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濱
茶馬古道是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絕佳游覽路線。沿途上的那些傳奇古鎮(zhèn)各具特色,令人心馳神往。
望魚古鎮(zhèn):遠方的幽靜故鄉(xiāng)
望魚古鎮(zhèn)是昔日茶馬古道進出成都的重要驛站。因為主要建筑坐落在一突兀于山腰的巨石上,巨石形似一只守望著周公河游魚的貓而得名。
古鎮(zhèn)很小,小得一支煙的功夫便可從頭走到尾。街道兩側都是極為平常的百姓家的房子,清一色的老式木結構吊腳樓、小青瓦木板房,房屋全都是木制的,見不到沙石和土墻,除了墻基外也甚少用石料,屋頂一律是黑色的瓦片。同所有的古村一樣,細節(jié)的精美無處不在,木制的窗花都是各種的動物,用作支撐梁柱的石礅有四面的,有八面的,每一面都雕刻如飾品。
雨城氣候多雨潮濕,歲月的痕跡連同那些青苔布滿了各個小巷,幽暗的綠色占據著視野。青石鋪就的老街和已經傾斜了的房梁,都靜默地守護著古鎮(zhèn)的歷史。石板上,先民腳步踏出的凹槽和掛在房檐下的草鞋,把古鎮(zhèn)的艱辛從遠古延續(xù)到今天。小小的望魚古鎮(zhèn),是一段正在消失的歷史碎片,那些掛在房檐的大紅燈籠顯得十分矯情,無法掩蓋古鎮(zhèn)的衰敗。靜靜地走進古鎮(zhèn),呼吸來自山野的氣息,這一段小小的碎片,也許會波瀾不驚地讓你想起遠方的故鄉(xiāng)……
沙溪古鎮(zhèn):悠遠的古老集市
沙溪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zhèn),也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商貿交易集市。
也許是上蒼對沙溪情有獨鐘,唐代以后,與沙溪壩一山之隔,位于沙溪西部的彌沙發(fā)掘了鹽井,古稱傍彌潛井,沙溪是離鹽井最近的茶馬古道集市,古鎮(zhèn)的貿易也隨之加入新的內容——鹽。鹽井的開采,為沙溪的發(fā)展推波助瀾,古鎮(zhèn)作為離鹽井最近的茶馬古道集市,一躍成為茶馬古道的鹽都,成為西藏、滇西北地區(qū)的食鹽供給的集散地。沙溪的鼎盛繁榮就這樣來了。與麗江、大理相比,它現在是小了許多,更落后了許多,但它比束河更為單純寧靜,在歷史的長河中,它的存在,絲毫不遜色于茶馬古道上的其他遺跡!
束河古鎮(zhèn):描摹自然本色
束河在納西古語中稱“紹塢”,又叫龍泉村,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zhèn)。走在束河街上,眼前之景與我想象的有些不同,不寬的石板路倒也清幽古樸,但小街道路兩側的房屋雖然是當地的老式建筑,一眼看去卻全是商鋪,有些還掛上了稀疏的紅色燈籠。
前行便是束河鎮(zhèn)的四方街廣場,周邊店鋪黑紅色的木板門面,油漆斑駁脫落。清清的水溪盤旋圍繞,斜斜的五條道路通向各個方向。這里曾經是麗江的皮毛交易的集散之地。腳底下被人和牲口踩磨得滑溜溜的石板塊,影射著昔日的繁華。古代,由于廣場夜市人來人往、燈影幢幢,形成了一道風景,所以也被詩意地稱為“夜市螢火”。
往上走為聚寶山,我則順著山邊道路向西南游覽。沿途是趨于古樸的原生態(tài)自然舊貌:高低不平的石板道或窄窄的碎石混土路,經年歷久的木椽農舍,綠草野花在屋邊墻角蓬蓬而生,路旁農家菜田被南瓜秧、辣椒枝、青菜葉切割得一片片一畦畦,三五蘆花草雞悠閑踱步啄食,顯現出一派納西田園牧歌的生活風貌,詩情畫意,令人流連。
和順古鎮(zhèn):凝固的建筑之美
沿著西南絲綢古道,翻過巍峨的高黎貢山,就走進了和順古鎮(zhèn)了。進入和順就像走進了一座文化迷宮。在古老的火山臺地之上,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坐,櫛比鱗次,舉手投足之間,便可觸摸到斑駁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氣息。
