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再豐
19世紀初,英國挾其不可一世的海上霸權出兵占領了爪哇。1814年,當時的英國駐爪哇總督(也有資料說是拿破侖戰(zhàn)爭中英國遠征軍的一位軍官)托馬斯·斯坦福德·拉弗爾斯爵士在前往三寶瓏視察的途中得到消息,稱日惹深處的喀多盆地的椰林叢中掩埋著珍貴的遺跡,于是他立即指派荷蘭工程師克尼洛率領調(diào)查組循著傳說,走進了喀多盆地中央一片不見天日的椰樹林。在婆娑的椰影深處,他們發(fā)現(xiàn)了佛教建筑藝術的經(jīng)典之作——婆羅浮屠佛塔。
山丘上的佛寺
爪哇島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島上風景如畫。婆羅浮屠佛塔所在的喀多盆地,景色更是綺麗無比,自古即有“爪哇花園”之美譽。盆地四周環(huán)繞著3000米的高山,蜿蜒流淌的普羅可河和艾羅河在盆地中相會,流過搖曳生姿的廣大椰林,于盆地南端流入印度洋。
佛塔位于今天的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東南約400千米,古都日惹西北約40千米。佛塔的東南側是常年蠢蠢欲動、不斷冒煙的默拉皮火山;北側是風光雄奇秀麗的森賓山;南側是蜿蜒起伏如巨龍般盤踞在熱帶密林中的米諾勒山脈?!捌帕_浮屠”為梵文音譯,意思是“山丘上的佛寺”。
佛塔建造在海拔270米高的一座長約123米、寬約113米的矩形小山丘上,距離普羅可河和艾羅河的交匯點很近。有考古學家認為,印度人把恒河和佳木納河的交匯處視為圣地,所以,東移爪哇的印度移民也極有可能將兩河交匯的地方選作佛塔的建造地。另外,當?shù)負碛胸S富的石材和勞動力,這可能也是佛塔選址的原因之一。
火山灰下的遺跡
婆羅浮屠佛塔的塔基地面部分占地約1.23萬平方米。佛塔原高42米,后主佛塔頂端觸雷被毀,余下部分的高度只有近35米。當初,成千上萬名工人、工匠、雕刻師參與了佛塔的建筑,工期長達75~80年(甚至更長)。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如此杰作的壽命卻并不算長——它在10世紀便被人們遺棄,悄然崩塌,直至被叢林吞噬。婆羅浮屠佛塔的衰敗至今成謎。
1814年,當克尼洛率領調(diào)查組循著傳說找到婆羅浮屠佛塔遺址時,出現(xiàn)在他們眼前的只是一些露出地表的佛塔尖。發(fā)掘工作隨即展開。克尼洛原以為發(fā)掘工作很快就會完成,孰料覆蓋在遺跡上的是早已凝固的火山熔巖流,清理起來異常艱難。
挖掘和清理工作進行了多年。人們清除遺址周圍的雜草和碎石,鏟掉堆積在佛塔上的浮土和火山熔巖流,沉睡了數(shù)世紀的婆羅浮屠塔終于重現(xiàn)人間。盡管這座歷經(jīng)滄桑歲月的佛塔已經(jīng)破敗不堪,但當今天的人們站在它面前時,仍然可以想象出它昔日的宏偉與輝煌——它與中國長城、柬埔寨吳哥窟、印度泰姬陵,以及埃及金字塔并列為東方五大奇跡,
宏偉、精致的建筑
這座著名的佛教圣殿,與我們熟知的佛教寺院不同,其內(nèi)部沒有任何空間,外觀便是它的一切,由此可見人們膜拜的不是一尊佛像,而是整座建筑物。佛塔由安山巖和玄武巖砌成,建筑風格采用大乘教義和密宗教義相結合,整座建筑以曼荼羅形式(金字塔式)構成一個巨大的壇場。佛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頂三部分組成,分別代表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個修煉境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佛塔共分九層:塔基是一個正方形;塔身由逐漸縮小的五層正方形構成;塔頂由三層圓臺構成,中心是被稱為“婆羅浮屠之巔”的主佛塔。
方形塔基邊長為120米,由幾塊重約1噸的巨石砌成,平淡無奇,與其上的數(shù)層鏤刻著華美浮雕的塔身形成強烈對比。直到1885年,人們清理原始塔底,發(fā)現(xiàn)了隱藏在擋土墻(為防止建筑物倒塌而修建)后面的160幅淺浮雕后,這才了解到,在佛塔建造之初,設計者原本也為塔基精心設計了很多浮雕。但后來,由于這些浮雕取材于佛典《大業(yè)分別經(jīng)》,專門描繪善惡因果報應,情節(jié)丑陋殘酷,設計者有意將它們隱藏了起來,不讓人們看到。
