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明
[摘要]在艱難的長征路上,朱德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一起,領導戰(zhàn)勝國民黨大小軍閥的圍追堵截、糾正黨內王明的“左”傾錯誤以及反對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陰謀,最終實現了黨中央和紅軍落腳陜甘的目標。這里僅就紅軍總司令朱德在長征中的杰出貢獻加以論述。
[關鍵詞]朱德長征“左”傾遵義張國燾
一、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
由于受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的影響,中央紅軍不得不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長征初期又由于從進攻中的冒險主義變成退卻中的逃跑主義,使主力紅軍遭到重大的損失。在這緊急關頭,為總結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經驗教訓,解決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路線問題,召開了遵義會議。
朱德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軍總司令的身份參加了會議。當博古在關于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總結報告中極力強調客觀原因,為王明“左”傾錯誤辯護時,朱德和王稼祥、周恩來、彭德懷、劉少奇、李富春等一道立場鮮明地批評了“左”傾冒險主義在第五次反“圍剿”時的錯誤領導,支持毛澤東的正確意見,要求毛澤東出來領導。正是由于朱德等人的大力支持,在遵義會議上毛澤東被推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和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才得以結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才得以確立,從而使遵義會議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成為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朱德之所以支持毛澤東出來領導黨和指揮紅軍,是因為從井岡山時期就同毛澤東并肩戰(zhàn)斗,十分欣賞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才能。八七會議后,全國各地爆發(fā)的眾多暴動大都失敗,唯獨毛澤東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獨創(chuàng)出一條向農村進軍的道路,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建立起中國革命的第一個根據地,使武裝斗爭的紅旗高高飄揚在湘贛邊界。正因如此,朱德、陳毅在領導湘南暴動之后,在強敵緊追的情況下毅然向井岡山靠攏,從此開始了“朱毛”結合。此后,無論是紅軍在井岡山的三次反“會剿”,還是游擊贛南、閩西的大小戰(zhàn)斗,一直到反對蔣介石發(fā)動的對中央根據地第三次“圍剿”,毛澤東和朱德都共同領導紅軍化險為夷,以弱勝強,使紅軍聲威大振。反之,正是因為王明“左”傾教條主義排擠了毛澤東對紅軍的正確領導,拆散了“朱毛合作”,才使得第五次反“圍剿”失利,最后不得不離開根據地進行長征。正反兩方面的事實證明,軍事指揮的正確與否是這樣明顯地導致戰(zhàn)爭勝負的不同結果。朱德對這一點的體會是相當深刻的。他和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等在遵義會議之前就深刻認識到支持毛澤東重新出來領導黨和紅軍是多么迫切。
二、揮師黔滇川
