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少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是否高效成為判斷教師教學效果和教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打造高效歷史課堂呢?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從學習共同體的角度探討如何打造高效歷史課堂。
一、構建學習共同體是打造高效歷史課堂的前提
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一詞最早由美國教育家博耶爾提出?,F(xiàn)在國內(nèi)教育界基本認同學者張建偉的觀點,他將學習共同體定義為“一個由學習者及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團體,他們彼此之間經(jīng)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因而在共同體成員之間形成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關系”。
二、激發(fā)學習共同體的活力是打造高效歷史課堂的關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研工作者和一線教師對學習共同體在提高課堂效率上的積極作用已經(jīng)取得了共識。但在實際操作中,他們對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習共同體活力卻有著不同的見解。對此,本人就結合岳麓版高中歷史選修教材《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的相關內(nèi)容,談一談如何激發(fā)學習共同體活力,打造高效歷史課堂。
1.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營造學習氛圍。
歷史學科有其鮮明的學科特征,它所涉及的都是過去的人和事,與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因此要想讓學生對歷史產(chǎn)生親近感,教師就必須給學生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
例如,在教學“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這部分知識時,為了使學生對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原因有直觀的感知,我給學生提供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悲平城,驅馬入云中。陰山?;扪?,荒松無罷風。
材料二北魏童謠日:“紇干山頭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
材料三孝文帝說:“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洛陽)王里,因茲大舉(遷都),光宅中原?!?/p>
這樣就拉近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學生感覺歷史并不遙遠。
2.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共同體互動探究,充分激發(fā)共同體活力。
共同體互動探究是一種以任務驅動為核心的學習過程,注重合作學習、共同探究、自我展示。共同體成員以任務驅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為線索,對互動探究的方法與過程進行探索,從而在互動探究中獲得知識,增長技能,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將問題置于小組內(nèi)進行探討。問題解決后,小組成員要推薦代表進行發(fā)言,充分展示自己的觀點,介紹思維的過程,其他學生要及時補充或質疑。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進行點評與引導,使學生形成客觀、科學的結論。
三、建立科學的評價反饋機制是打造高效歷史課堂的保障
課堂教學是否高效需要通過反饋來進行評價。作業(yè)是反饋的重要形式,所以教師要科學布置作業(yè)。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一定要分層次,設置開放性問題。
例如,在教學“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這部分知識后,我提出了問題:有人認為北魏孝文帝是蓋世英雄,也有人認為他是毀滅本民族的千古罪人,請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簡要談一談你對他的看法。同時,我還根據(jù)問題設計了以下評價反饋表。
根據(jù)評價反饋表,學生馬上就能對自己的答案作出評價,發(fā)現(xiàn)閃光點,彌補自己的不足。
綜上,筆者認為,在教育形勢急劇變化的今天,以學習共同體為載體,打造高效課堂始終是課程改革的主題,也是我們一線教師開展課程研究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