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衛(wèi)
北京盛世景投資 投資總監(jiān)
人人都說證券市場需要監(jiān)管,而中國證券市場的問題并非監(jiān)管太少,而恰恰是監(jiān)管太多,這并非金融體系的單一問題。
聽說,上海灘陸家嘴的股神塔倒掉了,聽說而已,我沒有親見。
最近資本市場的熱門話題,就是徐翔被抓,但并非所有看熱鬧的人都理解這一事件意味著什么,從我個人來看,這件事其實標志著中國證券市場的游戲規(guī)則正在徹底地改變。我經常說一句話,就是上市公司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基石,而資產管理是證券市場的靈魂,徐翔不僅是一個人,也是一批中國的資產管理機構所奉行的一整套交替體系和理念,這么多年來,這些機構的邏輯和行為構成了中國證券市場的魂,而隨著他被抓,之前的靈魂不見了,我們需要一種新的靈魂、新的邏輯體系來重新讓資本市場振作。
我不斷寫文章,經常強調目前的貨幣環(huán)境和經濟環(huán)境下,選擇優(yōu)質資產進行投資是保護資產獲得收益的最佳途徑,而徐翔和其所代表的交易邏輯是中國證券市場的散戶鮮血澆灌出的罌粟花,一直以來深深地生長在證券市場叢林法則中。這個邏輯的主要特征是圈錢、內幕交易、政府干預、虛假業(yè)績和各類尋租,這并非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金融市場,更像是一個吞食天地。一般的投資者想在這個市場生存,必須學徐翔,從這個市場背后的力量尋求庇護或結盟,而且為虎作倀地與這股力量一起割韭菜。
其實徐翔是有真本事,但是在利益的驅使和無數人造神的呼聲中,他上臺扮演了一個代理人的角色,而任由市場背后的階層和集團將自己作為權利換財富的通道和工具,他縱有天才,卻在這個醬缸市場中選擇沆瀣一氣,互相繳納投名狀,這樣徐翔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力量的代表,化成了手眼通天預知未來的神秘英雄。
人人都說證券市場需要監(jiān)管,而中國證券市場的問題并非監(jiān)管太少,而恰恰是監(jiān)管太多,這并非金融體系的單一問題??v觀政府對中國經濟無所不在的過度干預甚至操控,企業(yè)本來天然的權利,融資上市、增發(fā)股份、再融資、投資新項目、并購重組等重大事項都需要到衙門口走一遭來換一張蓋著公章的紙,這情形像極了計劃生育,人最基本的行為被強行審批和控制。監(jiān)管如果是法制,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和程序,誰也不求誰,按部就班順理成章,其實不大會有問題,而正是目前的監(jiān)管都是領導來監(jiān)管,人的七情六欲你擋不住,人有權力就有訴求,公開的地方沒法得到,就要訴諸他途,這些人背后龐大的關系網傳播著各類的所謂消息,并非有意泄露,而是讓大家有機會賺錢,這個動機才是很多中國上市公司做資本動作前總有一段瘋狂漲停后才停牌的核心。
在證券市場的故鄉(xiāng)歐美成熟市場,絕大多數投資者都跑不贏大盤,而中國的許多機構卻能夠取得超過大盤幾倍的收益,尤其是前幾年一些公募埋伏持股一些重組股甚或ST,最后獲利頗豐,真的是我們天賦異稟才華無敵嗎?正常邏輯很難解釋得通,對這些問題中國從來不缺各種懷疑和爭論,但有針鋒相對的問題往往不了了之,似乎有一只看不見的手總能讓處于風口浪尖者化險為夷,而徐翔神話的破滅,才真正揭開了人們一直以來的疑惑。發(fā)現(xiàn)真相是被操縱的,遠比真相本身更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