遵義會議結束后不久,又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負責長征的軍事指揮工作。在遵義會議后的四渡赤水和進軍黔、滇、川的戰(zhàn)斗中,他們率領紅軍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耆珨[脫了長征初期那種處處被動挨打的困境,使黨和紅軍從危難中解救出來。
形勢危急,毛澤東、朱德等經過研究,對紅軍進行輕裝和整編,精簡機關,扔掉笨重的行李和輜重,大大地提高了部隊行軍作戰(zhàn)的靈活性和應付各種復雜局面的能力,使紅軍內部的情況有了根本好轉。但是,就整個形勢來看,敵情仍然十分嚴重,蔣介石調集了嫡系部隊和湘、桂、川、黔、滇5省敵軍共150多個團、40余萬兵力合圍中央紅軍。其中,薛岳部的周渾元、吳奇?zhèn)蓚€縱隊8個師從江西、湖南追到遵義西南的修文、黔西地區(qū);湘敵何健部的4個師已迫近遵義東南的烏江沿岸、思南一帶;川敵劉湘部的10多個旅沿遵義北面的長江布防,嚴防紅軍入川;桂軍3個師已進入貴州南部都勻;黔軍王家烈部4個師已向遵義急進;滇軍龍云部3個旅也進入貴州西部畢節(jié)地區(qū),向遵義形成合圍之勢。很顯然,中央紅軍面臨的局勢是嚴峻的,如不擺脫這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后果將不堪設想。
在這緊急關頭,遵義會議打算在黔北建立根據地的計劃已無實現可能,毛澤東、朱德等決定由遵義地區(qū)北上,擬在四川瀘州上游的蘭田壩、大渡河、江安一線北渡長江,建立川西北根據地。但是,當1月24日先頭紅軍占領川、黔邊境的土城圩時,四川敵軍兩個旅從綦江南面的東勝、溫水追來。28日,中央紅軍集中主力準備殲敵于土城附近青崗坡地區(qū),但未奏效。29日,朱德發(fā)布一渡赤水河的電令,命令中央紅軍各路部隊組成左、中、右三路縱隊,分別從元厚(猿猴場)、土城地區(qū)渡過赤水河,向川南的敘永、古藺前進。這時。四川敵軍郭勛祺等7個旅在川、黔邊境對我紅軍進行圍堵,并加強了沿長江兩岸的防御。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當機立斷,決定暫緩執(zhí)行北渡長江的計劃,改在川、黔、滇邊區(qū)機動作戰(zhàn)與創(chuàng)造新蘇區(qū)。2月6日,朱德再次命令中央紅軍第一、第三軍團向云南的威信(扎西)靠近,以便迅速集中,便于機動。這種根據情況隨機應變的決策,是非常必要的。如不改變策略依然北上就敵,我中央紅軍不但北渡長江的目的不能達到,還勢必鉆進敵軍布下的羅網,遭到重大的損失。
正當各路敵軍向扎西迫進時,毛澤東、朱德等又率領紅軍突然掉頭東進,向敵人兵力薄弱的貴州北部桐梓、遵義地區(qū)前進。2月18日,紅軍從太平渡、順江場、悅來場、林灘等地向東第二次渡過赤水河,并于26日在婁山關及其以南地區(qū)擊破黔敵王家烈部的阻攔,于28日再占遵義城。接著,紅軍乘勝在遵義城以南擊破敵軍吳奇?zhèn)ゲ績蓚€師的進攻,俘敵3000余人,取得了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打擊了敵軍的氣焰,鼓了紅軍的士氣。
二占遵義后,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為了打亂敵人的部署,于3月16日又指揮紅軍由茅臺及其附近向西第三次渡過赤水河。這時,敵軍以為紅軍又要北渡長江,紛紛向川南布防阻攔。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再次命令紅軍于3月21日經二郎灘、太平渡、林灘一帶第四次渡過赤水河,揮師南下,渡過烏江,直逼貴陽,嚇得在貴陽坐鎮(zhèn)督剿紅軍的蔣介石慌忙調兵前來“保駕”。但是,毛澤東、朱德等只以小部兵力在貴陽虛晃一槍,紅軍主力卻從貴陽、龍里之間挺進云南,進逼昆明,然后又乘虛北上,于5月9日全部渡過金沙江,進入四川。至此,中央紅軍在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等領導下,終于擺脫了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zhàn)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endprint