從塔基循石階而上,便是五層回廊平臺,邊長60~90米,各層內(nèi)共有432座佛龕,每座佛龕內(nèi)都有一尊佛像?;乩缺谏虾蜋跅U上布滿精美浮雕,其中有敘事浮雕1460幅(包括塔基部分),裝飾浮雕1212幅,總面積達2500平方米。敘事浮雕取材于佛典中的內(nèi)容,描述佛陀的一生,以及人物花草鳥獸等。佛塔構思精巧,被譽為“石砌的佛教美術館”。
方形回廊平臺之上,是直徑分別為51米、38米和26米的三層圓臺,每層錯落有致地排列著24個鐘形鏤花舍利塔,共72座,每座塔內(nèi)有一尊真人般大小的石雕坐佛像,它們按東南西北中各個方位,分別做出指地、施與、禪定、無謂、轉法輪等各種手印。其中有一尊名為“有求必應”的佛像,據(jù)說人們只要從鏤花的空隙處伸手觸摸它的中指,就能實現(xiàn)心里的愿望。
再往上,即到達主佛塔。塔形為鐘形,直徑約10米,高約7米。塔座雕刻有精美的蓮花圖案,塔身密封,空無一物,可能表示佛祖釋迦牟尼修成正果,達到了覺悟的空寂境界。佛教徒在登婆羅浮屠時,必須從東面進入,然后按順時針方向繞行,逐漸走向塔頂,以此象征一個人逐步達到完美的精神境界。
遺憾的是,主佛塔的頂部遭雷擊已經(jīng)坍毀。整座佛塔共有佛像505尊,其中有350尊遭到破壞或損毀。
疑團重重
如此宏偉的工程,如果沒有強大的權力和財力,是不可能建造的。那么,它的建造者是誰?建于何時?為何目的建造?巨額建造資金從何而來……考古學家至今還沒有一個清晰的頭緒。在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員曾在塔基下面發(fā)現(xiàn)一塊基石,上面雕刻有古代爪哇文字,顯示佛塔的建造時期是公元前760~840年。據(jù)此可知,這一時期統(tǒng)治該地區(qū)的是信仰大乘佛教的夏倫特王朝。但是,關于夏倫特王朝,除了文獻記載:“公元856年被信奉印度教的馬塔勒姆王朝取代,最后夏倫特國王遷都東爪哇”,關于這個王朝是何時興起的,何時滅亡的,政局如何,等等,人們知之甚少。目前,關于夏倫特王朝的起源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由爪哇土著建立的,另一種認為是由入侵的外族建立的。由于雙方的論點均缺乏有力的史料和文獻佐證,夏倫特王朝的起源仍然是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婆羅浮屠佛塔承襲了印度笈多王朝典雅文靜、渾圓穩(wěn)健的藝術風格,帶有十分濃厚的印度文化氣息。
有關婆羅浮屠佛塔最大疑團是:它是如何衰落的?一種理論認為,隨著夏倫特王朝遷都,婆羅浮屠佛塔逐漸荒蕪。10世紀末,默拉皮火山大規(guī)模爆發(fā),婆羅浮屠可能被火山噴發(fā)的熔巖及火山灰掩埋(在火山灰下的考古挖掘也為火山爆發(fā)之說提供了證據(jù))。到15世紀,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盛行,佛教日漸衰滅,婆羅浮屠最終湮沒在山林草莽之中。
重獲新生
與同為東南亞珍貴歷史遺跡的吳哥窟相比,婆羅浮屠佛塔顯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雖然它早在1814年就被人們發(fā)現(xiàn),但若非20世紀70年代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它恐怕早已從地球上消失了。
1973年8月,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大力協(xié)助,以及27個國家的共同合作下,婆羅浮屠佛塔的修復工作正式動工,歷時整整10年,于1983年竣工。整個工程拆卸了190萬塊巨石,然后一一進行清理和復位。在建筑內(nèi)部增建了排水系統(tǒng),在回廊壁內(nèi)重新鋪設了防水層,對所有斷裂浮雕都進行了修補,一些散落在附近叢林里的佛像頭也被撿回,重新安裝在原來的身軀上。整個工程耗資2500萬美元。婆羅浮屠佛塔這一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佛殿如今又重現(xiàn)了昔日的輝煌,并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F(xiàn)在,它是印度尼西亞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