以后,家庭負擔更重。但在那個時代,他們確實感覺到一種由衷的意愿來做這些居委會的工作,去動員別人。
你說知識分子可以有情懷,難道我書里面這些里弄干部不能有情懷嗎?也未見得。共產(chǎn)黨區(qū)別于國民黨的,或者比國民黨最大的優(yōu)勢所在,就在于它有強大的群眾動員能力。
人物周刊:1950年代建立起來的居委會,組成者主要是家庭婦女和部分失業(yè)人員,到今天居委會也是很多阿姨媽媽們?yōu)橹鳌T诳偨Y中共1950年代重新組織社會的驚艷時,你曾將之總結為“性別路線”,如何理解這一點?
張濟順:這個不是我的發(fā)明,這是王政老師在做居委會研究時提出的。我認為確實有“性別路線”一說,因為新政府在底層要動員那么多人員去監(jiān)管這么復雜、多重的里弄工作,任憑誰也做不到。大家恐怕既沒時間,也未必有這個興趣。
婦女就不一樣了。第一,女人最容易被動員起來。第二,女人有一種不同于男人的認識。第三是她的“斤斤計較”,這使得鄰里關系和居委會工作能夠非常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她看到鄰居家飯桌上的小菜,她就發(fā)現(xiàn)誰家的糧食報多了,或者誰在買黑市糧食吃。
人物周刊:女性天生有一種對細節(jié)的敏感。
張濟順:對,對于細節(jié)的把握和敏感,這是男人不具備的。特別是后來國家鼓勵計劃生育以后,誰誰懷孕了,這個都靠女性居委會干部監(jiān)督出來的。
譬如我采訪的那些街道主任,他說那些居委會的老媽媽是很有工作優(yōu)勢的。上海因為房子很擠,有時候大家就在灶間里面放一張桌子,幾家人都在上面揀菜,她跑上去,往那一坐,跟你坐在一起,揀揀菜,聊聊天,好多動員工作就做掉了。她們是很自然,男人坐上去不行。
人物周刊:她們的角色也很特殊,因為她們本身就是里弄的一分子。
張濟順:而且,里弄本來就是人們生活的最基本的場所,誰都要生活在里弄的。不過是我們有時候叫法不同。其實,上海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有里弄,不過有的時候高級一點,你叫什么“花園”,但它也是有里弄的。
上海里弄是人們衣食住行最基本的場所,是所有上海人都回避不掉的空間。比如像彭小蓮書里面寫的瑞華公寓,它是上海市委機關干部的一個公寓,4棟樓連成一體的,住的全是干部,很特殊的,叫上海的一個革命大院。但是,它也是屬于常熟路居委會的,也是屬于里弄的。而且,1958年的時候,一度把上海的居民委員會改成“里弄委員會”,叫“里委會”。
人物周刊:這可能是最有上海特色的。我在想,里弄的居住空間本來就很狹小,人和人之間會很容易起摩擦和矛盾的。
張濟順:對,太容易了,那個時候在上海,上海人家灶坯間有七八家的爐子擺著,你的醬油瓶稍微擺到人家一點點,兩家人家就會吵起來、爭起來。為空間的爭奪不得了。所以,上海里弄里面的女人是很厲害的。
人物周刊:在50年代的里弄“整頓”中,這種鄰里之間摩擦引起的積怨也會造成彼此檢舉、揭發(fā)嗎?
張濟順:當然有了。一方面也是動員的結果,還有一種是懼怕的結果,他總覺得這個事情瞞不住,我還不如去揭發(fā)一下,沒準還會求個寬大。按現(xiàn)在的一般邏輯,也是一種恐懼的結果。
人物周刊:50年代的居委會起過很重要的制度推進作用,譬如協(xié)助國家建立起糧食計劃供應體制。
張濟順:糧食的計劃供應有一個過程,一開始是放開的,后來采取統(tǒng)購統(tǒng)銷以后,城市里面糧食緊張起來了,也不能放開了。所以,后來一步一步走,開始的時候是采取“按戶定量”供應的方式,再后來“按人定量”。以后開始記本,后來發(fā)展到發(fā)票的。
“按戶定量”像過去一樣,有大口、小口,按戶供應,每戶有一個定量,而且是自報的,然后一個小組公議,最后小組長評出來了以后,往上交,一核對差不多。所以,這個小組長也是很重要的,居民委員會也是很重要的,一旦發(fā)現(xiàn)你報太多了,立刻會把你家的量降下來。
人物周刊: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居委會起著很重要的角色。
張濟順:對。還有一個戶籍制度的問題。到1958年上海戶口收緊了,原來進進出出上海都蠻隨便的。像我們知青插隊出去了,戶口都遷出了,回上海時報一個臨時戶口,可以發(fā)給你一點糧票、一點肉票。你可以用全國糧票換一點上海的地方糧票,或者上海地方糧票也可以換點全國糧票。
所以,居委會還是有很大的權利的。因為太具體了,太涉及到人們日常生活了,真的只有依靠里弄里的居委會干部采取東張西望的方式去看、去掌握實際情況,政府恰恰需要這樣。
50年代,上海,資本家排隊到國際貿易業(yè)的“五反”委員會遞交坦白書
人物周刊:中國共產(chǎn)黨在1949年奪取全國勝利后,面對從革命到執(zhí)政的任務。在上海,這一過程有什么特殊點嗎?