三、反分裂斗爭
1935年6月14日,中央紅軍在四川懋功,與來自川陜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會合。不久,就紅一、紅四方面軍今后的行動方向開展討論,接連召開了兩河口會議、沙窩會議和毛兒蓋會議,統一了認識。會后,紅一、紅四方面軍混合編隊分左右兩路共同北上,朱德兼左路軍總指揮,張國燾兼總政委,劉伯承為總參謀長。朱德、劉伯承來到左路軍后,按照毛兒蓋會議的決定,積極部署部隊的北進行動。但是,張國燾對北進行動很不積極,總是強調北進情況不明,草地難以過去,朱德一方面要劉伯承盡快制訂作戰(zhàn)計劃,一方面耐心地向張國燾做說服工作。張國燾對朱德的勸說十分不滿,有時甚至以黨內元老的傲慢態(tài)度蔑視朱德的意見,朱德只得忍辱負重,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始終堅持維護黨中央的正確立場,盡最大耐心團結張國燾和左路軍廣大指戰(zhàn)員。朱德、劉伯承再三向張國燾說明敵我態(tài)勢,指出左路軍必須迅速北進,跟上右路軍,否則形勢十分不利,張國燾只好同意朱德、劉伯承的意見,左路軍于8月15日從卓克基出發(fā),經過草地向阿壩前進。
到達阿壩后,按照原定計劃左路軍應向右路軍靠攏,共同北上。但張國燾又一次反對北上,重彈全軍應該南下的老調。不僅如此,他還命令已經渡河到達墨洼的先頭部隊紅五軍團重新渡河返回阿壩。這時,朱德再次對張國燾說:“北上是中央經過幾次討論后定了的,我們怎好又推翻呢?現在中央和一方面軍已經走出了草地,我們又怎么能令他們返回呢?”張國燾不僅不聽朱德的意見,相反竟電令身在右路軍的前敵總指揮部政委陳昌浩,要他挾持黨中央和右路軍南下,“若執(zhí)迷不悟,堅持北進,則以武力解決之”。
9月12日,黨中央在四川、甘肅邊界的俄界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一致同意毛澤東作的《關于與四方面軍領導者的爭論及今后戰(zhàn)略方針》報告,通過了《關于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報告和決定公開批判張國燾分裂紅軍,反對北上的錯誤,但黨中央決定仍給他改正錯誤的機會,并且將《決定》只發(fā)到中央委員,沒有向全黨公布。
但是,張國燾根本不接受黨對他的教育,繼續(xù)一意孤行,他在阿壩召開了中央川康省委擴大會議,同黨中央的俄界會議唱對臺戲,通過所謂《阿壩會議決議》,污蔑黨中央北上抗日是“機會主義”“右傾逃跑主義”,南下則是“進攻路線”,揚言要對“經過斗爭和教育仍不轉變的分子”給以“紀律度裁”等。在這次會上,張國燾策動一些不明真相的干部向朱德圍攻和起哄,要朱德“同毛澤東向北逃跑的錯誤劃清界限”,并當眾表態(tài)“反對毛澤東、周恩來他們北上抗日的決議”。
對于張國燾策動的圍攻起哄,朱德大義凜然。鎮(zhèn)定自若,他告訴大家:“中央決定北上抗日是正確的?,F在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我國的東三省。我們紅軍在這民族危亡的關頭,應該擔當起抗日救國的重任?!敝斓聡勒赋觯骸拔沂莻€共產黨員。參加了中央的會議,舉手贊成這一決定,我不能出爾反爾,反對中央的決定,我和毛澤東同志從井岡山會師以來就在一起,他挽救了黨和紅軍的命運。我是完全信得過他的。人家都叫‘朱毛、朱毛,我朱德怎么能反毛澤東?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我不能反對遵義會議的決定?!弊詈?,朱德再次聲明:“中央北上抗日的決定是正確的,我決不會反對。”
張國燾在大會上沒有壓服朱德。又召開小會進行圍攻。朱德總是臨大節(jié)而不辱,針鋒相對地與張國燾斗爭。當張國燾污蔑毛澤東、周恩來北上時“把倉庫的槍支、彈藥、糧食,還有一些傷員,統統放火燒了”,朱德立即反駁說:“這純粹是謠言!從井岡山開始,毛澤東同志就主張官兵平等,不準打人罵人,優(yōu)待俘虜,紅軍的俘虜政策就是他親自訂的,對俘虜還要優(yōu)待,怎么燒死自己的傷員?過草地干糧不夠,動員大家吃野菜,怎么會把糧食燒掉?這些無中生有的謠言,是別有用心的人制造出來的!”
