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宏
摘 要: 小組合作學習能加強學生對他人的了解和對相互依存的認識,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體現了現代社會需要團隊合作精神。自實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得到廣大師生的認同,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精神的有效手段。合作學習要以自主學習為基礎,選擇準確的合作時機,設計合理恰當的問題,才能達到學習目的,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 合作學習 合作基礎 時機把握 問題設計一、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問題分析
1.合作學習缺乏基礎
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小組,應該保證全體組員都參與到學習之中。然而在現實教學中,我們常常只看到學優(yōu)生活躍的身影,聽到他們獨特的見解、合理的分析,他們儼然成了主角。學困生反應慢、思維緩,跟不上節(jié)奏,總是靜靜地旁聽,成了配角,有的甚至完全成了局外人,處于被動地位,或沉默不語,袖手旁觀,或談論與主題無關的話題。這樣學生之間并沒有進行真正的合作,不利于所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合作學習有形無質
合作學習雖然是新課程理念下較先進的學習方式,但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不一定每節(jié)課都要搞小組合作學習,也并非所有教學任務都要通過小組活動才能完成。在一些課堂中,尤其是公開課、觀摩課、競賽課上,我們經常會看到為合作而合作的情況,好像一節(jié)課沒有合作學習就不完整、不完美,就沒有體現新課改理念,合作學習成了“擺樣子”、“走過場”、“造聲勢”、“假討論”、“假合作”。
3.問題設計不夠恰當
教師提供的素材即為學生討論的內容,內容是否有討論的價值,取決于教師對教材的挖掘和對學生能力的估計。如果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那么討論將變成一種形式,造成一些學生沒有自己的見解,出現“人云亦云”的現象,甚至導致群體認識的偏差。內容深奧超出了學生思維和知識承受范圍,學生討論不起來,無法開展合作。關鍵在于提出的問題是否基于合作的需要,是否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二、解決問題的策略思考
1.合作學習要以自主學習為基礎
雖然同處于一個班級,但學生的學習基礎、思維方式、理解能力、認知水平不同,對同一個問題的認識角度和解決方式就不同。在組織開展合作學習之前,先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調動學生個體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見解,才能在合作學習時融入到團隊當中,發(fā)表意見,分享彼此的觀點,展開不同類型信息的交流,或相同信息不同層次深度上的交流,發(fā)現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后達成共識,解決問題,避免隨波逐流的情況。同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能力,給予講解、點撥、提示、引導,使學生能合作、會合作,有興趣合作,知道怎樣合作,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探究。
2.把握準確的合作時機
(1)合作要適時。合作學習存在一個時機問題,即什么時候該用,什么時候不該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有利于產生爭論的、有價值的,而且是個人完成有難度的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換意見,即在必須通過討論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進行。如需交換信息處、疑問難解處和個性張揚處,或解決問題方法多樣時、學生思考出現困難時、意見不統(tǒng)一時、課前預習時、復習鞏固時等。
(2)合作要適量。在課堂教學中,不宜頻繁使用小組合作,需要合作就合作,不需要合作就不合作。小組合作學習必須立足于課堂教學的重難點之上,它的出現是以突破課堂重難點為準則的。比如一節(jié)閱讀指導課,有情節(jié)重點,也有情感重點,有語言文字的關鍵,也有表達方法的精妙。在解決這些重難點問題時,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充分發(fā)揮既體現個性體驗,又共同提高的作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合作要適人。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學習基礎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目標、要求。首先,注意區(qū)分不同學段學生的不同特征,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地進行。其次,以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為原則??砂才懦煽儍?yōu)良的學生幫助學有困難的學生,讓學習熱情高的學生帶動學習熱情相對較弱的學生。再次,在掌握全局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知識層面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鼓勵其在小組中大膽發(fā)言,讓每一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3.設計合理恰當的問題
(1)發(fā)展性問題。根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計問題,界于由獨立解決問題所決定的實際發(fā)展水平與通過別人的指導或與能力更強的伙伴合作解決問題所確定的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當教師設計的發(fā)展性問題切入到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時,學生在心理上急需得到幫助,合作的需求就調動了。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在合作中取長補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促進合作學習質量的提高,強化下一次的合作需要。
(2)探究性問題。多設計“為什么”的問題,少設計“是什么”的問題,太容易沒有探究的價值,太難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由淺到深探究知識發(fā)現的過程,使學生對合作交流產生需求,對問題的解決產生興趣,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其結論不論是對是錯,不論是淺薄還是深入,也不論是獨到還是庸俗,重在過程參與。教師要善于正向鼓勵,讓學生敢于問難、樂于解疑,激發(fā)學生求知欲,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都能體會成功的愉悅,培養(yǎng)學生鍥而不舍的精神。
(3)開放性問題。開放性問題可以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積極探索的心理態(tài)勢,能誘發(fā)學生的合作動機,主動和同學、老師述說、交流。結論是非“標準”的,不是“唯一”的,是多元化的解答,學生通過調動自身的知識、經驗、閱歷、素養(yǎng)等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在合作過程中,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思維相互交鋒、碰撞,個性得到發(fā)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考,感悟他們的見解,考慮結論的合理性,而不是標準性。
在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涉及的問題很多,筆者僅主要就合作基礎、時機把握、問題設計方面談談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想法,尚有更多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研究、實踐、總結,促進合作學習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學苑出版社,2001.10.
[2]曾琦.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J].學科教育,NO.6.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