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芳 武永平
摘 要: 信息化浪潮給產(chǎn)業(yè)帶來的變革是新時代的重要特征,也是推動教育改革的基本動力。文章深度挖掘基于信息化的微信即時通信用于移動學習的特性,探討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及公眾平臺實現(xiàn)移動學習的方法與途徑,提出微信移動學習活動的設計要素、設計方案。同時,以“英語寫作”為例,給出微信融入移動學習的具體應用模型與實施步驟,并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的方式驗證微信移動學習的積極效果,旨在為本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微信;移動學習;英語寫作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5)08-0074-04
移動學習的概念是由國際遠程教育學家Desmond Keegan于2000年首次引入中國的。它是一種在移動計算設備幫助下的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開展的學習 [1]。學習者在自己需要學習的時間與地點通過移動設備和無線通信網(wǎng)絡獲取學習資源, 與他人進行交流和協(xié)作, 實現(xiàn)個人與社會知識建構。十幾年來,移動學習在教育技術領域掀起了巨大的熱潮。目前研究的熱點主要在于移動設備的情境感知和無縫學習空間的設計,學習設計的重點也轉變成為情境認知范式[2]。
研究者認為,實現(xiàn)移動學習的設備應具有三大特征,即可攜帶性、無線性及移動性 [3]?,F(xiàn)階段,人們紛紛將目光聚集到發(fā)展勢頭迅猛的智能手機上。除了傳統(tǒng)手機的功能外,智能手機擁有多種卓越性能,如:大屏高分辨率,方便瀏覽文本、視頻、流媒體文件;允許網(wǎng)絡、WiFi、藍牙等連接方式,便于獲取資源;支持大容量存儲卡,能夠存貯各類型學習資源;內(nèi)置功能強大的操作系統(tǒng),可安裝多種第三方應用軟件。這些使得智能手機成為當前一種主流的移動學習設備。
微信是一款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它不受通信運營商及操作系統(tǒng)的限制,只需消耗少量流量,即可通過網(wǎng)絡快速發(fā)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微信用戶數(shù)量已經(jīng)突破6億,青年是微信使用的一個重要人群,微信也成為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一個新的學習平臺。其在移動學習領域的運用,具有良好的使用體驗、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方便的傳播平臺,為移動學習者提供了更多的學習選擇和更加豐富的交流方法[4]。
微信能夠為移動學習提供支持的特性主要體現(xiàn)在目標過程個性化、輸入輸出多樣化、學習空間無縫化、學習內(nèi)容普及化、學習過程情境化、分析反饋即時化。如何充分挖掘其豐富的支持功能,體現(xiàn)其在泛在學習領域的教育應用與價值,并有效地設計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模式是下一步需要探討的問題。
一、微信支持下移動學習的設計
1.設計要素
項目“新技術,新教學:使用移動技術探索新的教與學方式”的研究結果中提出了將移動學習應用于教育學習環(huán)境中的11條設計原則 [5]。這些設計原則與微信的特征相符,同樣適合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設計。由此,王萍提出了微信移動學習的6條設計原則[6]。結合此設計原則、微信的具體特征、細化功能以及以往教學經(jīng)驗,我們總結出微信移動學習活動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幾點要素,具體見表1。
2.設計方案
有學者認為移動學習標志著中國外語學習的未來[7]。因此,筆者選擇“英語寫作”這門課程作為微信支持下的移動式學習研究的對象。我們嘗試利用微信技術實現(xiàn)英語寫作教學的目標和理論需要,構建一個自評、互評、教師評改相結合的反饋模式,提高英語寫作教學的效果。
基于微信軟件通訊、社交、平臺三大功能,我們提取出即時消息、微信群、朋友圈、公眾平臺這四種適合移動學習的服務插件。利用不同插件的具體操作功能,以及“英語寫作”的課程規(guī)律、課程特點,設計出此門課程移動學習的六大功能模塊,詳見圖1。
二、微信支持下移動學習的應用
微信支持下的移動學習應用模型主要囊括了需求分析、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過程、學習評價三大部分(如圖2所示)。其中,教師的角色包含前期需求分析、執(zhí)行學習計劃、監(jiān)控學生學習、答疑解惑、評閱批改。而學習者除了接受學習安排,還可以進行按需檢索、資源共享、交流討論,通過反饋促使教師重新進行需求分析、調(diào)整教學計劃,同時以自評、互評、教師評改相結合的方式對習作進行逐步完善。
1.需求分析
(1)學習內(nèi)容分析
筆者對已有教學資源進行篩選評估,選擇出與待解決問題相關度較大的學習資源。同時對課程大綱進行研讀,結合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目標,從中規(guī)劃出若干“微課程”,并針對每次課程設計考察測試及習作題目。下面以“對立觀點型作文”為例,展示筆者的設計(見表2)。
(2)學習者分析
筆者選擇了35名使用微信的學習者(包括15名女生和20名男生)參加移動學習活動。系統(tǒng)設計以學習者為中心,搭建移動學習環(huán)境,以確定教學起點。移動學習平臺綜合考慮每個個體的學習特征、個人性格以及學習需要。通過參考往年的學習記錄來分析每一個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 為移動學習活動提供精準的學習資源,確保學習者能在零散時間盡快找到或學會相關資源。
2.移動學習過程
(1)前期準備
筆者在課堂向學習者講述微信移動學習的基本方式,公布微信訂閱號“英語寫作”的二維碼,確保每一位學習者被添加進來。同時,指導學習者利用“面對面建群”功能與其他學習者共同輸入4位數(shù)字迅速建立微信群。學習者后續(xù)添加彼此為朋友,開通朋友圈。筆者在電腦端“英語寫作” 微信公眾平臺將學習者按照學習程度、性別等分組,將微課程內(nèi)容以圖文信息格式輸入,并保存。
(2)實施過程
