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生
“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diào)人”,這便是畫家徐渭生前的境遇。而他那曠世奇才與傳奇一生,則融入到詼諧幽默的民間傳說之中,在江浙一帶廣泛流傳,并賦予時代的氣息。
一次,徐渭到大善寺去訪友,恰巧撞見方丈偷吃魚,見到有人進(jìn)屋,慌忙用磬蓋住。徐渭假裝沒看見,施禮向方丈請教:“我今天替人寫副對聯(lián),剛寫了一半就忘了,因此來向您請教?!?/p>
方丈答:“說來看看?!?/p>
徐渭說:“上聯(lián)是勤業(yè)門第春常在,下聯(lián)是積善人家……”
方丈頗通文墨,略一思索便說:“積善人家慶有余,不是很好嘛?!?/p>
話音未落,徐渭邊笑邊指著磬說,“對呀,既然是慶(磬)有余(魚),那就打開吃吧,何必還藏著蓋著呢?”方丈聽罷,滿臉通紅。
還有一次,徐渭家中來了兩位客人,其中一人跟徐渭打賭說:“你若能叫另一個人呱呱呱叫三聲,就算你的本領(lǐng)大。”
徐渭不以為然地說這很容易。于是,他就請兩位朋友到花園游玩,有意在一塊瓜地來回走幾圈,回來后,他對另一位朋友說,“你看園中的葫蘆長得怎樣?”
那朋友糾正道:“不是葫蘆,那是瓜?!?/p>
徐渭堅持說:“就是葫蘆嘛?!?/p>
朋友有點急了:“是瓜!”
徐渭故意大聲說:“葫蘆,葫蘆,葫蘆!”
朋友也激動地說:“瓜,瓜,瓜!”跟徐渭打賭的朋友在一旁樂得合不攏嘴。
后來,徐渭寫文章冒犯了權(quán)貴,知府派捕快捉拿他,他得到消息跳墻就逃,跑到華嚴(yán)弄里,剛脫下長衫,正想喘口氣,捕快已到身后。徐渭急中生智,見面前豎著一塊泰山石敢當(dāng)?shù)氖?,他靈機(jī)一動,彎腰去讀碑,故意高聲念:“秦—川—右—取—堂?!?/p>
捕頭剛想上前盤問,一聽他把“泰山石敢當(dāng)”念成“秦川右取堂”,一下就愣住了,想:“這是個白字先生,怎么可能是徐渭?!毙煳妓餍曰剡^頭,用北方口音問道:“伙計,我想找個人,聽說這有條華嚴(yán)弄,在哪里呀?”捕快都沒見過徐渭,捕頭轉(zhuǎn)身對同伙說:“別跟他扯淡了,快追徐渭去吧!”
(伍先貴摘自《新商報》201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