和順鎮(zhèn)位于云南省騰沖縣城西南4公里處,四面火山環(huán)繞,山上名木古樹郁郁蔥蔥,濤聲陣陣。600多年來,中原文化為主流的和順,兼收并蓄,成為了中華文明與南亞、西方交融的窗口。
和順鎮(zhèn)古名“陽溫墩”,因境內有一條小河繞村而過,更名“河順”,后取“士和民順”之意,雅化為和順鄉(xiāng)。有詩贊和順:“絕勝小蘇杭”。這里可以領略到徽派建筑粉墻黛瓦的神韻,可以欣賞到江南古鎮(zhèn)小橋流水的倩影,也可以尋覓到西方建筑、南亞建筑的元素。寸氏宗祠的南亞風格大門、艾思奇故居的歐式窗戶、“彎樓子”民居的英國鐵藝,都與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這樣的云南古民居珠聯璧合地融為一體。
洗衣亭、大月臺、總大門等古建筑在全國古鎮(zhèn)中獨具特色。八大宗祠保存完好,族譜和宗族活動流傳至今。七大寺廟,佛、道、儒共存。這里所有的道路、墻基院落都用火山石鑲砌而成,古樸典雅。從古至今和順民風謙恭禮讓,古樸儒雅,地方風味飲食“三滴水”“頭腦”更是堪稱一絕。
鹽井古鎮(zhèn):白色王國的神圣信仰
地處西藏芒康縣和云南德欽縣接壤之地的鹽井古鎮(zhèn),是茶馬古道進入西藏的第一站。鹽井鹽田這道人文景觀現在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
鹽井山高谷深,沿江兩岸三疊紀紅色沙礫層出露有鹽泉,將鹽泉水提至鹽田,經3~5天鹽水自然蒸發(fā),析出鹽分,即為“藏巴鹽”。鹽業(yè)是鹽井鄉(xiāng)的主要經濟來源,井口和鹽田全分布在境內瀾滄江兩岸。鹽井在納西族和藏族的歷史上,是個圍繞著鹽而產生許多戰(zhàn)事糾葛的神秘之地。
到鹽井古鎮(zhèn)最先看的自然是鹽井,我一大早就到瀾滄江江邊去看鹽田。當地的納西族女子,用長圓形木桶從江邊的鹽井內將鹽水一桶桶背出,然后爬上來,倒于一塊塊曬鹽田之中。一兩天后,井鹽便在峽谷陽光的暴曬和強風的吹拂下,成為固體狀鹽。
據當地人介紹,過去達賴喇嘛規(guī)定“茶馬互市”只能有3個過道,鹽井即其中之一。鹽井是商品集散地,周邊18個地方的人都來此地做買賣。芒康有18個頭人到這里買鹽,運到拉薩。巴塘、理塘的人過去要從鹽井經過去拉薩?,F在每天還有來自察瓦弄的大群馬幫到此買貨,每次來的馬匹約100多匹。
察瓦弄屬于西藏察隅縣,位于云南、西藏、緬甸、印度三角交叉地帶,是“茶馬古道”上著名的馬幫繁盛之地,至今馬幫仍然十分興旺。如今的鹽井,納西族、藏族以及其他民族和睦相處,東巴教、藏傳佛教和天主教和平共處,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多元文化匯聚的福地。
在整個西藏,只有鹽井鄉(xiāng)才有一個天主教堂。19世紀以來,西方國家的不少傳教士竭力試圖在西藏傳播天主教,結果都以失敗告終,鹽井是唯一的例外。
當地藏民既有信仰天主教的,也有信仰藏傳佛教的。歷史上,這兩個宗教在這里曾經發(fā)生血與火的沖突。如今,兩教早就握手言歡,和諧共存,佛陀和基督的智慧和慈悲的光環(huán),在這個橫斷山的深山小鎮(zhèn)里融為一體,教化人心,造福世人,成為西藏一個獨特的文化亮點。
我此行去拜訪了位于上鹽井村的天主教教堂,這個教堂的全名為“圣母敬教之佑堂”。教堂的整體充分體現了天主教傳入后隨俗施教的風格,教堂的建筑從其形式到內容類似于藏傳佛教的佛殿或經堂。里面的裝飾也有不少藏文化的痕跡,如神像的藏族唐卡畫形式、神像邊的哈達圍飾等;《圣經》也是用藏文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