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以詩為詞”對唐宋詞演進的意義

2015-09-29 07:48:18張美麗
文藝評論 2015年2期
關鍵詞:唐宋詞詞體革新

張美麗

“以詩為詞”對唐宋詞演進的意義

張美麗

文學是在改革和創(chuàng)新中向前演進和發(fā)展的。中國古代各種文體的演進史,常常是彼此分離與融合的歷史。一種新興的文體,從別的文體衍生分離而出后,既要確立自身獨立的文體特性,以區(qū)別于其他文體,又會不斷吸取融合其他文體的特點以求得新變與發(fā)展①。文人詞在晚唐五代成熟時起,就不斷吸取融合其他文體的特點,以求得新變與發(fā)展?!霸~與詩是關系最密切、溝通渠道最多的兩種文體。詩詞之間的相互影響與生發(fā),是中國韻文文體關系中的突出現(xiàn)象。而有著久遠歷史與豐富遺產(chǎn)的詩總是不斷對詞產(chǎn)生影響?!雹谔扑螘r期,詞人的詩人身份和詩歌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也使得詞人對詩歌的汲取成為填詞創(chuàng)作的一種常態(tài)。詞對詩的借鑒歷程貫穿于整個唐宋詞的發(fā)展、演進歷程之中。詞人借鑒詩的主要方式就是“以詩為詞”,即將詩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和一些成熟的表現(xiàn)手法移植于詞中。詞人正是通過對詩的借鑒實現(xiàn)了對詞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從而使詞在這種改革中不斷演進、發(fā)展,并形成了宋詞的全面繁榮,創(chuàng)造了宋詞發(fā)展史上一個又一個的輝煌。

“以詩為詞”是北宋時蘇軾的學生陳師道最早用來評論蘇軾詞的一個詞語,他在《后山詩話》中說:“退之以文為詩,子瞻以詩為詞”,“以詩為詞”也是北宋學人對蘇軾詞的一種較普遍的認知,蘇軾對此也是認同的。然而對其歷史功過與審美評價,在當時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對立意見,以陳師道和胡寅為代表,前者否定,后者肯定。而在當代學界基本上從肯定的角度來闡釋“以詩為詞”這個命題,以葉嘉瑩為代表。但是關于“以詩為詞”的內(nèi)涵問題,卻是學界爭論了很長時間的一個問題。雖然直到現(xiàn)在關于這個問題,學者們還有這樣那樣的不同看法,但基本已成定論、為學界所普遍接受、認可的是以王兆鵬和莫礪鋒為代表的一種觀點,即“以詩為詞”指以寫詩的態(tài)度來寫詞,將傳統(tǒng)認為屬于詩的題材入詞,且在一定程度上以寫詩的手法寫詞?!耙栽姙樵~”實質(zhì)上是對詞體的一種革新,這種革新既包括題材內(nèi)容的革新,也包括表現(xiàn)手法的革新,這正是“以詩為詞”的內(nèi)涵、本質(zhì)所在。

唐宋詞人“以詩為詞”,對詞體進行革新,唐宋詞在這種革新中不斷演進,其演進軌跡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晚唐五代:“以詩為詞”的濫觴,文人詞成熟期

晚唐五代時期,文人詞成熟,“花間鼻祖”溫庭筠詞以男歡女愛的內(nèi)容和客觀精美的詞風直接開啟了花間詞,而同為花間詞人的韋莊為花間詞注入了新鮮的生命和個性,其詞中具有了一定的詩的情思品味和審美質(zhì)素,“把自溫庭筠以來偏離了抒情述志軌道的詞又拉回到抒情詩的疆域”③,“使詞從徒供歌唱的、不具個性的艷曲,轉(zhuǎn)而為可供作者抒寫情意的極具個性的文學創(chuàng)作了。”④韋莊詞呈現(xiàn)出一定的以詩為詞的傾向,“韋莊所寫的歌辭,完全是主觀的,直抒胸臆……他可以拿詞這個形式寫自己的感情了,這已經(jīng)是詞的詩化的一個進展了?!雹蓓f莊詞因此成為后世文人“以詩為詞”的濫觴⑥。如韋莊詞中有抒發(fā)人生感慨的,其中寫得最好的是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的五首《菩薩蠻》。這五首詞是不可分割的一組,是韋莊入蜀后回憶當年舊游之作,詞中的抒情主人公,不是紅粉佳人,而是一位已屆暮年仍滯留他鄉(xiāng)的游子——詞人自我。詞中隱藏著深深的思念故鄉(xiāng)的情感,包含有濃重的主觀感情成分和自我身世經(jīng)歷的因素。清人譚獻評這幾首韋詞說:“亦填詞中古詩十九首,即以讀十九首心眼讀之”⑦,正說出了這個特點?,F(xiàn)代學者俞平伯先生、葉嘉瑩教授更進一步指出詞中除了包含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外,還包含著深厚的“故國之思”⑧。

