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芳
讓我們再次聆聽那遙遠(yuǎn)的聲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義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氣息。而“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將古人的浪漫情懷推向了極致。
語文,從遠(yuǎn)古走來,從蠻荒走來,從我們祖先浪漫的心靈中走來。
開天辟地的盤古、以身補(bǔ)天的女媧,用剛與柔成就了遠(yuǎn)古人類對世界與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衛(wèi)、逐日的夸父,用血與肉書寫了所有生命對自由與光明不朽的追求。
因著浪漫,四十棄官歸隱的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著浪漫,五十始舉進(jìn)士的孟郊“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因著浪漫,王昌齡發(fā)出了“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壯誓言;因著浪漫,李白才會仰天長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語文,從浪漫的心靈出發(fā),走向深廣,走向博大。
因著語文,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成了家喻戶曉的絕唱;因著語文,木蘭從軍的傳說成了婦孺皆知的佳話。
因著語文,雪萊的“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yuǎn)嗎”溫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懷;因著語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激蕩著每一個開拓者的胸襟。
因著語文,我們收藏了春的溫馨、夏的火熱、秋的豐碩、冬的冷峻;因著語文,我們領(lǐng)略了北國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鷹、東海的潮汐。
語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載體。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靈動的才智,無不棲于根深葉茂的語文之樹,它生生不息地傳承著人類文明,它滌蕩污濁,提精煉粹,陶冶身心,它匯聚了浪漫又傳送著浪漫。
浪漫的語文,呼喚浪漫的情懷。
一個有些浪漫情懷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樣無私,“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樣無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他們可以心游萬仞、精騖八極,更可以在現(xiàn)實世界中撐門拄戶、立地擎天。既可以迎來送往,勝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盞一影,孤燈自守黎明。既可橫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潛心,十年磨一劍。入世可如岳飛,“壯懷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壟畝如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yuǎn)”。
唯有具備一些浪漫情懷,才可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備一些浪漫情懷,才可能真正地理解語文、熱愛語文、欣賞語文。
因為,語文天生浪漫。
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細(xì)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樂的也是憂傷的。
一分一秒的華年、一朵一朵的笑靨、一句句清風(fēng)的低語、一幀幀季節(jié)的相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發(fā)黃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裝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讀。讓我們的心牽著我們的手,在語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實與浪漫中徐徐穿行。
(選自《語文世界·初中版》2003年第8期,本刊有刪改)
[讀有所思]
文章開頭列舉了《詩經(jīng)》中的句子,這樣寫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