張濟順:當然了。上海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從革命的目標來講,最終是要奪取城市的,而且,上海又是中國工人階級最集中的地方。所以,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最大的象征就應該在這個地方。但是,問題在于上海同時又是中國資產(chǎn)階級的搖籃。所以,上海在中共的整個政治版圖上,地位一直是比較特別的。
我在書中引用了一張“一大”會址的圖片。你想,中國共產(chǎn)黨的搖籃是在這里。從文化意義上講,中共就是誕生在里弄里,而且是在上海最典型的石庫門里弄,但卻沒有在這里成長。所以,它重新回來,奪取這個大城市以后,要站住腳,要想把革命時期的革命正當性轉化為強大的執(zhí)政基礎,到底依靠誰?最開始的時候,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
另外,畢竟上海的資產(chǎn)階級相當強大,我剛才講到的基底性的文化價值取向,這個很難去掉。所以到了1960年以后,特別是到了八屆十中全會強調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上海就成了“香風毒霧”的負面形象。
這個“香風毒霧”,早在1949年,毛澤東在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就指出:奪取全國勝利、進城以后,只是萬里長征走了第一步了。到底怎么來戰(zhàn)勝這個“香風毒霧”,經(jīng)過50年代以后仍然沒有解決,上海仍然是一個香風毒霧最厲害的城市。所以才會重演解放軍進上海的故事,就是《霓紅燈下的哨兵》。
人物周刊:紅色電影《霓紅燈下的哨兵》的誕生原來有這樣一個前因后果。它是什么時候拍的?
張濟順:1962年。后來還拍了一系列電影,《家庭問題》、《年青的一代》,都是講怎么樣來抵制上海資產(chǎn)階級的“香風毒霧”。
人物周刊:學者金大陸對“文革”時期的上海社會做過研究。他的研究顯示,即使是在那樣激越的革命話語底下,上海市民們、特別是青少年們還是沾帶“香風毒霧”地生活著。像生活價值取向、審美情趣這些東西不是那么容易被改造的。
張濟順:對。我覺得,50年代倡導的“階級路線”只是一種理念而已,是中共向基層傳達的理論。這樣的理念會對整個政治生活產(chǎn)生影響,比如那些本來很窮苦的人,他會有翻身的感覺。還有另外一群人,資本家,會有一種壓抑或屈辱的感覺。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又不是跟著這種感覺走的,因為有活生生的生活價值存在著。比如在上海,整個城市有一種摩登文化、現(xiàn)代氣息,資產(chǎn)階級處于整個社會生活的中心。即使是在50年代也沒有真正從基礎上撼動這一點。
在50年代早期,資本家照樣可以不參加里弄活動,就是打發(fā)保姆去參加一下。而且,當時中上層里弄的這些家庭還是人們所仰慕的,他們出來的穿著打扮都是上海的時尚。盡管,那時候“人民裝”也很時髦,但他們用一點點小的心思,就使得他們穿的“人民裝”不一樣。
所以,五六十年代的上海,才會有那么多人去追逐香港電影,有那么多人懷舊。上海人始終保持著對都市摩登生活的一種向往,甚至是一種追求。
人物周刊:甚至是有一種堅持。
張濟順:有一種堅持,也有一種追求,它通過一些細節(jié),通過一些柔軟的文化韌性,通過一種管道來表達。所以,我覺得劃分階級以后對社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實際過程中,存在著一股基礎性的社會潛流,它始終在跟這種作用對撞和較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