韋莊之后,在李珣、孫光憲、馮延巳和李煜等五代詞人的筆下,“以詩為詞”的傾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李煜由南唐后主淪為階下囚的特殊人生經(jīng)歷,使他的詞中充滿了家國之思、亡國之痛,“以詩為詞”的傾向更為突出。如這首《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首詞是作者去世前不久寫的。整首詞的基調(diào)低沉悲愴,抒發(fā)了一個亡國之君無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是一支婉轉(zhuǎn)凄苦的哀歌。再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一首抒情詞,抒發(fā)了作者的故國之思,亡國之恨。其中既有他為失去曾經(jīng)擁有的王國、權(quán)力、榮華富貴、享樂生活而發(fā)的痛苦哀嘆,也包含了他對故國河山的深情懷戀和對自己享樂亡國的深切悔恨。這兩首詞表達的情感完全不同于花間詞人的普泛化、類型化情感,具有個性化的特點,是純粹的士大夫之詞,正如王國維所言:“詞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李煜完成了詞由“伶工之詞”到“士大夫之詞”的變革。

可見,伴隨著詞體的成熟,晚唐五代時期詞人“以詩為詞”、對詞體就開始了這種革新的嘗試,雖然這種嘗試是不自覺、無意識的行為。這個時期是“以詩為詞”的濫觴期。當然我們在這里所說的“以詩為詞”,它是對作為獨立文體的成熟的詞進行的一種改革和革新,在盛、中唐文人詞中,詞的體制還沒有真正成熟,詞的創(chuàng)作還沒有脫離詩的藩籬,他們的詞還談不上以詩為詞的問題。

二、北宋初至中葉:“以詩為詞”進一步發(fā)展,宋詞的發(fā)展期

北宋初期至中葉的幾十年時間里,詞人不同程度地“以詩為詞”,對詞體進行了革新。柳永后期詞多“羈旅窮愁之詞”(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藝苑雌黃》),而且“尤工于羈旅行役”(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羈旅之愁抒發(fā)的是士大夫的情感,詞中充滿一種生命之悲。如這首《傾杯》:

鶩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葦村山驛。何人月下臨風處,起一聲羌笛。離愁萬緒,聞岸草、切切蛩吟如織。

為憶。芳容別后,水遙山遠,何計憑鱗翼。想繡閣深沈,爭知憔悴損、天涯行客。峽云歸,高陽人散,寂寞狂蹤跡。望京國??漳繑?、遠峰凝碧。

詞中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抒發(fā)了一個身處封建社會下層士大夫在漂泊途中的悲哀、憂傷之情感。再如這首《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詞中將游子思鄉(xiāng)、仕途疲憊的感傷同懷才不遇的憤懣結(jié)合起來,表現(xiàn)了知識分子無可奈何的傷感和失落,用暮雨、霜風、關河和長江水等意象,營造出清秋蕭瑟而闊大的境界。上片和下片分別以“對”和“漸”為領字,領出后面的句子,寫出雨后江天的清秋日暮和秋色的凄厲,氣象雄渾遼闊。尤其是“霜風凄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三句,寫出了深秋日暮凄慘衰落的景象,境界闊大,雄渾蒼涼,具有唐人氣象。正如東坡先生所云“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侯鯖錄》卷七)。

除了柳永外,這個時期的詞人詞都呈現(xiàn)出一定的“以詩為詞”的創(chuàng)作傾向。如范仲淹的邊塞詞《漁家傲》抒寫了作者的邊關感慨、晏殊《珠玉詞》中不少作品滲透著對生活的理性沉思、歐陽修《朝中措·平山堂》等詞中抒發(fā)了作者自我獨特的人生體驗和心態(tài)、王安石在詞中注重抒發(fā)作者自己的性情懷抱,并使詞具有了一定的歷史感和現(xiàn)實感。如這兩首著名的懷古、詠史詞: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云龍。興王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后,誰與爭功。

