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 200331
南昌西站是一座橫跨滬昆客運專線、向莆鐵路2 個站場的超大型鐵路綜合樞紐,車站體量由包括南昌地鐵2號線、出租車通道、南北地下出站通道、高架車道和旅客落客平臺、南北站房和中間高架站房、滬昆和向莆鐵路站場、車站雨棚等多個單體綜合而成,建筑總面積259 015.1 m2,站房長385 m,寬169 m,站場含12 站臺26 線,共同構成了江西省最大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圖1)。
1)地鐵2號線:地鐵2號線位于站房南北中軸線地下出站廳正下方,為地下2 層三跨矩形箱體框架結構,地鐵箱涵的頂板為地下室的底板,地鐵跨柱距為25 m;地鐵箱涵下部為站房結構柱基礎。箱涵典型層高7.86 m,外墻厚700 mm,站臺段中墻厚800 mm,隧道段中隔墻厚500 mm;地鐵頂板厚400 mm,底板厚800 mm。
圖1 南昌西站整體結構模型
2)地下出站層:地下出站層為橋建合一結構,采用φ800~φ1 200 mm鉆孔灌注樁基礎+厚800 mm C40承臺+地梁整體筏板,頂標高-10.80 m;地下室頂板結構采用3 100 mm×1 800 mm預應力箱型混凝土梁,鋼骨混凝土柱。
3)高架候車室結構:高架層樓面梁板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最大柱跨25 m。柱子采用φ1 300 mm的鋼管混凝土柱。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框架梁和井字次梁均采用后張有黏結預應力梁。
4)商業(yè)夾層和屋蓋結構:+10 m標高以上鋼柱截面φ1 700 mm×30 mm,大部分鋼柱分四叉,大屋蓋采用鋼桁架結構;+19 m標高夾層采用平面鋼桁架結構,夾層的角部X向懸挑15 m,Y向懸挑18 m,鋼桁架上下弦的中心距為1.9 m,夾層樓面剛度較小,局部加斜桿,形成跨層桁架(圖2)。
圖2 南昌西站結構典型斷面
地鐵及地下1 層結構需在5 個半月完成,1層結構需在2 個半月完成,鋼結構需在3 個月內完成,高架層結構需在鋼結構完成后3 個月內完成,非常規(guī)的工期需要先進且合理的創(chuàng)新技術予以保證。
1)基坑開挖規(guī)模:基坑開挖規(guī)模巨大,基坑表層開挖范圍410 m×219 m,底面開挖尺寸378 m×188 m,站房底板挖深12 m,地鐵2號線總挖深20 m,2號線基坑內國鐵樁基最深達26 m,總土方開挖量150萬 m3。
2)地質地貌條件:既有場地復雜,地質條件多樣,由于坑底土方主要以中風化泥砂巖為主,開挖難度非常大,主要以爆破配合開挖為主[1]。
3)投入資源組織:由于地質條件多樣,結構異常復雜,工期非常緊張,故既需要充分考慮周轉材料和機械設備投入,也要考慮先進合理的施工方法。
在上述結構分析和地質、資源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3 種方案分別進行比較研究[2,3]。
主要指導思想是當高架候車層施工完成后,大型履帶吊上高架層吊裝屋面鋼結構。
1)結構總體施工順序:地鐵2號線→地下室底板→地下室頂板(軌道層結構)→高架層結構→屋面鋼結構→四電用房交付→室內外裝修完成。
2)優(yōu)點:常規(guī)的施工順序;由于按部就班施工,施工工期長,工序簡單。
3)缺點:軌道層和高架層均為預應力結構,且均為高大模板工程,上層施工期間,下層臨時支撐架均不得拆除,周轉材料投入極大。若考慮地鐵,則為3 層全面積投入,成本巨大;鋼結構吊裝通道下部需進行雙層鋼結構加固,且需在站房南北向各搭設4 條鋼棧橋,以便于鋼結構材料運輸和重型履帶吊上10.0 m高架層,工裝投入非常之大。
4)施工步驟:基坑開挖、底板及地鐵施工→地鐵兩側軌道層施工→軌道層施工完成→高架層施工完成→高架層上走行通道架設→高架層上鋼構吊裝→鋼構吊裝完成。
主要指導思想是將高架層進行甩項后施工處理,待軌道層施工完成后即吊裝屋面鋼結構,之后再行施工室內高架候車層。
1)結構總體施工順序:地鐵2號線→地下室底板→地下室頂板(軌道層完成)→屋面鋼結構→高架層結構→四電用房交付→室內外裝修完成。
2)優(yōu)點:該吊裝方案相對于方案1,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方案,屋蓋施工工期加快,基本能夠滿足既定工期要求。
