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英
[摘 要]面對語文教學內(nèi)容多、課時少的問題,我們有必要改變教學策略,通過發(fā)現(xiàn)、掌握教學的各個關鍵“點”,解決“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好區(qū)分點思維、切入點思維、關鍵點思維和結合點思維,能更有效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閱讀教學 思維 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22-017
當下,經(jīng)常聽教師們抱怨:“一周六節(jié)語文課太少了”“一篇文章這兒必須講,那兒不能丟;這兒要合作,那兒要探究;這要背誦,那要拓展……”面對這 “太少”與“舍不得”,我們有必要改變教學策略,通過發(fā)現(xiàn)、掌握教學的各個關鍵“點”,解決“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在教學中,如何運用 “點”的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呢?
一、區(qū)分點思維
區(qū)分點思維的基本要求是找準著眼點。每篇課文都有其區(qū)別于其他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的特點。區(qū)分點思維的運用,既要根據(jù)學段目標、教學規(guī)律,更要著眼于課文的具體特點,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篇課文的教學都有其自己的教學策略。從知識分類的角度來說,有的課文側重于陳述性知識的學習,有的課文側重于程序性知識的學習。比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組課文是一組選自古典名著的選文,有選自《史記》的《將相和》,有選自 《三國演義》的《草船借箭》,有選自《水滸傳》的《景陽岡》,還有選自《西游記》的《猴王出世》。它們的教學要求都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人物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在考慮每篇課文的區(qū)分點時,既要考慮這組課文的共性——都是選自古典名著,都有同組課文的共同學習要求,還必須考慮不同課型——精讀課與略讀課的不同特點,考慮每篇課文的具體特點?!秾⑾嗪汀贰恫荽杓方虒W的共同點應該是陳述性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感性認識人物特點,不同點是《將相和》在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感知人物形象,藺相如的智慧與人格魅力是在一次次重大事件的危機處理中表現(xiàn)出來;《草船借箭》則要從多維度感知人物形象(諸葛亮的智慧表現(xiàn)在知天、知地、知人上)。
二、切入點思維
切入點思維的基本要求是選好體悟課文的切入點。文本的解讀,可以有多個切入點。比如,可以從文本的內(nèi)容切入,人物、事件、景物(環(huán)境)等都可以成為切入點;也可以從文本的突出特點切入;還可以從初讀的感受切入。比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的《匆匆》一文,全文600多字,就有11個問句,其中6個問句集中在第四自然段。教學時,可以從問句切入,在速讀全文找到11個問句后直接切入第四自然段:“這么多的問號,字里行間彌散著作者怎樣的情緒呢?”也可以從朗讀切入,通過多層次朗讀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先自由放聲誦讀,接著指名接讀,然后聽錄音賞讀,最后聽錄音學讀。在“四讀”課文后,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抓住關鍵詞句感悟、體驗文本的思想感情。
三、關鍵點思維
關鍵點思維的基本要求是把握住能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關鍵點。比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白楊》一文,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借物喻人的表達特點,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怎么突出本文的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呢?教學的策略一是揣摩文本的空白,從文中小孩子感受的空白處揣摩爸爸為什么把幼小的兒女帶到邊疆來,從而體會到邊疆建設者的特點;二是比較,把白楊的特點與“爸爸”這樣的邊疆建設者比較,體會課文借物喻人的特點。關鍵點思維往往能如電光火石,讓學生思維頃刻被其照亮。
四、結合點思維
結合點思維的基本要求是找準結合點。結合點就是將對立的乃至不同的事物統(tǒng)一起來,或者整合起來。找準結合點,能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情感化的處理,比較快地喚起學生對課文的情感。比如,《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同樣是切入重點句段的教學,可以問:“課文哪些句段表現(xiàn)了李大釗的革命精神?”也可以問:“李大釗哪些所作所為深深地感動了你?”后者就是對課文的情感化處理,能夠把學生帶入與課文的情感中。在初步喚起學生的情感之后,要及時將“情”與“思”結合,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如這一課,接下來的教學,就是對描寫李大釗被捕前的堅守崗位、被捕時的鎮(zhèn)定以及法庭上的沉著冷靜的關鍵詞句的思考、理解,感受他對黨的事業(yè)的忠誠和對親人的摯愛。最后,可以是反復的朗讀,在朗讀中體味情感;也可以是傾訴,抒發(fā)情感。比如,這一課,“讀完課文,你一定有很多話要對李爺爺說,請把你們的話寫下來,待會兒交流”。此時,學生已經(jīng)被李爺爺所深深感動,表達景仰之情很自然地從心底流淌。
文本內(nèi)容是豐富的,教學現(xiàn)象是復雜的。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好區(qū)分點思維、切入點思維、關鍵點思維和結合點思維,能更有效地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既能發(fā)揮短期效應,即時改善閱讀教學,又能從根本上提高閱讀教學水平,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