——《浪淘沙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緒。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桂枝香·金陵懷古》

前一首通過對伊尹、呂尚兩位歷史人物因君臣際遇而建立豐功偉績的詠嘆,抒發(fā)了作者的懷才不遇之感。后一首通過對六朝歷史興亡的反思,表現(xiàn)對現(xiàn)實社會危機與矛盾的反思。這兩首詞不僅抒發(fā)了作者個人的情感,而且表達了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反思,開辟了用詞懷古、詠史的題材類型。

總之,以上這些詞都借鑒了詩的題材,都屬于“以詩為詞”的寫法。這種“以詩為詞”的革新手段,雖然很難說是作者自覺的革新,但都推動了詞的發(fā)展和演進,為北宋中后期詞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三、北宋中后期:“以詩為詞”的真正確立,宋詞的全面繁榮期

北宋中后期,蘇軾以文壇領袖的膽識和氣魄對晚唐五代和北宋以來的詞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革新,蘇軾改革、革新詞體的核心就是“以詩為詞”,而且這種革新是一種有意識的自覺行為。首先,蘇軾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⑨,“微詞宛轉(zhuǎn),蓋詩之裔”⑩。其次,蘇軾的“以詩為詞”,將傳統(tǒng)屬于詩的題材入詞,“東坡詞頗似老杜詩,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蘇詞題材內(nèi)容非常廣泛,他用詞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負,傾訴自己的人生感慨,敘述生活中的事件,抒寫作者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感受,描繪山川景色和農(nóng)村生活場景,表現(xiàn)親人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等等。在這些方面,他擴大了詞的題材內(nèi)容,如這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關于《罕哈冉惠傳》所反映出的宗教思想,歷來是學者們極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看法是:這部史詩的主題是反騰格里天神,宣揚佛教。這一看法,不僅見諸學界前賢的論文,而且也常見于各種關于蒙古文學史的專著。眾所周知,薩滿教的“騰格里天神”為蒙古史詩中的“早期成分”,而佛教為蒙古史詩中的“晚期成分”。

這是一首悼亡詞,表達的是對亡妻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沉的懷念。悼亡是詩中的一個重要題材,而用詞來悼亡,是蘇軾首創(chuàng)。因此蘇軾這首悼亡詞在擴大詞的表現(xiàn)題材、豐富詞的表現(xiàn)力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再如他的五首農(nóng)村詞《浣溪沙》,在詞史上第一次把農(nóng)村題材引入詞中,第一次在詞中出現(xiàn)了農(nóng)夫形象,比如《浣溪沙》第三首中的“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炒軟肌腸”這兩句,須發(fā)將白的老翁拄著藜杖,老眼迷離好象醉了,站在麥地里捋下新麥,準備搗成粉末來充饑。這些詞為晚唐五代和北宋以來的傳統(tǒng)詞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給傳統(tǒng)詞吹進了一股帶著泥土芳香的清新空氣,對詞的題材內(nèi)容的拓展具有重大意義。

另外,蘇軾以寫詩的手法寫詞,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中,蘇軾善于用題序,題序在詩中運用非常廣泛,主要用來記事,交待寫作的時間、地點和起因等,也就是交待寫作背景,而蘇軾將詩中的這一手法大膽地借鑒、運用到詞中來,并且用得很成功,比如著名的《水調(diào)歌頭》詞前有題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北侥曛星锕?jié)的晚上,心情不錯,喝了不少酒,醉了,醉意中非常想念六年沒見面的弟弟子由,于是寫下了這首中秋懷人詞。題序同樣起到了交待作者寫作背景的作用。典故和題序一樣在詩里應用得很廣泛,主要起代替和概括的作用,而蘇軾在詞中開始別出心裁地大量用典,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獵》詞中的“親射虎,看孫郎”,像三國時的孫權(quán)那樣去親自射虎等等。

