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稚亞
一直弄不明白,藝術這種高大上的東西究竟是什么。
直到我遇見了Mark Rothko。
那是在Whitney Museum里突然撞見的一副畫。那天的計劃本來是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湊熱鬧,票都買好了,朋友跟我說,新遷址的Whitney Museum最近展出了不少現(xiàn)代藝術,比人擠人的大都會要有趣得多。
想想也是,在北京誰沒事干也不會特意跑一趟國博呀。
Whitney基本上是MoMA的小眾型翻版,比如MoMA會給你看達利癱軟的鐘,莫奈模糊的睡蓮,畢加索破碎的裸女和梵高煎餅似的星月夜,那么Whitney同樣給你看的就是這些人畫的,但是叫不出名字、偏早期的作品。
冷氣太足,我抱著肩膀轉(zhuǎn)到了一個奇怪的廳,那里掛著大幅的色塊;然后我就看到了這幅Four Darks in Red;接著我就停了下來;隨后下一秒我竟發(fā)現(xiàn)自己全身的雞皮疙瘩并不全是由冷氣引起的;最后在那天,我不顧保安詫異的眼神,在這幅畫面前淚流滿面地站了一個多小時。
這三四個排列著的矩塊色彩微妙,邊緣模糊不清。顏色慢慢由厚重變得稀薄,又相互籠罩和暈染著,交織纏繞。站在這兩米高的大幅畫面前,我似乎看到了自己正慢慢從畫的左下角走出。
最上一層的黑色涂抹得規(guī)律而又均勻,就像是一種人的生存本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棲。波瀾不驚而又循規(guī)蹈矩,安靜地把自己鎖在那一片框架里,不太受外界影響,自然也不會影響到其他人。當然,這條色塊的邊緣也有些起伏,就像在生活當中遇到的那些小苦悶、小煩躁、小激動并不會影響到生存的正軌。至于前進的方向與目標,是向左還是向右,又有什么區(qū)別呢,這一層的筆觸也并不關心。
中間的兩塊漸漸變得寬廣,由墨黑轉(zhuǎn)為暗紅,由平鋪直敘轉(zhuǎn)為澎湃洶涌。這里的筆觸,似乎有了“情動于衷”的感覺,有了選擇和把握,有了方向,在努力擴大自己和延長自己。色塊的顏色或淺或暗,可以感受到其背后的斗志——堅持只是為了不甘心泯然于那一片規(guī)律、平淡而又枯燥的黑暗中。可是筆觸卻又忽而左忽而右,使得色塊最終在自我掙扎中慢慢變得模糊、消融。
最下面的那一塊暗紅,方向非常清晰明確。它不在乎自己的寬度和長度(相比上面幾層,它不是最寬的,也不是最長的),它似乎一直在釋放自己介于巨大的痛苦與狂歡之間的情感。奇怪的是,我并不覺得這一塊顏色是用筆畫出的。相反,我發(fā)現(xiàn)是色塊拽著畫筆,把自己的顏色,如花一樣展開。把自己的潛能,做最大力量的釋放。這種沖向無限的巨大挑戰(zhàn),蘊含著強大的生命力,有不可言傳的艱辛,也有無法名狀的喜悅。這塊顏色,它并不屬于自己,而屬于整幅畫作,最左的“欲言又止”,使得它有了活力和延續(xù)——就算顏料用盡,畫布用完,它的執(zhí)著、探索與思考也會一直存在于無限的空間中。
Rothko創(chuàng)造了一種情緒化的藝術形式,他通過色彩、形狀、平衡和深度把自己的生命投射到了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他憤怒地否認自己是個畫家,他拒絕談論他的技術。
直到這時候再去思考“藝術是什么”,才似乎豁然開朗。藝術就如同生命,它是純粹的,與任何東西都無關;它又是延續(xù)的,與任何東西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