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河
親愛的兄弟,每個人都渴望交往,渴望被愛和關(guān)注,渴望有地方傾吐心聲,侏儒也一樣??墒且粋€待在宮中的侏儒是注定得不到這些的。在這兒,侏儒就是插科打諢供人取樂的一種生物。人們看侏儒就像看一個會說話的猴子。誰會去聽一個猴子說心里話呢。親愛的兄弟,說這些,我是想告訴你,你對我是多么重要啊,一想到你,我就不再感到孤單和孤獨(dú)了。我的雙胞胎兄弟,不管你在哪里,我知道我們的心是同樣跳動著。親愛的兄弟,有許多話我是不能對別人說的,說了會招來殺身之禍??墒?,對你說就沒問題,我不用擔(dān)心你會出賣我。
親愛的兄弟,我不知道人們是如何想像宮廷的。你能告訴我,你是如何想像宮廷的嗎?是不是美女如云,酒池肉林,山珍海味,綾羅綢緞?對,沒錯,可這只是表象。那么,什么是本質(zhì)呢?我告訴你吧,兇險。這里是世界上最為兇險的地方。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可能腦袋就搬家了。而對與錯,由誰來決定呢,當(dāng)然是國君了。國君16歲,是個胖子。他主宰一切。他喜歡玩彈弓。他拿彈弓打鳥,有的鳥落在很高的樹枝上,他打不著,于是下令將全國高大的樹都砍了。我想,你雖然在偏僻的鄉(xiāng)村,但你那兒的大樹肯定也遭了殃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國君為了有充足的彈丸供他打彈弓,就下令全國人民放下農(nóng)活不干,為他造彈丸。兄弟,你也造過這樣彈丸吧。聽說許多地方為趕造彈丸,任憑莊稼爛在地里。不收莊稼,來年會餓死,但不造彈丸,當(dāng)下就會被打死。宮廷中彈丸堆積如山,國君每天不吃不睡,不停地打,幾輩子也打不完。各地還在源源不斷地送來彈丸。后來,國君已經(jīng)不滿足于打鳥了,打人給他帶來更大的快樂。他用彈弓打?qū)m女,打瞎了蘿的一只眼睛,打掉了蘭的兩顆門牙,打得梅頭破血流。還有兩個宮女,竹和菊,因為躲避,被他殺掉了。看誰還敢躲!現(xiàn)在國君拿起彈弓,沒有一個宮女敢躲。即使兩股戰(zhàn)栗,落顏變色,也不敢移動半步。這樣打了幾次,國君又覺得沒勁了。前天上朝,國君拎著彈弓。大臣奏事時,他用彈弓瞄準(zhǔn)一個老臣,嗖——,一個彈丸呼嘯而去,老臣額頭中彈,眼冒金星,頓時倒地。朝堂大亂。國君哈哈大笑。國君的笑聲沖破屋頂,驚起一群正在休息的鴿子。國君笑過之后,又拿起彈弓,嗖嗖嗖,又是幾顆彈丸飛出,又有幾個大臣中彈。這時候,估計大臣們都恨不得變成侏儒。侏儒目標(biāo)小,不容易被彈弓打中。兄弟,我沒在朝堂上,但我能想像到朝堂上的混亂。退朝時,大臣們一個個狼狽不堪,灰頭土臉,全無威儀可言。國君真是越來越荒唐了。身為宰相兼大將軍的趙盾,決定向國君進(jìn)諫。
親愛的兄弟,我給你說說趙盾這個人吧。趙盾是趙衰的兒子。趙衰,我估計你更不了解了。趙衰是輔佐前國君重耳的大臣,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趙衰一直跟隨左右,共過患難,立過大功。狄國有兩姐妹是公認(rèn)的美人,重耳娶了妹妹叔季,趙衰娶了姐姐叔隗。按親戚關(guān)系,趙衰是重耳的姐夫。重耳后來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趙衰。這時趙衰又成了重耳的女婿。兄弟,你說說趙衰與重耳的關(guān)系是不是很鐵。趙盾作為趙衰的兒子,襄公時就當(dāng)了宰相和大將軍。襄公死的時候,趙盾是顧命大臣。