10月5日,張國燾經過一番策劃,在四川馬爾康東南的卓木碉非法另立“中共中央”,自封“主席”,并強行將朱德、劉伯承等人拉入。對于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另立中央的罪行,朱德、劉伯承等表示堅決反對。他們堅持全黨只有一個黨中央,就是毛澤東領導的黨中央,絕不能有兩個中央。當張國燾強迫朱德公開反對中共中央,斷絕和毛澤東的一切關系,朱德義正詞嚴地說:“你可以把我劈成兩半,但是你絕對割不斷我和毛澤東的關系!”他不但嚴詞拒絕,而且耐心地宣傳中央的正確主張,表現了堅定的政治原則性。
四、爭取會師
1935年10月,張國燾不顧朱德、劉伯承等的反對,命令部隊南下,且肆無忌憚地打擊迫害朱德總司令。據當時在朱德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從此以后,張國燾對總司令的蓄意刁難和政治迫害愈演愈烈了。他們采取種種卑鄙手段,攻擊和排擠朱總司令,對朱總司令封鎖消息,文件不讓看,會議不讓參加,事務不讓過問,甚至連行動也受到限制。有一段時間,他們實際上把朱總司令變相撤了職”。朱德的夫人康克清也回憶說:“張國燾手段很惡劣,組織人員公開斗爭朱總司令,暗中還懷有殺機,朱總很沉著,任你怎么斗、怎樣罵,他總是一言不發(fā),像‘不沉的航空母艦。等到對方斗完、罵完,他才不慌不忙地同他們講道理,他反復說明,北上我是舉過手的,這個路線是正確的,不能同意南下,不能再舉手。我不能反對毛澤東同志,我只能服從一個黨中央。無論他們斗爭怎么兇,朱總始終堅持原則不讓步。有人說,你想北上那你就走吧,朱總說:‘我不能走,黨的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我是黨派來的,你們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當時我要求派我去找黨中央,朱總說不能去,因為一離開部隊,就很可能被殺害。”
張國燾夢想建立川康根據地的計劃并沒有實現,相反,在南下過程中卻使部隊遭到重大損失,被迫向西康西北部轉移。這時,左路紅軍已損失過半,由南下時的45個團約8萬人減少到28個團4萬多人。相反,1935年11月,黨中央和毛澤東率領右路軍紅一、紅三軍勝利到達陜北;12月25日,黨中央政治局又在瓦窯堡召開會議,作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正確決策。
1936年4月底,原來戰(zhàn)斗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由任弼時、賀龍、關向應等領導的紅二、紅六軍團經過艱苦轉戰(zhàn),也于6、7月間到達甘孜,和紅四方面軍會合。他們的到來大大加強了反對張國燾的力量。在兩軍會合的大會上,朱德高興地向廣大指戰(zhàn)員發(fā)表了講話,對二、六軍團表示熱烈的歡迎,朱德指出:來到這里不是目的,目的是繼續(xù)北上,與陜北的黨中央勝利會合。隨后,在甘孜召開會議,朱德、賀龍等嚴厲批評了張國燾另立中央、分裂黨和紅軍的錯誤及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決定兩軍會合后共同北上。張國燾感到處境孤立,只好勉強同意放棄西進計劃,同意北上與黨中央會合。
甘孜會議后,兩軍出發(fā)北上向甘肅南部前進,朱德先是指示賀龍以向紅二、紅六軍團介紹過草地的經驗為由,將原紅一方面軍第三十二軍從紅四方面軍要了過來,接著按照中央軍委的命令把紅三十二軍同紅二、紅六軍一起編成紅二方面軍。這時,黨中央為了迎接紅二、紅四方面軍北上,命令彭德懷、左權等率領紅一方面軍西征部隊前來接應。但是,張國燾被迫同意北上,并不是到陜北同黨中央會合,只是想到甘南稍作休整后向青海、甘北退卻。這時,朱德再次同張國燾展開了斗爭,他就如何與紅一方面軍的接應部隊會合等問題整整商議了兩天兩晚,指出張國燾的西進青海主張是違背黨中央的批示的,敵軍正在我兩大紅軍之間,如果我軍不合力夾擊,必然使接應的部隊遭到危險。但毫無結果。
9月18日,紅二、紅四方面軍再次在甘肅岷州的三十里堡召開西北局會議,張國燾再次提出西進青海的錯誤主張,朱德、任弼時等堅決加以反對,就連過去跟著張國燾跑的陳昌浩也擁護北上與黨中央會合的決定,使張國燾處境空前孤立。會后,朱德等即積極準備北上,張國燾卻跑到漳縣紅四方面軍前敵指揮部召開干部會議,利用大家還不了解岷州會議精神的機會,煽動欺騙部隊西進。9月21日,朱德在北上途中,收到了張國燾要部隊停止北上改向西進的電報,立即復電反對。同時,朱德直接向黨中央發(fā)電,報告了張國燾推翻岷州會議決定和西進青海的反黨活動。
黨中央接到朱德的電報后,于9月27日再次電令張國燾停止西進,要紅二、紅四方面軍按原計劃繼續(xù)北上,張國燾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被迫同意北上。1936年10月,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至此,三大紅軍主力的長征活動宣告結束。朱德、任弼時、賀龍、劉伯承等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與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斗爭取得了勝利?!?/p>
責任編輯彭月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