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山
中國最早的地理學著作《山海經(jīng)》有這樣一段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肅慎之國”。不咸山就是長白山的古名,意為“有神之山”。古往今來,東北各民族都對長白山充滿虔誠的信仰,許多“天女不孕而生”之類的神話,都寄托于這座神山之中。
神山有大美,而沾染了神山氣質的圖們江,自然也流淌出豐富的美景。它從源頭的清泉開始,經(jīng)和龍、龍井、圖們、琿春4縣市,于防川村出境,最后注入日本海,曲折蜿蜒500多公里,串起沿途壯麗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勝跡,形成一條壯美秀麗的邊境風景線:從上游的仙景臺出發(fā),沿江而上可至源頭,探訪滿清發(fā)源地園池,聆聽“天女浴躬池”關于滿清始祖的神話傳說;沿江往下,則可以領略口岸風情、在日光山呼吸清新空氣、在敬信濕地領略壯觀的“雁潮”……
(上圖)圖為圖們江流域崇善鎮(zhèn)風光。崇善鎮(zhèn)是通往長白山的必經(jīng)之路,地理地貌與長白山山脈保持了高度一致性。
鬼斧神工仙景臺
奇峰、奇松、奇泉的世界
公元742年,渤海國第三代文王大欽茂,將都府從敦化遷到顯州(今和龍市西古城),改名為中京顯德府。為了發(fā)展制鐵業(yè),文王常去鐵州(今茂山一帶)。某次從鐵州回府途中,他被大片鮮艷奪目的金達萊花吸引,在臣屬的護送下前往觀賞,還沒下轎,山谷中就突然升起云霧,眼前的山峰隨即被包圍在云海之中,只露出秀麗的峰尖,仿佛是一座縹緲在大海中的島嶼,美麗而壯觀。文王不由得驚嘆:“??!此正是仙景臺也!”從此,仙景臺得名,并沿用至今。仙景臺距和龍市區(qū)約30公里,號稱“諸仙游樂的天下第一仙景”,薈萃了奇峰、奇巖、奇松、奇泉、云海等?300?多處景觀,千姿百態(tài),令人嘆為觀止。
奇峰是這里的第一大特色。高麗峰、駱駝峰、美景峰、金龜峰、三兄峰等眾多山峰俊秀挺拔,直插云霄,從不同角度看,呈現(xiàn)出不同形狀,或像駱駝,或像人頭,或像耳朵,或像扇子,或像宮殿,正如蘇軾看廬山時的感慨:“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
各不同?!?/p>
眾多奇峰中,尤以三兄峰和高麗峰最具特色。三兄峰海拔920米,遠遠望去,好像有3個巨人在主峰頂部排成一列,緊密相連,親如兄弟。從開鑿在懸崖陡壁間的臺階攀援而上,就像爬到了云中仙境。向上仰望,頂峰的奇巖錯落疊壓,好像隨時要傾塌;低頭俯瞰,腳下萬丈懸崖深不見底,云海滾滾,無邊無際。高麗峰海拔845米,是弧形花崗巖地貌組合的山峰,巖石經(jīng)過長期的風化作用,層層剝離、脫落,形成了“神仙宮”、“千姿巖”、“仙耳巖”、“象鼻巖”等惟妙惟肖的天然雕塑。清晨時分,旭日從變幻莫測的云海下方冉冉升起,金光穿透晨霧,遍灑峰頂?shù)膶掗熎脚_,這里瞬間就成了一座“神仙聚會”的大舞臺。
相比奇峰、怪石帶來的視覺震撼,那些扎根于亂石、懸崖上的奇松,因演繹著生命的頑強之美而更令人驚嘆。其中的盤龍松和弓龍松,堪稱奇松之最。
這兩棵奇松,都生長在高麗峰半山腰700多米的懸崖上。100多年前,一塊重約兩噸的巨石從山巔滾落,正好壓住盤龍松,但它克服了重壓,硬生生地完成了180度轉折,從巨石底下鉆出,以9米高的身段挺立懸崖。不遠處,弓龍松歷經(jīng)的劫難,遠遠甚于它的鄰居盤龍松——在200年的生命中,從山巔滾落的巨石,將它折斷了?3?次,但每次劫難過后,它都能重新生長出新的弓形枝葉,再次恢復青翠的外貌。誰說草木無情?生命的勃發(fā),總有一種不屈不撓的偉大力量。
仙景臺還有一處奇泉——甘露泉,那是從石縫中溢出的天然泉水,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水味甘甜可口,清涼解渴。泉水出口處被開鑿成一口2米深井,冬季再冷,也不會結冰;夏季山洪暴雨,也不會渾濁,長年保持清涼透徹,因而有“神泉”之稱。這口井挖掘于1890年,是一座曾經(jīng)存在的朝鮮族寺廟——七星寺的僧眾開鑿的。當年的僧人們長期飲用此泉,許多暗疾都逐漸消失,事情傳開,人們驚呼其為“萬病治痛水”,從此七星寺香火興盛,遠近聞名。多年后,如今的七星寺僅存廢墟,但甘露泉依舊被贊不絕口,許多人慕名而來,只為嘗一口“神水”。
“金日成釣魚臺”
“天女浴躬池”和滿族發(fā)源地
在圖們江上游地區(qū),隨處可見奇異的山峰和巖石,這些百萬年前巖漿巖噴發(fā)形成的花崗巖地貌,給圖們江增添了一絲冷峻的美。離開仙景臺,就可以前往長白山,追溯圖們江之源,順道拜訪著名的“金日成釣魚臺”。