那時候,現(xiàn)在的國君——他叫夷皋——還在襁褓之中。襁褓中的嬰兒如何管理國家,所以趙盾攝政十四年,今年初還政給國君。趙盾這個人,不知是攝政時間太長,還是天生如此,身上有一種可怕的威嚴(yán)。無論多么喧鬧的場所,只要他一出現(xiàn),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說他爹是冬天的太陽,他是夏天的太陽。冬天的太陽讓人感到溫暖親切,夏天有太陽讓人感到威力無窮。這就是趙盾,連我們這些伶人都怕他。我,一個侏儒,裝瘋賣傻,胡說八道,人們從不計較,但在他面前,我也有點發(fā)憷。他毫無幽默感,過于嚴(yán)肅了。他攝政的時候,有一次我對他唱:
攝政王,攝政王
十八國,都怕你。
攝政王,攝政王,
這世上,你怕誰。
他盯著我看了半天,說,人都說侏儒愛說實話,那你說說我怕誰。我說,是我先問你,你應(yīng)該先回答我。他說,我不知道我怕誰,如果你知道,請告訴我。我說,你心里很清楚,還用問我。他說,說說何妨。我說那你可不許怪罪我。他說,我不怪罪你,說吧。我說,你怕國君。他馬上轉(zhuǎn)身而去。顯然被我說中了。他許多天悒悒不樂,頭上頂著一塊烏云。后來他將權(quán)力交給國君,頭頂上的烏云才散去。我不知道他交出權(quán)力是否與我說的話有關(guān),但我清楚地知道,他必定怕國君。我經(jīng)常陪國君玩,知道國君頑劣成性,天不怕地不怕。一個老成持重的大臣,必然會怕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國君。
趙盾求見的時候,國君正與我們幾個伶人在后花園玩捉迷藏。國君想都沒想,就對通稟的太監(jiān)說不見。過了一個時辰,又有太監(jiān)通稟趙盾求見,國君大發(fā)雷霆,吼道,要我說多少遍,不見不見不見。這時捉迷藏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國君正在享受宮女的按摩。他一腳踢翻凳子,趕走宮女,氣咻咻地踱來踱去。趙盾一直站在門外倒也罷了,竟然讓太監(jiān)三次通稟,這不是逼他是什么。國君知道趙盾要說什么。不就是那些大道理嗎?不就是彈弓嗎?這些還用他說。我有些看不下去了,于是我唱道:
國君大,宰相小,
宰相大,國君小,
宰相要見國君,
國君不見宰相。
親愛的兄弟,當(dāng)侏儒的好處至少有一點,那就是可以說真話。別人說真話,會被砍頭,侏儒不會。國君問我,到底是國君大,還是宰相大。我說,論權(quán)力,國君大,論年齡,宰相大。我的話沒毛病,國君抓不住把柄。我想說的是,趙盾那么大年紀(jì),當(dāng)國君的父親都綽綽有余,對父輩老臣不應(yīng)該這么無理,即使身為國君。但一個侏儒的話會有什么力量呢,國君仍然拒見趙盾。據(jù)說趙盾又在門外站了很久,直到天黑下來才回去。
權(quán)力真是可怕,能讓人變成瘋子,也能讓人變成傻子,或者讓人變得既瘋又傻。國君就正在變得既瘋又傻,而不自知。他認(rèn)為自己至高無上,生殺預(yù)奪,全在他一念之間。他大概從來沒想過,如果他不是國君會怎樣。親愛的兄弟,不要以為國君是天生的,沒有誰天生就是國君。只有當(dāng)上國君,才是國君。國君如果沒當(dāng)上國君,他不過是一個名叫夷皋的小子而已。他想見宰相,恐怕不易。哪還有他拒見宰相之事。朝中上點年紀(jì)的大臣都知道,夷皋當(dāng)初差一點沒當(dāng)上國君。
