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憶耕
方李邦琴,攝于2014年。
2015年8月15日,海外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在舊金山唐人街落成。
方李邦琴,美籍華人,社會活動家。1935年出生于北京,11歲隨家人前往臺灣,上世紀60年代定居美國舊金山。如今,其名下?lián)碛?1家英文報紙,發(fā)行量超過600萬份。她將這些報紙整合為“獨立報系”,是全美發(fā)行量最大的非日報報系。
2015年8月15日,舊金山唐人街,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一棟坐落在中心地段的二層白色小樓,看似尋常,卻注定承載著不尋常的歷史記憶。
這里曾是《美洲國民日報》的所在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當中國土地被戰(zhàn)火硝煙所籠罩時,1萬公里外,這家報館大聲疾呼,積極宣傳抗戰(zhàn),號召海外華人解囊捐助,共赴國難。斗轉(zhuǎn)星移,70多年后的今天,它成為海外首座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帶領(lǐng)世人回望那段屈辱與抗爭并存的歷史。
紀念館落成當天,80歲的方李邦琴特意穿上藏青色花紋旗袍,盤起發(fā)髻,神情莊重肅穆。多年前,美國媒體曾送給她一個稱號——“鋼鐵花木蘭”,當年她靠200美元起家,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執(zhí)掌英文主流媒體的華人。今天,站在這座華人華僑捐資300萬美元建起的紀念館前,性格堅毅的她難掩激動之情,幾度哽咽。
紀念館所處的小樓本是方李邦琴的私產(chǎn),1996年,她把樓下最好的房間免費提供給世界抗日戰(zhàn)爭史實維護聯(lián)合會作為聯(lián)絡(luò)處。2014年7月7日,抗戰(zhàn)爆發(fā)77周年紀念日,方李邦琴宣布把它捐出,籌建海外第一座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隨后的400多天里,為了搜集史料,年屆八旬的方李邦琴往返于中美之間,她去了上海和長沙,在聽說成都有一家私人抗戰(zhàn)紀念館——建川博物館后,她又趕往成都取經(jīng)。
已落成的紀念館建筑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分為戰(zhàn)爭綜述廳、華僑助戰(zhàn)廳、中美友誼廳以及飛虎隊等展廳,借助實物展品、文字展板以及電子、影視手段,呈現(xiàn)中國抗戰(zhàn)全貌、美國華人助戰(zhàn)和中國與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并肩浴血的歷史。展品除了美國飛虎隊歷史委員會以及飛虎隊后人捐贈的在美國本土收集的抗戰(zhàn)文物,還有湖北武漢市捐贈的在“武漢會戰(zhàn)”中被日軍炸沉的“中山艦”模型,以及建川博物館提供的127件珍貴文物。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還將設(shè)立一個口述歷史保存室。
“舊金山唐人街是旅游勝地,每年游客上百萬,只要在樓前駐足幾分鐘,就會留下深刻印象?!狈嚼畎钋僬f,紀念不是為了訴苦,而是要告訴世界,中國在這場戰(zhàn)爭中如何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紀念館的籌建遠沒有想象中簡單?;I款網(wǎng)站曾遭“黑客”入侵,留下“支那豬”的字樣;改建施工期間,紀念館窗玻璃遭人砸碎;一名日裔人士發(fā)起網(wǎng)絡(luò)“請愿”,要求封殺紀念館……
對方李邦琴來講,那場戰(zhàn)爭是一生都揮之不去的痛楚?!拔矣H歷了抗日戰(zhàn)爭,還記得它有多么殘酷?!?940年,方李邦琴的哥哥們響應(yīng)“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中斷學業(yè)參軍。至今她還記得,當時母親拉著哥哥苦苦哀求“不要去、不要去”的情景。后來,大哥犧牲,二哥加入空軍,并獲得飛虎隊獎?wù)隆?/p>
方李邦琴決意籌建抗戰(zhàn)紀念館,還受到另外一件事情的觸動:“二戰(zhàn)期間,600多萬猶太人被屠殺,今天全球29個國家共設(shè)有167個猶太人紀念館或紀念碑,而日本軍國主義屠殺了3500萬中國人,在海外竟一個中國抗日紀念館都沒有,我感到心痛?!?/p>
普通人都會有退縮的時候,但在方李邦琴身上,幾乎從來都看不到軟弱和妥協(xié)。她的堅毅,是從兒時就培養(yǎng)出來的。在舊式家庭長大的母親喜歡兒子,為了討母親歡心,方李邦琴從小就表現(xiàn)得像男孩一樣。上學時,她曾是學生自治會主席;跳舞時常常女扮男裝……“我本身也比較像個男人,我不喜歡談?wù)摯虬纭①徫?,而是喜歡談?wù)撊松?、對世界的看法等等這些話題?!?/p>
1960年,方李邦琴跟隨丈夫方大川來到舊金山,用僅有的200美元在唐人街開了一家小印刷廠。當時,唐人街是廣東話的天下,不會講廣東話的方李邦琴被當做異類,印刷廠一直沒有生意。一周后,一位華僑花7美元在這里印了1000張名片?!拔矣肋h記得第一筆生意,終于可以給孩子們買吃的了。”那位華僑至今仍是方李邦琴的朋友。
丈夫方大川是學新聞出身,一直夢想在美國擁有自己的報紙王國。1979年,夫妻倆把握時機發(fā)行了《亞洲人周刊》,這是美國最早、發(fā)行量最大的由亞裔創(chuàng)辦的英文報刊。后來,他們又收購了《獨立報》《進步報》。1992年,方大川去世,方李邦琴為丈夫圓夢的腳步卻并沒停下。兩年后,她收購了《芝加哥論壇報》旗下的7家報紙。
2000年,圍繞美國主流英文報《舊金山觀察家報》,方李邦琴與其原來的擁有者赫斯特家族展開了一場收購大戰(zhàn)。方李邦琴作為亞裔,受到了質(zhì)疑,但她毫不退縮。赫斯特家族在鼎盛時期曾擁有95張報紙、110家公司。它的創(chuàng)始人老赫斯特一向排斥亞裔,這位報業(yè)大王不會想到,自己家族有一天會被一名中國女人擊敗。
收購成功這天,方李邦琴特意佩戴了一條鷹形項鏈,鷹是赫斯特的標志,而它如今卻戴在一個中國女人胸前。她說:“成功就是看你的肩膀能夠擔多少,能擔100斤,你就成功100斤;能擔1萬斤,你就成功1萬斤。我不覺得有太大壓力。我從小就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能力,從來沒有?!?/p>
這一天,方李邦琴還做了另一件事——前往丈夫墓地。當年方大川出殯的第二天,她早早就到了辦公室;而在方大川去世的這8年間,無論遇到多么棘手的問題,她從不訴苦。這一次,方李邦琴是來報喜的。她把第一版印有大大“Sold(賣掉)”一詞的《舊金山觀察家報》放在丈夫墓碑旁,“大川,你的夢圓了”。
如今的方李邦琴過著半退休的生活,一個人生活在舊金山的大宅子里。她家客廳里有兩個造型奇特的工藝品:一只孔雀和抱著三只小雞的老母雞的標本。她說這是她人生的寫照:年輕時像一只驕傲的孔雀;到美國后,面對生活的重負,她變成了一只忘我的老母雞。如今,更多的人將她稱為“一只精明、勇敢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