蘇軾“以詩為詞”,把詩的內(nèi)在品格及其所蘊涵的文化信息向詞移植,加大了詞作內(nèi)涵的容量與厚重感,提高了詞的境界,進而打破了詩詞的界限,逐漸使詞擺脫了樂曲的附庸地位。與之相適應,詞風也就擺脫了“艷科”的藩籬,避俗而趨雅,大大提升了詞的地位和品位,“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胡寅《酒邊集序》和王灼《碧雞漫志》也有類似的評價:“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tài),擺脫綢繆宛轉(zhuǎn)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于是《花間》為皂隸,而柳氏為輿臺矣”,“東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碧K軾為宋詞的發(fā)展開辟出一條嶄新的道路,“蘇軾的以詩為詞未必旨在直接開創(chuàng)詞的豪放風格一路,但其對于雅趣和情感力度的追求,無疑使其詞風在傳統(tǒng)側(cè)艷軟媚之外別出一枝,將傳統(tǒng)士人在詩歌中表露出來的審美趣味在詞體中延續(xù)下來。從此以后,詞體形成了艷俗與風力并行的局面。”?

北宋中后期“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補之首先接受了蘇軾的詞學觀,并且在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也走的是蘇軾開辟的道路,是蘇軾詞風的追隨者,張爾田說:“學東坡必自無咎始”(《忍寒詞序》)、宋王灼說:“晁無咎、黃魯直皆學東坡,韻制得七八。”(《碧雞漫志》)北宋中后期,不僅是蘇軾一派的詞人在向著詩學傳統(tǒng)回歸,而且晏幾道、秦觀和周邦彥等歷來被認為是“本色”正宗的詞手,與蘇軾不同派的這些詞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著詩歌傳統(tǒng)的滲透和影響,在創(chuàng)作中呈現(xiàn)出鮮明的“以詩為詞”的特點。如晏幾道在《小山詞序》中自言其詞是“不獨敘其所懷,兼寫一時杯酒間聞見、所同游者意中事?!?黃庭堅《小山詞序》指出晏幾道詞“寓以詩人句法”的創(chuàng)作特點;張炎《詞源》說周邦彥詞“善于融化詩句”、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說周詞“多用唐人詩隱括入律”、沈義父《樂府指迷》說周詞“往往自唐宋諸賢詩句中來?!薄耙栽姙樵~在晏幾道、蘇軾、黃庭堅等手中,從一種個人化的創(chuàng)作行為而逐漸演變?yōu)橐环N集體行為,并由此上升為一種創(chuàng)作理論?!?至此“以詩為詞”的觀念最終確立,成為宋詞的主流發(fā)展趨向,并開創(chuàng)了宋詞全面繁榮的可喜局面,成為宋詞發(fā)展史上的第一個輝煌時期。

四、南宋:“以詩為詞”進一步深化,宋詞的又一繁榮期

宋室南渡以后,民族災難改變了詞人的生活和命運,文人士大夫救亡圖存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影響于文學創(chuàng)作,促使詞體觀念發(fā)生了大轉(zhuǎn)變,即由娛樂游戲轉(zhuǎn)向抒懷言志,蘇軾“以詩為詞”的革新精神在這個時期被進一步深化,《四庫提要》說:“(詞)至軾而又一變,如詩家之有韓愈,遂開南宋辛棄疾等一派?!边@個時期,從葉夢得、朱敦儒、張元干到辛棄疾以及辛派等詞人的詞,都大大突破了詩詞創(chuàng)作的題材、風格界限,以抒寫愛國之情為詞的主要內(nèi)容,詞風豪放,奏響了一個時代的最強音,詞與詩深度融合,形成了宋詞史上的又一個繁榮時期。

辛棄疾以“英雄之才,忠義之心,剛大之氣”寫詞,他的詞不只是一個詞人之詞,更是一個愛國志士的英雄之詞,正如他的門生范開為其詞集作序所云“公一世之豪,以氣節(jié)自負,以功業(yè)自許,方將斂藏其用以事清曠,果何意于歌詞哉?”如他在《滿江紅》中說:“鵬翼垂空,笑人世,蒼然無物。還九向,九重深處,玉階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西北?!痹凇顿R新郎》中寫道:“我最憐居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丛囀?,補天裂?!毙翖壖灿迷~來抒寫他氣壯山河的愛國情懷,盡顯主人公的英雄本色,比如他的這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點秋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詞從當年看劍、犒軍、閱兵、練武一系列壯舉中,展示了抗金部隊的軍容軍威,表達了作者的平生壯志。再如辛棄疾的這些英雄詞是作者一生冰雪肝膽的寫照,正如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所說:“稼軒詞仿佛魏武詩,自是有大本領、大作用人語?!毙翖壖病耙栽姙樵~”不僅題材廣泛,而且風格有以豪放為主而又多樣的特點。其詞中寫豪氣,出之以深婉之筆;抒柔情,又滲透著英雄的豪氣,悲壯中有婉約,豪氣中有纏綿,柔情中有剛勁,是稼軒詞風的獨特之處。正如劉克莊在《辛稼軒集序》中所言:“公所作大聲鏜鞳,小聲鏗鏘,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其秾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p>