僅有幾米寬的圖們江,界線分明地隔開了中朝兩國,江水兩側的木臺,就是昔日朝鮮領袖金日成停留過的地方。他曾坐在那里沉思、垂釣,也有人說是避難。每天都有許多人慕名而來,但這里有個規(guī)矩?:嚴禁拍照。
離釣魚臺上游不遠,在茂密松林深處,有一片開闊的沼澤地,當中有一汪碧水,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約160米,池畔立有一塊石碑,上書“天女浴躬池”。這個平靜的小湖叫“園池”,別看名字很不起眼,但來頭不小——它不僅是人們公認的圖們江源頭,也是滿清的發(fā)源地。
滿族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有3位仙女來到凡間,大姐叫恩古倫,二姐叫正古倫,三妹叫佛古倫,她們一起在布兒湖里泊沐浴。佛古倫浴后吞果受孕,生下一男孩,相貌異常,名叫“布庫里雍順”,而清太祖,就是布庫里雍順的后代。
傳說似乎很快就得到了“證實”。1908年,安圖縣的第一任知縣劉建封奉旨前往長白山,勘察邊境籌設縣治時,就曾到達此地。憑借自己所學,他認定眼前這池碧水就是《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記載的仙湖——布兒湖里泊,于是在《長白山江崗志略》中記載:“因長白山東為第一名池,故名元池?!彼衷凇堕L白山設治兼勘分奉吉界線書》中記載:“池深而圓,形如荷蓋。”因此,元池又稱“圓池”、“園池”、“玉蓮池”。為使“人人得瞻”,劉建封親自主持,在池邊西北角立下了“天女浴躬處”的石碑。
長白山巍峨磅礴,綿延千里,由于滿族先民世代在此繁衍生息,因此很早就產(chǎn)生了對長白山的自然崇拜,奉其為神山。清朝入關后,自然崇拜由原本樸素的民間意識上升為強權的國家意志,進而把本族的起源與長白山聯(lián)系起來,視其為“龍興之地”,封為神山、圣山。
只能走一半的大橋
敬信濕地里的生態(tài)大舞臺
圖們江從園池開始,一路曲曲折折地劃出中朝兩國的邊境線,很快就到達了下游的圖們市。這里河道還不到10米寬,有人開玩笑說,站在岸邊,稍微用力就可以把石子投擲到對岸。
按照兩國規(guī)定,圖們江是界江,但雙方不以河道中心為界,只要一方不上到對方的岸上,就不屬于越界,因此游人可以坐船游江,近距離地感受對岸那個與眾不同的國度。向下游望去,那座橫跨江面的大橋,就是一半屬于中國、一半屬于朝鮮的圖們江大橋。游人可以上橋行走,但只能走到中間的紅色國界線位置,再跨過去,就是“非法越境”了,等待你的未必是熱情的異國友人,可能是黑森森的槍口。據(jù)說來這里旅游的韓國人非常多,他們繞了一大圈,只為來瞅一瞅自己“鄰居”的生活。如果不喜歡邊境的壓抑氣氛,可以選擇前往距離圖們市區(qū)不遠的日光山。日光山森林茂密,空氣清新,向南望是壯麗的圖們江峽谷,江水蜿蜒穿行;西北方向,是圖們市第一高峰“望海塔”和以奇特造型聞名的草帽山。日光山海拔高度只有390?米,但奇峰兀立,怪石嶙峋,登上峰頂,兩國風光盡收眼底,是附近極佳的攝影點。山間還有一些文化遺址,點綴著新石器時期、西漢時期到唐代渤海國時期的生活痕跡,喜歡歷史和考古的人,或許還能從中找到一些時光的碎片。
每年三、四月間,圖們江畔的敬信濕地會出現(xiàn)一種壯觀的景象,那就是極負盛名的“雁潮”——上百萬只烏雁從遠方飛來,停留在在鋪著白雪、結著冰凌的草地和冰面上,組成黑灰灰的“鳥陣”,似乎把太陽的光芒都削弱了。
圖們江串起了中國東北邊境最美的風光。溯流而上,可以領略長白山的蒼莽和奇麗;順流而下,可以在琿春敬信濕地感受壯觀的雁潮。
敬信濕地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地帶,四周群山環(huán)抱。若干年前,這里曾經(jīng)是大海,后來海岸線漸漸遠去,退化為濕地;季風吹到圖們江里的沙土,在泥灣和江泡周邊形成若干沙丘,加上各類草種落地,逐漸形成草甸;江柳沙蒿叢旁,到處是水草密布的蘆葦蕩、荷花池以及人們開墾出的大片稻田。這是一個優(yōu)良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許多動物活躍其間,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冰覆蓋的草層和塔頭地下,甚至在凍干的蘆葦根下,都有各種生命的存在,堪稱一座“生態(tài)大舞臺”。
對于圖們江沿岸的人們來說,烏雁可以算是“報春使者”。當那一片撲騰著灰色覆蓋這片濕地,早春的寒風吹刮的風沙還在滾動,但用不了多久,草地就會再次嫩綠起來,百花也會次第開放。而對于烏雁來說,這里并不是它們最終的落腳點,停留一個月之后,它們就會再次起飛,穿越日本海,前往遙遠的西伯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