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旭
【適用話題】知錯就改 閱歷與成熟 尊重他人 正視自我
錢鍾書在清華讀書期間,曾立志橫掃清華圖書館。不過,才華橫溢加上年少氣盛,使得他染上了狂傲不羈的毛病,就連他的老師吳宓也被他冷嘲熱諷。
吳宓曾把自己與名媛毛彥文的一段情事,寫成詩篇出版。錢鍾書在一篇專論吳宓的英文書評中,極盡挖苦之能事,含沙射影地說毛彥文是“年華已逝的賣弄風(fēng)情的女人”,說吳宓是“中年無行之文士,以著其可鄙可笑之情形”。吳宓看到這篇文章后,在日記中寫道,錢的這篇文章,使他“尤深痛恨”“猶屢遭針刺鞭撻”,師生感情一度降至冰點。
1938年,從海外學(xué)成歸來的錢鍾書執(zhí)教于聯(lián)大外文系,與昔日的老師吳宓成為同事。時過境遷,在經(jīng)歷了一些生活的波折后,錢鍾書逐漸變得成熟,回憶當(dāng)年嘲諷老師的不堪往事,錢鍾書向吳宓表示了歉意。吳宓嘴里雖說原諒,心里的傷痛卻未曾痊愈,兩人的關(guān)系一直不冷不熱。不知不覺,幾十年的時光匆匆而過,1993年,吳宓的女兒給已經(jīng)名滿天下的錢鍾書看了一些吳宓的日記,其中就有那些記載了當(dāng)年錢鍾書嘲諷他而帶給他心靈創(chuàng)傷的記錄。讀著老師的日記,錢鍾書十分悔恨,他沒想到年少輕狂的自己,竟給老師留下了巨大的心靈創(chuàng)傷。他給吳宓的女兒回信做檢討,“弄筆取快,不意使先師傷心如此,罪不可恕,真當(dāng)焚筆硯矣”?!皟?nèi)疚于心,補過無從,惟有愧悔”。后來,經(jīng)錢鍾書同意,吳宓的女兒把這封“悔過書”作為《吳宓日記》的代序發(fā)表,當(dāng)成錢鍾書對吳宓的公開道歉。而此時,吳宓已離世16年了。
人難免會犯錯,如果知錯能改,勇于認錯,仍不失為君子。
【素材分析】人與人的交往,唯有懂得相互尊重,設(shè)身處地去思考,才不會傷害到他人。就像錢鍾書年輕時對自己的老師吳宓冷嘲熱諷,讓師生感情一度將至冰點。隨著時間的流逝,錢鍾書終于意識到自己年少輕狂時犯的錯誤,然而除了愧疚,卻無從補過了。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yīng)當(dāng)尊重他人,顧及他人隱私,理解他人的心理,在和諧相處的過程中夯實彼此的情感。
【速用名言】
1.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執(zhí)過不改。
——古羅馬政治家 西塞羅
2.對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對自己的不尊敬。
——美國詩人 惠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