辛派詞人張孝祥、陸游、陳亮和劉過等詞人的詞同辛棄疾詞一樣,以抗戰(zhàn)復仇的思想為詞的主要題材取向、以壯志未酬的幽憤為主要情感取向,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感和時代感。南宋后期辛派后勁劉克莊、陳人杰、劉辰翁和文天祥等詞人更是將詞作為抗爭社會的武器,詞中充滿了男子漢的英雄氣概,具有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詞中獨重女音和充滿女性陰柔美的格局,“以詩為詞”的傾向在這個時期進一步深化,成為南宋詞人創(chuàng)作的共同特點,并創(chuàng)造了宋詞發(fā)展史上的又一個輝煌時期。

綜上所述,“以詩為詞”對唐宋詞的演進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推動唐宋詞演進、繁榮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力量。一部唐宋詞史,就是一部借鑒詩進行革新的“以詩為詞”史,只是不同時期、不同作家“以詩為詞”,對詞體改革的程度、內(nèi)容有所不同而已?!耙栽姙樵~”不僅推動了唐宋詞的演進,而且在演進過程中提升了詞的地位。詞在晚唐五代到北宋相當長的時間里,被視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道”、“小技”,其地位與詩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經(jīng)過詞人的改革之后,詞被文人化與雅化,大大提升了詞的情思品味,并最終使詞成為與詩雙峰并峙的另一種文學樣式。

【作者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中文系(710100)】

①參見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總緒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10頁。

②余恕誠《中晚唐詩歌流派與晚唐五代詞風》,《文學評論》2009年第4期。

③莫勵鋒《論晚唐五代詞風的轉(zhuǎn)變—兼論韋莊在詞史上的地位》,《文學遺產(chǎn)》1989年第5期。

④⑤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2、76頁。

⑥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09頁。

⑦譚獻《復堂詞話卷六》,《詞話叢編》本,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3989頁。

⑧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頁。

⑨方智范《中國詞學批評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頁。

⑩蘇軾《蘇軾文集·祭張子野文》,孔凡禮點校,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943頁。

?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43頁。

?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蔣述卓等《宋代文藝理論集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1頁。

?彭玉平《唐宋語境中的“以詩為詞”》,《復旦學報》2009年第5期。

?黃庭堅《小山詞序·小山詞卷首》,《百家詞》,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96頁。

?彭玉平《唐宋語境中的“以詩為詞”》,《復旦學報》2009年第5期。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科研項目:“以詩為詞”與唐宋詞的演進(編號:2014YBRS026);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博士專項基金項目:北宋詞“以詩為詞”研究(編號:2014DS015)】

猜你喜歡
唐宋詞詞體革新
周克芹紀念:捍衛(wèi)與革新
四川文學(2020年10期)2020-02-06 01:21:16
復舊運轉(zhuǎn)
繼續(xù)努力,不斷革新
中國自行車(2018年7期)2018-08-14 01:52:32
淺談歐陽修詞的敘事特性
文教資料(2017年9期)2017-06-08 08:12:02
一部唐宋詞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論唐宋詞中的鶯聲
閱江學刊(2015年5期)2015-06-22 11:05:25
論唐宋詞中的傷春主題
唐宋詞舉要
全國新書目(2015年4期)2015-05-11 23:41:22
伝統(tǒng)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膽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
元祐詞壇的詞體特征論新探
邹平县| 阜阳市| 原阳县| 博罗县| 红原县| 宁津县| 九江县| 原平市| 巩义市| 卢湾区| 平山县| 宜黄县| 富民县| 高雄市| 东城区| 雅江县| 巩留县| 无极县| 临城县| 河北省| 城固县| 尖扎县| 红原县| 夏河县| 大埔县| 绍兴县| 军事| 阿坝县| 光山县| 闽侯县| 靖江市| 岫岩| 涡阳县| 泸水县| 达拉特旗| 南充市| 吉木萨尔县| 三河市| 衢州市| 徐州市|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