前邊我說過,襄公死的時候,夷皋還在襁褓之中。雖然襄公托孤與趙盾,但朝中大臣都認(rèn)為讓一個嬰兒當(dāng)國君,不利于晉國的霸業(yè)。晉國西有強(qiáng)秦,南有強(qiáng)楚,東邊齊國也不容小覷。宋、衛(wèi)、鄭等小國名義上歸順,其實離心離德。這時候,一個成年人當(dāng)國君對國家更有利。趙盾也是這樣認(rèn)為的。他決定以國事為重,請襄公的弟弟當(dāng)國君。襄公有兩個同父異母弟弟,雍和樂。雍的舅舅是秦國國君,樂的舅舅是陳國國君。雍在秦國,樂在陳國。趙盾讓大臣先蔑、士會去秦國迎雍。另外有大臣去陳國迎樂。趙盾哪能容許別人和他作對,派人在路上將樂殺了。秦國國君希望雍當(dāng)晉國國君,這樣秦晉就自然而然成為盟友。與晉結(jié)盟,秦就無東顧之憂了。秦國非常重視這件事,派一支大軍護(hù)送雍回國,免得生變。但還是生變了。襄公的夫人穆姬聽說趙盾和大臣們不打算執(zhí)行先君遺囑,要舍棄夷皋,另立國君,就抱著夷皋天天到朝堂上哭訴。她作為君夫人,赫赫威儀仍在。她邊哭邊罵,一個個大臣都不敢面對她。國君剛死,尸骨未寒,你們就要造反,你們的良心都讓狗吃了嗎?先王有靈,他的靈難道讓你們欺負(fù)孤兒寡母嗎?人在做,天在看,你們就不怕報應(yīng)嗎?晉國是誰家的晉國,我們家的,還是你們家的。等等。她是一個厲害的女人,大臣們都怕她。對一般大臣來說,誰當(dāng)國君都一樣。趙盾是宰相兼大將軍,他們都聽趙盾的。君夫人哭了幾天,也看出了那些大臣都是慫包,主事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趙盾。于是她抱上兒子到趙盾家里哭訴。這下趙盾躲無可躲,只得面對君夫人了。君夫人問趙盾還記得國君臨終所托嗎?這個孩子有出息了,是你的功勞,這個孩子若不成才,我在地下也會怨你的。國君言猶在耳,你就要背叛他嗎?趙盾有些怕這個女人。他說我也是為國家考慮,國家多難,立君宜長。再說了,夷皋是個娃娃,怎能挑起這副千鈞重?fù)?dān)。君夫人一句話就將他堵回去了。夷皋是個娃娃,不是還有你們一班文臣武將嗎?你是宰相,又是大將軍,你難道不能挑起這副擔(dān)子?這明擺著是讓趙盾攝政。仿佛當(dāng)頭棒喝,趙盾被這個叫做權(quán)力的東西砸暈了。他改變了主意,決定立夷皋為國君。為此不惜得罪秦國。兄弟,你看,若當(dāng)初趙盾不改主意,雍就是國君,夷皋呢,不過是個無名小子而已。那時候,夷皋的命運(yùn)攥在趙盾手里。如今,夷皋親政,趙盾的命運(yùn)攥在夷皋手里。反過來了,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親愛的兄弟,我記得我說過國君越來越荒唐了,我不知道我為什么要用荒唐這個詞,可能是我在宮廷中生活得太久了,潛移默化中認(rèn)為權(quán)力對某些人物具有赦免作用吧。其實,用殘忍、瘋狂、愚蠢這些詞語來形容國君才是恰當(dāng)?shù)摹>湍媒裉斓氖聛碚f吧,他因為廚師沒將熊掌燒熟,就將廚師給殺了。他甚至不給廚師解釋的機(jī)會。廚師說熊掌八分熟最有營養(yǎng)。國君哪里聽得進(jìn)去,一劍就將廚師殺死了。兄弟,這就是宮廷,人命一錢不值。死了就死了。權(quán)力就像一頭怪獸,會吃人的。國君命令宮女將尸體塞進(jìn)筐子里,抬出去扔掉。廚師是個大塊頭,筐子太小,裝不下,只好讓廚師的手露在外面。她們從大殿經(jīng)過時,等待上朝的趙盾看到筐子里露出的手臂,叫住宮女。打開筐子,他看到被殺的廚師眼睛還在瞪著,死不瞑目。趙盾問廚師因何而死,宮女們支吾半天,看不說實話難以脫身,就如實說了。趙盾一時沖動,不待通稟,就闖進(jìn)宮去見國君。國君看到趙盾并不感到驚訝,冷冷地看著趙盾,問什么事讓你如此失禮,不待召喚就進(jìn)來?趙盾說,因為熊掌沒燒熟就殺人,傳揚(yáng)出去有損國君形象。