3)缺點:由于軌道層為預應力大跨度橋式框架結構梁,按照該方案,需一次性滿投入地鐵2號線及軌道層結構的支撐結構,且在屋面鋼結構安裝卸載之前不得拆除;?、?軸兩側吊車行走路線需對軌道層結構進行全面鋼結構支撐加固;由于軌道層為站臺和軌道的高低錯層結構,站臺板無承載能力,故需要利用軌道梁設置跨站臺的走道板行走通道,履帶吊走行體系復雜;高架層施工時,屋面鋼結構已經(jīng)吊裝完成,且由于屋面鋼構覆蓋面積大,導致高架層水平、垂直運輸難度巨大,極大地增加施工成本。
4)施工步驟: 基坑開挖、底板及地鐵施工→地鐵兩側軌道層施工→軌道層施工完成→軌道層上路基箱走行通道架設→鋼構吊裝→鋼構吊裝完成→完成室內高架層結構。
主要指導思想是預留軌道層部分結構,在地下出站層底板上以向莆橋為界,南北雙向同步吊裝屋面鋼構,待屋面鋼構完成后,首先實施軌道層預留結構的合攏,然后實施高架層結構。
1)結構總體施工程序:地鐵2號線→地下室底板→向莆正線橋施工→地下室東西兩側軌道層完成(地鐵上空25 m跨預留)→南北兩端線側高架站房(地鐵上空預留)→屋面鋼結構吊裝→地鐵上空軌道層、高架層補全(四電用房交付)→室內外裝修完成。
2)優(yōu)點:符合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由于地鐵2號線兩側站房出站層結構(承軌層頂板)僅為地下1 層,施工速度快,結構先期完成。地鐵2號線相對于±0.00 m(承軌層頂板)為地下2 層結構,施工速度慢,落后于地鐵兩側結構1 個層面。如采用此方案,則地鐵2號線完工后,即可進行屋面鋼結構吊裝,使得總體工期能夠大大提前;前2 種方案都需要對結構進行加固,而采用本方案,利用地鐵和出租車通道的側墻剛度和筏板底板,能夠滿足重型履帶吊車的承載力需求,從而節(jié)省了巨額的結構支撐工裝和周轉材料,且無需架設吊車上樓的鋼棧橋;材料運輸可以從預留通道直接喂送至吊裝地點。
3)缺點:由于地鐵上方軌道層需考慮預留且高架層整體預留,鋼結構完成后的結構合攏量進一步加大;鋼結構吊裝完成后,結構施工基本轉入室內,相對于巨大的結構體量和平面尺寸,水平和垂直運輸非常復雜,難度極大,因此會帶來人工成本的急劇增加,且混凝土結構由于不能組織平行施工,導致結構工期拉長。
4)施工步驟:地鐵2號線及出站層底板施工→地鐵兩側軌道層結構施工→向莆正線橋及軌道層結構施工→向莆橋南側鋼結構吊裝→向莆橋南側鋼構完成,鋼構吊裝過程中,緊隨鋼構施工進度,流水完成軌道層合攏和高架層施工→向莆橋北側鋼構吊裝→向莆橋北側軌道層合攏,高架層結構施工→結構全部施工完成。
在綜合比較上述3 種方案,并對投入和成本進行計算分析后,得出的結論是第3種方案,即出站層吊裝成本最低,鋼結構工期能夠滿足建設工期節(jié)點要求。在確定出站層吊裝方案后,尚需要結合結構特點,對結構的受力狀態(tài)、內部結構的施工程序進行綜合分析,以驗證該方案的可行性和總體實施流程[4-6]。
地鐵上方?~?軸承軌層、高架層后施工、鋼結構屋面先行吊裝的結構穩(wěn)定性問題,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設計軟件MIDAS/GEN V7.8.0建模分析,驗算結果滿足結構穩(wěn)定性和承載力要求。
?~?軸承軌層、高架層后施工狀態(tài)下水平運輸問題:采用室內短臂塔吊解決垂直運輸問題,利用12~13軸地鐵上方未施工區(qū)域作為水平運輸通道。
1)原計劃由向莆正線橋南北同時吊裝,改為先吊裝向莆正線橋北側,然后再吊裝向莆橋南側,依次退吊完成。
2)高架夾層鋼結構隨屋面鋼結構同步吊裝完成。
3)中間吊裝通道東西兩側+10.0 m高架層(即⑦-?軸、?-?軸高架層)先于屋面鋼結構吊裝前施工,與屋面鋼結構吊裝形成流水,加快土建結構施工進度(圖3)。
地鐵2號線及出站層底板施工→地鐵兩側軌道層結構施工→向莆正線橋及軌道層結構施工→地鐵兩側高架層施工完成→鋼結構吊裝→隨鋼構施工進度,兩側高架先行、中間結構后合攏的流水施工→軌道層、高架層結構合攏施工→結構全部施工完成
圖3 方案實施步驟
南昌西站工程在經(jīng)過多種方案比較、多輪技術經(jīng)濟分析的基礎上,采取了最為合理經(jīng)濟且快速的施工方法,在詳細分析結構特征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地鐵和出租車通道側墻剛度,拆分和預留主體結構,實現(xiàn)了屋面鋼結構的快速完成,并且為屋面施工、內部裝飾施工贏得了大量同步平行施工的時間,實現(xiàn)了大型交通綜合體施工的一次重要施工組織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