筆者通過“英語寫作”公眾平臺公布學習內(nèi)容,即“微課程”,同時告知學習者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閱讀完畢,并回答相關考察測試的內(nèi)容(見圖3)。截止時間過后,教師使用“統(tǒng)計”插件中“圖文分析”選項查詢送達人數(shù)、圖文頁閱讀人數(shù),以監(jiān)督學習者是否全部學習課程。 對于難于理解的部分,學習者可以在微群中與教師及其他學習者互動,也可以選擇與教師一對一即時溝通。答疑所采取的形式有文本、實時對講機、視頻聊天,或點擊“我的收藏”, 傳送與問題相關資料,以及發(fā)送教師提前使用屏幕錄制軟件錄制好的范文講解Flash視頻。互動階段結束后,學習者通過文本輸入、語音解答或是手寫拍照回復訂閱號,解答微課程考察測試的問題,教師進行檢查(見圖3)。
在習作練習階段,教師在公眾平臺布置作文題目。對于具有不同需求的學習者設置個性課程, 學習者根據(jù)列表回復關鍵詞,即可獲取所需的寫作素材和知識。然后,通過微群談論寫作主題、語言表達、篇章布局等,學習者明確審題并了解文章寫作意圖、體裁和結構,開始寫作過程(見圖4)。
3.學習評價
筆者利用微信平臺優(yōu)勢,對習作開展了形成性評價的模式。 第一步,學習者按要求在“朋友圈”發(fā)布自己的習作初稿。習作提交后,學習者必須閱讀至少5位同學的文章,對喜歡的文字點贊,同時積極給予評價,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贊揚、鼓勵或是意見,并進行選擇性轉發(fā)。學習者根據(jù)同學互評的結果對習作進行修改,以文檔或是圖片(手寫拍照)的形式將第二稿發(fā)送給教師。教師在電腦上批改后使用微信網(wǎng)頁版將第二版修改稿反饋給學生,對于較為深層的復雜問題直接語音輸入進行思想交流(見圖4)。學習者由此修改習作至第三稿,教師給出終極評價結果。最后,教師挑選優(yōu)秀習作,潤色過后張貼在朋友圈,作為范文供大家學習、模仿和欣賞。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需求,將集“贊”數(shù)量最多的范文使用屏錄軟件制作成視頻,給學習者進行直觀評述。
三、微信支持下移動學習的效果
在微信移動學習融入“英語寫作”課程一個學期后,筆者對參與實驗的35名同學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借以檢驗微信平臺支持下移動學習的效果。問題包括對于微信(界面、功能等4項)以及移動學習模式的評價(接受程度、錯誤認知、交流互動等6項)。將這十項問題與寫作興趣、寫作自信心的調(diào)查結果進行相關性分析。
結果顯示(見表3),學習者對于微信和微信移動學習的認可程度與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自信心的提升呈顯著正相關。結合訪談的結果得知,移動學習使學生對寫作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較大改變——從應試的外在動因轉化為情感上對寫作的內(nèi)在喜愛。另一方面,學習者對自身問題的認知更為深刻,經(jīng)過多層次溝通互動,提高了對英語寫作技巧的整體認識,寫作信心也明顯提高。
為了具體了解參與實驗的學習者在英語寫作出錯率方面的變化,筆者總結分析了六大常見寫作問題的前測后測數(shù)據(jù),包含中心不突出、時態(tài)混亂、介詞搭配錯誤、主謂不一致、從句關聯(lián)詞錯誤和段落內(nèi)容前后重復。
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參與實驗學習者的作文在中心不突出、介詞搭配錯誤、主謂一致性、從句關聯(lián)詞錯誤和時態(tài)混亂五個方面均表現(xiàn)出明顯的改善。段落前后內(nèi)容重復的情況也略微有所減少。從總體來看,微信移動學習模式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英語思維方式產(chǎn)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寫作能力有了可喜的變化。
四、總結與反思
教育如何面向未來?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對教育、教學方式的沖擊是我們面臨的新考驗。微信移動學習的多維交互模式所營造出的親切友好交流環(huán)境仿佛一個學習共同體,使學習者不再感到學習上孤立無助,時刻充滿信心與動力。除了建立這種信任的學習環(huán)境,微信移動學習還為學習者提供了自主選擇的適合標準,給予他們自由探索和適當放空的權利。在微信技術的支持下,學生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學習節(jié)奏來進行移動學習。同時,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內(nèi)容發(fā)布、資源查詢、答疑解惑、評改反饋等活動,也著實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無縫的學習空間成為課堂正式學習的有力補充。
參考文獻:
[1]劉豫鈞,鬲淑芳.移動學習——國外研究現(xiàn)狀之綜述[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4(3).
[2]余勝泉.從知識傳遞到認知建構、再到情境認知——三代移動學習的發(fā)展與展望[J].中國電化教育,2007(6).
[3]Sariola, J. What are the limits of academic teaching?—In search of the opportunities of mobile learning [EB/OL].http://ok.helsinki.fi/pdf_tiedostot/mobileEN.pdf, 2001.
[4]羅勇.微信學習,找回流逝在指尖的光陰[J].中國遠程教育(資訊),2013(12).
[5]Herrington A. , Herrington J., Mantei J. Design principles for mobile learning[A]. In J. Herrington, A. Herrington, J. Mantei, I. Olney, & B. Ferry (Eds.), New technologies, new pedagogies: Mobil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C].2009.
[6]王萍.微信移動學習的支持功能與設計原則分析[J].遠程教育雜志,2013(6).
[7]桂清揚.M-Learning——中國外語學習的未來[J].外語電化教學,2003(3).
(編輯:魯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