國君問,說完了嗎?趙盾又說,昨天國君無緣無故用彈弓射大臣,有失體統(tǒng)。國君又問,說完了嗎?趙盾還要說什么,話還沒出口,國君又問,說完了嗎?這明擺著極不耐煩,不想聽他再說下去。趙盾張著嘴,活生生地把要出口的話咽了回去。國君在氣勢上壓倒了趙盾。國君說,朝中除了你,沒有人敢對我說三道四,你以為你是宰相,大將軍,了不起,我告訴你,我只要伸出一個手指頭,就能把你捻死,你信不信?趙盾沒想到國君會如此赤裸裸地威脅他。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木然地站在那兒,進(jìn)也不是,退也不是。國君戳著趙盾的額頭,說走著瞧吧。趙盾臉色蒼白,退了出去。他魂不附體,走路都走不好,出門時差點摔跤。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兄弟,你看,趙盾也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可這“之上的一人”幾乎將他壓成齏粉。趙盾走后,我對國君唱道:
國君要玩火,
宰相不讓玩,
國君生氣了,
宰相嚇跑了。
國君看我一眼,沒理會我。我不知道他是否會明白我所說的玩火指的是什么。兄弟,你想想,他雖然是國君,但畢竟還年輕,不諳世事,和一個攝政十幾年、手握兵權(quán)的宰相過不去,不是玩火是什么。我不知道國君是怎么想的,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他的內(nèi)心世界很難捉摸。接下來國君做的事卻讓我看到了他的狠與蠢。他要除掉趙盾。可能是忌憚趙盾的地位、權(quán)威和勢力,他沒走正常程序,而是派大內(nèi)高手菊幾去刺殺趙盾。國君殺大臣,采取這種手段還是比較少見的。兄弟,我給你說說菊幾的武功吧。首先是輕功,據(jù)說他踏雪無痕,能在雞蛋上跳舞;再說劍術(shù),他有一把寶劍,名為閃電,說的是他出手如電,你看不到劍,只看到一道光,命就沒了;還有他的身手,敏捷如猿猴,攀爬躥躍,罕有其匹。他有一個綽號,叫影子殺手。他取人性命,只是剎那間的事,因而無人見過他的真面目,最多只是看到一個影子。他出道以來從未失過手。這次他很重視。夜里潛入趙府,伺機(jī)下手。黎明前,天還一團(tuán)漆黑,趙盾就起床,穿戴整齊,準(zhǔn)備上朝。車夫已備好了車。大人,天還太早,宮門還沒開呢,車夫說。趙盾也意識到起得太早了,他說,那就等等吧。他也不回屋,而是恭敬地站在門廊下,等著上朝。這一切菊幾都看在眼里。一個人在家時還能如此恭謹(jǐn),實在難得。難怪趙盾在民間口碑很好,他的確是謀國之臣,難道我的劍要?dú)⑺酪粋€為國為民的大臣嗎?菊幾對他的使命產(chǎn)生了懷疑。殺一個好大臣不祥,可菊幾答應(yīng)過國君刺殺趙盾,違背自己的諾言,在他也是從未有過的。他作人的第一準(zhǔn)則就是守信。菊幾從趙府出來,在街頭徘徊,不知何去何從。他看到一個掃大街的老頭,上前請教問題。他說,老人家,如果一個人殺了一個好大臣,他該怎樣。老人說該死。他又問,如果一個人違背了他對國君的承諾,他該怎樣。老人說該死。菊幾謝過老人,說領(lǐng)教了,我就是那個該死的人。他向老人家說了他的兩難境遇,然后在大槐樹下自刎而死。
