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服補子,是古代官員官職級別及身份的象征。文官跟武官的補子分類各有不同,文官的補子圖案均是飛禽以示文明,武官的補子圖案均為走獸以示威武。在清代,執(zhí)法官員與其他文官是不同的,文一品的都御使、文三品的副都御使及按察使、文四品的道、文五品的給事中和御史,不分等級,其官服補子上所繡圖案均有獬豸。
在官服補子上繡獬豸是取材于傳說。在古代傳說中,獬豸是龍子之一,是能分辨曲直的瑞獸,有說“似山牛,一角,古者決訟,令觸不直”(《說文解字》),有說“神羊,能別曲直”(《漢書·輿服志》)。但都認獬豸是能治獄、罪疑者、別曲直的神獸。上古皋陶被虞舜任命為法官時,遇疑難案件無法分辨是非曲直,即叫獬豸來幫助裁決(《論衡·顯應篇》),因為它“性忠,見人斗則不觸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異物志》),“性知有罪,有罪觸,無罪則不觸”。
古人相信獬豸能公平判罪斷案,從先秦到明清時代,獬豸的形象也就成了公平判斷的象征,也一直被當作執(zhí)法監(jiān)察官員公平正直的象征。而明代的言官也確實聲明顯赫,在政治舞臺上真正扮演了獬豸的角色,在諸多重大問題上,冒死上諫,秉直彈劾。
獬豸不僅象征執(zhí)法者,更象征著法律的公正性,因而古代不僅在執(zhí)法監(jiān)察官員的補子上繡獬豸,也將此飾執(zhí)法監(jiān)察官員的帽子。據史載,楚王曾獲獬豸,因象其形,制成王冠(《后漢書·輿服志下》),秦滅楚后,將其獬豸冠賜給近臣御史佩戴(《漢官儀》),此后經漢唐至宋明,御史之類的執(zhí)法監(jiān)察官員佩戴“獬豸冠”歷代相沿。獬豸冠,又稱惠文冠、法冠、柱后、鐵冠,冠高五寸,以鐵絲卷成柱形,取其“厲直不曲橈”之意,外面用纚(li)布包裹,狀如獬豸。執(zhí)法監(jiān)察官員將其戴在頭上,借獬豸的威力來辨別是非、秉公執(zhí)法斷案,并以示法律的神圣威嚴和公正無私。
可見,獬豸形象作為御史等官員冠服的專用標志,是濫觴于戰(zhàn)國、確立于秦漢并歷代傳承的傳統(tǒng),表明了御史等官員作為執(zhí)法監(jiān)察官的性質,御史在古代也被稱為豸吏。(文/小明哥哥 來源/公眾號 法律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