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榮
哲學教授魏先生夾著皮包走進階梯教室,掃視一眼稀稀拉拉的學生,打開花名冊,摘下眼鏡,開始點名。這是他給我們班上的第一堂課。
他用安徽和四川混雜的口音,點名。聲音因而聽起來怪怪的,但很響亮。
他點一個名字,臺下答一聲“到”!
62個名字都點完了,全到。事實上,可以容納80個人的階梯教室,只坐了十幾個人。我也答了3次“到”,有兩次“到”,是為了我那兩個愛睡懶覺的死黨答的。
魏先生點名的時候,一直低著頭,瞅著花名冊,似乎這樣才能看清楚上面的名字。直到名字都點完了,他才抬起頭。
合上花名冊,他說:“現在我們開始上課?!?/p>
他問:“什么是哲學?”
稍頓,自答:“簡單地說,哲學就是從那邊到這邊,再從這邊到那邊。”
我們都驚呆了。這是哪兒跟哪兒啊?
他轉身在黑板上板書了一行大字:從量變到質變,再從質變到量變。
我的神啊,我們都哄堂大笑起來。連屋頂都震顫。沒想到,十幾個人也能爆發(fā)出這么洪亮的笑聲。
魏先生自己也笑了,他說:“我的普通話不大好,你們多包涵。愿意聽的,就豎起耳朵,不愿意聽的,就耷拉下耳朵?!?/p>
教室里再次爆發(fā)一陣陣笑聲。
我們幾乎是在笑聲中,上完了魏先生的第一堂哲學課。除了他那要命的口音,引我們一次次發(fā)笑外,更讓我們意外且樂不可支的是,那些深奧的哲學命題,從他的口中冒出來,也變得如此輕松,易解,有趣。
后來我們才知道,魏先生是安徽人,在四川讀的大學,北京上的研究生,德國拿的哲學博士學位,他的口音,就是這樣混雜而成的。猶如他的學識。
每次上課之前,魏先生都會先點名。依然是低著頭,直到所有的名字都點完了,才抬起頭,開始上課。
依然是62個名字,全到。所不同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是自己答“到”的,就連我那兩個死黨,也從熱乎乎的被窩里爬起來,趕來上課了。我再也不用心虛地替他們答到了。
有一次,課間閑聊的時候,魏先生跟我們說,點名時,每一個“到”都是不同的。有的“到”是自己的,那底氣就足,替別人“到”的,那聲音就飄。你們的每一個“到”我都聽到了。最后,魏先生意味深長地說。
魏先生說這話的時候,可以容納80個人的階梯教室已經坐得滿滿的了,據說有不少人是外系來蹭課的。
很快,真的很快,魏先生的哲學課就講完了。
魏先生最后一次給我們上課,一反常態(tài),課前竟然沒有點名。直到快下課了,魏先生忽然合上課本,打開花名冊,開始點名。這一次,每念一個名字,魏先生都會抬起頭,循聲看一眼,沖著答“到”的同學點點頭。不知道從哪一個名字開始,被點到名字的同學在答“到”的同時,并站起來。魏先生微笑示意同學坐下。名點完了,下課的鈴聲也響了,魏先生向大家揮揮手,大步離開了教室。他的身后,響起熱烈的掌聲。
直到今天,我還常常想起哲學教授魏先生混雜著安徽和四川口音的那句話,什么是哲學?就是從那邊到這邊,再從這邊到那邊。沒錯,我覺得,這就是哲學,這就是人生。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