國君在王宮中等待菊幾回來復(fù)命,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派侍衛(wèi)去打聽,帶回來的卻是菊幾大槐樹下自刎的消息。國君氣得渾身發(fā)抖,將手中的玉佩摔得粉碎。這塊玉佩他是準(zhǔn)備賞賜給菊幾的,現(xiàn)在用不著了。刺殺失敗,并沒有讓國君罷手。只過了半天時間,國君就又出招了。他派人去請趙盾,說要君臣共餐。國君賜宴,趙盾沒有理由不來。國君埋伏了二十名刀斧手在幕后,等待著趙盾到來,準(zhǔn)備將趙盾剁成肉醬。趙盾沒想到國君這么快就要對他下手。他可能認(rèn)為國君只是個不懂事的孩子,說說狠話,嚇唬嚇唬他而已。他已還政于國君,決心做一個忠臣,國君沒必要?dú)⑺?。他自認(rèn)為對國家有用,國君還離不開他。當(dāng)然,他想錯了。這說明他還不了解國君。趙盾坐著馬車來赴宴,沒帶任何護(hù)衛(wèi)。趙盾毫無防備地入宴。
為趙盾趕車的是提彌明。親愛的兄弟,我給你說說這個提彌明吧。他是個愛開玩笑的家伙,總是喜歡取笑別人。我認(rèn)識他可不是一天半天了,他每次見到我都要捉弄我。他像老鷹抓小雞一樣抓住我,將我拋到空中,再接住。我很害怕,每次都尖叫,我越叫他越開心。所以一見到他,我就跑,可沒有一次能擺脫他。你想想,我是一個侏儒,而他則是男子中身手極為矯健的,據(jù)說他能追上奔馬。這天,我到后廚轉(zhuǎn)悠,看到他正在啃一個雞腿,我拔腿就跑,希望他沒看到我。但聽身后一陣風(fēng),我知道,不好,他追過來了。我往一塊帷幔后面躲,剛進(jìn)去,就被人一腳踹了出來。在身體飛出的過程中,我看到一隊刀斧手,個個手持利刃,殺氣騰騰。提明彌將我接住了。我相信他也看到了里邊的刀斧手。他將我放下,我還沒站穩(wěn),他就消失了,其快如風(fēng)。
提彌明來到宴會廳,國君與趙盾剛剛飲下第三杯酒。提彌明上前說,國君賜酒,三杯禮成,即該告退,難道要唱醉不成?提彌明平時臉上總是掛著自來笑,此時卻嚴(yán)肅得可怕,口氣仿佛老子訓(xùn)兒子。趙盾何等聰明之人,看提彌明如此反常,立即意識到了危險。即使這時候,他也沒忘記禮節(jié),起身向國君施禮。提彌明不容他施禮結(jié)束,一把抓住他,拽住他就往外奔。國君看趙盾要走,吹個口哨,大獒像一黑色閃電,向趙盾撲去。提彌明轉(zhuǎn)身,凌空抓住大獒人的前肢,身子一旋,將大獒向柱子上摔去,“噗”的一聲悶響,大獒登時沒了氣息。趙盾說,大獒豈能殺我。他話音未落,刀斧手們已經(jīng)沖了出來,一片刀光劍影。國君大叫,砍死他,砍死他。趙盾和提彌明都沒有武器。提彌明空手格白刃,保護(hù)趙盾出門。主公快走!這是他最后的聲音。他死于亂刀之下。眼看幾個刀斧手追上了趙盾,趙盾命在旦夕。休矣,趙盾慨嘆一聲。突然,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xiàn)了。最先追上趙盾的刀斧手,不但沒有殺趙盾,反而轉(zhuǎn)身保護(hù)趙盾,和其他刀斧手對打起來。這個人武藝高強(qiáng),勇冠三軍。一人對十九人,竟然不落下風(fēng)。他成功地保護(hù)趙盾離開王宮,駕車而去。
親愛的兄弟,你一定對這個反水的刀斧手很好奇吧,我也和你一樣好奇。我給你講的故事有些是我親眼看見的,有些則是我事后根據(jù)聽來的各種消息歸納整理的。我相信事情正如我講的那樣。兄弟,趙盾和你我一樣,對救他的這個人深感好奇。趙盾沒有回府上,府上不安全。到了安全的地方后,趙盾提出了這個問題:義士為何救我?那人說,宰相可記得三年前桑下餓人?三年前,趙盾到桑下打獵,遇到一個奄奄一息的人,趙盾給了他一塊干糧,那人只吃了一半,不再吃了,將另一半塞進(jìn)懷里。趙盾感到奇怪,一個快餓死的人,為什么不吃完呢。趙盾問他,他回答說,我離家五年,如今快到家了,家中還有老母,不知是否還健在,我想將這塊干糧帶給母親。他的孝行讓趙盾感動,于是又送給他一些干肉。倘若不是此人的孝行,這件事趙盾早就忘了。那人說他回到家,母親已去世,外出謀生,被招進(jìn)宮中,充當(dāng)國君的刀斧手,于是有了報恩的機(jī)會。趙盾問其姓名,那人說,恩公操勞國事,就不必費(fèi)心記小人的名字了。那人看趙盾已經(jīng)安全,就告辭了。后來我打聽出了此人的名字,他被招進(jìn)刀斧手隊伍,自然有名冊,他叫靈轍。在菊幾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人內(nèi)心的道德律令。在靈轍身上,我則看到人類高尚的情操。
