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勇
古人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提高學習能力指的就是磨“學習的刀”。有無數(shù)的案例證明,自主學習能力是決定孩子能否成為優(yōu)秀人才的決定性因素。而這個能力是可以通過引導來鍛煉提高的。
一次繪畫課上,哲哲學會了調(diào)色,回來后告訴我:“紅色+黃色=橙色;紅色+藍色=紫色;黃色+藍色=綠色;紅色+綠色=褐色;而紅色、黃色和藍色全部加在一起就是黑色。紅、黃、藍是任何顏色都調(diào)不出來的,是三原色?!?/p>
我很佩服他的記憶,自己沒有學過畫畫,更沒有接受過美術(shù)的專業(yè)訓練,對此我是一竅不通。隨即,我啟發(fā)他:“你還能用哪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調(diào)出其他顏色嗎?假如你的顏料里缺少了某種色彩,你有辦法自己做出來嗎?”聽了我的話,哲哲的小腦筋開動起來,拿出自己的顏料開始像格格巫一樣鉆研起來。在隨后的幾天里,他都很認真地做著他的實驗。
幾天后,他有了新發(fā)現(xiàn),很欣喜地說:“如果差不多的黑色和白色加在一起,就是灰色;如果黑色多一點,白色少一點,就是深灰;紅色加上白色再加上黃色,調(diào)出來的是人的皮膚的顏色;褐色和黃色放在一起,調(diào)出來的顏色很像木頭的顏色……”
哲哲的這些發(fā)現(xiàn)都讓我很驚喜。他的這個學習過程讓我不由地聯(lián)想到曾經(jīng)看到的一個故事:
一個哲學博士帶著上小學的兒子到了美國。他兒子原來在中國有做不完的作業(yè),在美國幾周下來,每天都沒作業(yè)。他有些擔憂,于是找到了學校,向老師反映這個情況。老師回答說,教育孩子是我們的事,請你不用擔心。你只需要在生活上、品德上給他樹立榜樣就行了。
他非常郁悶,但無計可施。一天,兒子拿回一份作業(yè),學校要求寫一篇“什么是文化”的論文,他試圖向兒子解釋什么是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解釋半天才發(fā)現(xiàn)自己也不懂什么是文化。兒子索性不理他,每天去圖書館,抱回一大堆書,最后洋洋灑灑寫出來一篇十幾頁的論文。得出的結(jié)論是:文化是歷史沉淀下來、人類創(chuàng)造出的享受方式。他服了。
從美國的教育模式可以看出,真正的教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傳授如何獲得知識。只要掌握了正確的獲得知識的途徑、方法,很多看似大學生都難完成的任務,小學生同樣能完成。
在一線采訪中,我也多次聽名家說過:那些過早開始智力學習、習慣死記硬背的孩子在一開始上學時盡顯優(yōu)勢,但到了小學中末端,就有如強弩之末,逐漸“泯然眾人矣”,而等到學習競爭更加激烈的高中階段,大多會敗下陣來。相反,那些具有較強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因為掌握了學習方法并知道如何獲取,反而更有后勁,更能做出一番事業(yè)來。
孩子的學習能力、感悟力都很強,只要父母給他們一個好的平臺和環(huán)境,加上適當?shù)囊龑?,每個孩子都可以自學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