有人因為我唱過“國君要玩火,宰相不讓玩,國君生氣了,宰相嚇跑了?!边@首歌,而私下里稱我為預(yù)言家。他們只看到“宰相嚇跑了”這個結(jié)果,沒看到我所警告的玩火的危險。俗話說,姜是老的辣。國君與宰相攤牌,表面上看國君是刀俎,宰相是魚肉,國君想怎么收拾宰相就怎么收拾。實際情況又如何呢?結(jié)果不難猜到,死的是國君,而非趙盾。殺國君的是誰?趙穿,趙盾的侄子。事情的經(jīng)過很簡單,國君在桃林用彈弓打鳥,趙穿帶兵過來,直奔國君。國君遠(yuǎn)遠(yuǎn)看到趙穿,還說,看那人走路沖沖的,他以為他是誰?國君用彈弓打趙穿,被趙穿躲過了。趙穿拔出劍,朝國君撲來,國君這才感到大事不妙,兩腿發(fā)軟。趙穿沒有一劍將他刺死,而是飛起一腳,將他踹倒在地,踩于腳下。劍尖直逼喉嚨。國君從未料到他會落入這步田地。他以為國內(nèi)所有臣民的性命都是在他手里攥著,唯有他有生殺予奪之權(quán)。他外強(qiáng)中干地說,我是國君,你敢弒君?趙穿哼了一聲,說,你荒淫暴虐,殘忍無道,獨(dú)夫民賊,人人得而誅之。這些詞趙穿大概早就想好了,說不定還在心里一遍遍演練過了。他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英雄做事,光明磊落,死也讓你死個明白。仿佛宣判一樣,趙穿說完,這才將劍刺入國君喉嚨。國君一命嗚呼。這就是玩火的下場。兄弟,你別看國君平時那么威風(fēng),死的時候也和一條喪家犬差不多。
整個事件的前前后后我都清楚明了,但只有一件事我一無所知,不但我一無所知,朝中大臣也一無所知,而且都市里的市民也一無所知。我是侏儒,又是滑稽的伶人,宮廷內(nèi)外凡事都不背我,所以我是消息最為靈通之人。可是,親愛的兄弟,趙穿殺死國君這件事,是否是趙盾指使,或者事前是否趙盾知情,我不得而知。
我還是先說說趙穿這個人吧。他性如烈火,剛勇有余,謀略不足,敢于決斷,不計后果。還拿十四年前的事件來說吧,趙盾原本要擁立雍為國君,后來改變了主意,擁立了夷皋,這件事得罪了秦國,于是發(fā)生了秦晉之戰(zhàn)。秦軍遠(yuǎn)來,意在速戰(zhàn)。趙盾的策略是:深溝高壘,堅守不出,待秦軍疲憊,糧草不濟(jì)時,一舉將其擊潰。秦軍最怕的就是這招。秦軍統(tǒng)帥部開會商討對策,有人提出,趙穿有勇無謀,性子一點就著,到他軍前辱罵,他必定出戰(zhàn),我們將他這一軍消滅,就可得勝班師了。秦軍依計而行,派軍士到趙穿營壘前叫罵。趙穿要出戰(zhàn),他手下人說,大將軍有令,不得出戰(zhàn)。趙穿說,秦軍辱罵我祖宗,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趙穿領(lǐng)軍殺出,與秦軍戰(zhàn)作一團(tuán)。趙盾看趙穿殺出,怕他勢孤不敵,為敵所俘,于是命大軍悉數(shù)出擊,與秦軍一戰(zhàn)。雖然秦軍達(dá)到了速戰(zhàn)的目的,但結(jié)果卻不是他們想要的。晉軍氣勢更盛,秦軍敗北。戰(zhàn)后,趙盾并沒有對不聽將令擅自出擊的趙穿進(jìn)行處罰,不但不處罰,還將御林軍的將印交付于他,可見他對這個侄子厚愛有加。趙穿最為佩服的就是他的叔叔趙盾。他也最忠于趙盾。他可以為趙盾做任何事,包括殺死國君。了解了趙穿之后,你就能理解趙穿殺死國君的行為了。不管有沒有趙盾的指令,我相信他都會這么干的。從某種程度上說,趙穿做了件好事,殺死了殘暴的國君。國君要活著,不定會做出多少荒唐而又殘忍的事來。許多人,特別是朝中大臣和宮中侍女,我相信和我一樣,是暗自慶幸的。一個國家是從來不會缺國君的,這一點人人明白,只有國君認(rèn)為他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缺了他就國將不國。
趙盾是否真的打算流亡國外,我不得而知。實際情況是,趙穿殺死國君時,他在邊境一個叫棗原的地方待著,還沒出國。他聽說趙穿殺了國君,就回到國都,主持國政。他是宰相兼大將軍,主政非他莫屬。他上朝第一天又恢復(fù)了他當(dāng)攝政王時的威嚴(yán),面色如鐵,目光如炬。我看到他走了過來,別人都恭敬肅立,我插科打諢的毛病又犯了,唱道:
昨天一個樣,
今天一個樣,
國君升天了,
宰相回來了。
趙盾看我一眼,沒理會我。上次我對國君唱歌,國君也是這樣。趙盾大概在考慮軍國大事,沒心思理我。頭等大事是:擁立國君。至于夷皋的后事,雖是大事,倒好辦,厚葬就是。不好辦的是趙穿。按正統(tǒng)觀念,國君再無道,做臣子的也不能殺國君??伤⒉幌胩幚碲w穿,趙穿只是做了他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罷了。趙穿為他出了一口惡氣,他不能恩將仇報。再說,趙穿是他的侄子,他理應(yīng)庇護(hù)。
國君被殺,對國家來說,是一重大變故,所以眾大臣早早就在大殿候著了,等著趙盾來主事。趙盾出現(xiàn)前,大殿里交頭接耳,鬧鬧哄哄。趙盾一出現(xiàn),立即鴉雀無聲。只能聽到趙盾的腳步聲。大家屏住呼吸。趙盾坐下,環(huán)視一下眾人,正要開口,史管董狐出班,揮舞著手中的竹簡,朗聲道,這是我對此次事件的記載:趙盾弒其君。要說這個董狐也真是膽子大,這不是捋虎須是什么?他不怕趙盾把他拉出去“咔擦”了嗎?大臣們面面相覷,都替董狐捏把汗。趙盾受此當(dāng)頭一棒,有些懵。這是公然挑戰(zhàn)他的權(quán)威。他盯著董狐。他的目光可以殺人。董狐顯然不怕死,對不怕死的人你不能拿死來嚇唬他。趙盾說,董狐,國君明明是趙穿所殺,為什么將這筆賬記到我頭上?董狐說,你是宰相,雖然國君逼得你流亡,但你還沒走出晉國,只要還在這片土地上,君臣大義就還在,國君被殺了,你回來就應(yīng)該聲討殺國君的人,可你并沒有這樣做,你說這筆賬不算到你頭上處算到誰頭上?
趙盾沉默了。他知道和董狐辯論是沒用的,除非推翻整個倫理價值體系。董狐代表的是主流價值體系,這個價值體系也是他所主張的,要不他就不會流亡了。趙穿代表的是非主流價值體系:獨(dú)夫民賊,人人得而誅之。在主流價值體系中,身份地位高于良知道義,也就是說,國君可以殺大臣,大臣不可以殺國君,沒道理可講。趙盾很清楚,在朝堂上他不可能顛覆主流價值體系。殺了董狐也沒用。所以他擺擺手,讓董狐下去,愛怎么寫怎么寫去吧。他知道史冊上被記上這樣一筆意味著什么,那就等于他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要想不落下“弒君“之名,其實也簡單,把趙穿殺了即可。這是個兩難選擇,他既不想剝奪親人生命,又不想落下萬古惡名,非得二選一不可,他寧愿選擇背此惡名:弒君者。
責(zé)任編輯:丁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