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貴州草海濕地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及水質生物學評價

2015-10-13 21:34:01陳方銀等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5年18期
關鍵詞:群落結構

陳方銀等

摘要:2014年7月至12月,對貴州草海濕地自然保護區(qū)9個采樣點的大型底棲動物種類組成、分布和現(xiàn)存量進行調查,利用指示生物結合生物學指數(shù)進行水質評價。結果表明,草海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大型底棲動物物種種類豐富,生物多樣性較高,共發(fā)現(xiàn)大型底棲動物29種,隸屬于3門6綱15科,昆蟲綱和腹足綱為絕對優(yōu)勢種,分別為6種、16種;寡毛綱2種,蛭綱2種,甲殼綱2種,瓣鰓綱1種,物種分析表明紋沼螺、靜水椎實螺、赤豆螺、蘇氏尾鰓蚓、雕翅搖蚊、卵蘿卜螺、葛氏米蝦、梨形環(huán)稜螺、擬釘螺、環(huán)足搖蚊為草海濕地優(yōu)勢種。草海濕地大型底棲動物密度在各樣點呈現(xiàn)一定差異,DⅤ最大,為1 824 ind/m2,DⅦ最小,為96 ind/m2,在9采樣點中生物量值的變化范圍為2.74~557.03 g/m2,平均生物量為168.13 g/m2,Margalef指數(shù)平均值為1.62,Shannon-Wiener指數(shù)平均值為2.49,采用生物學污染指數(shù)(IBP)與Chandler生物指數(shù)(ICB)對草海濕地的水質進行生物評價,結果得出目前該水體處于中度污染狀態(tài)。

關鍵詞:草海濕地;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生物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X8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18-4446-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8.015

大型底棲動物通常指不能通過500 μm孔徑篩網的底棲動物個體,它們是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底棲動物除部分自身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外,既是魚類的天然佳餌,又是環(huán)境監(jiān)測的指示生物[1]。作為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個重要生態(tài)類群,大型底棲動物在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其活動能力弱、區(qū)域性強、生命周期長以及對水環(huán)境反應敏感等特點,可利用底棲動物的種群結構、優(yōu)勢種類、數(shù)量等參數(shù)來反映環(huán)境質量狀況[2]。

貴州省威寧縣草海濕地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將其列為一級保護濕地,草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草海深水域、淺水沼澤和莎草濕地、草甸。草海濕地及集水域面積為96 km2,水域平均水深2 m。草海有著豐富的水生動植物種類和較高生產力的水生生物群落,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完整,為我國亞熱帶高原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典型代表。

威寧草海濕地曾遭受到周圍鉛鋅冶煉及大量生活生產廢水的污染[3,4],其水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到嚴重破壞。目前關于威寧草海濕地水域的研究報道較少,而有關威寧草海濕地大型底棲動物的研究尚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通過2014年冬季的調查,了解草海濕地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特征,從生物學角度對威寧草海濕地水質進行評價,為威寧草海濕地污染的進一步整治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采樣點位置

按照湖泊調查規(guī)范,根據(jù)草海水域特點和生境特征,并參考《水庫漁業(yè)資源調查規(guī)范》[5]、《內陸水域漁業(yè)自然資源調查手冊》[6],設置9個區(qū)進行采樣(圖1,表1),分別用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表示。于2014年7~12月對草海進行采樣。

1.2 采樣方法及樣品處理

大型底棲動物采集使用彼得森采泥器(1/16 m2),依據(jù)各樣點生境特點,平均重復采集2~3次,泥樣經60目尼龍篩洗凈后,置于白瓷盤中肉眼將動物標本揀出,用體積分數(shù)為75%的乙醇溶液保存,帶回實驗室進行鑒定、計數(shù)、稱量。標本鑒定參照《淡水生物學》、《中國動物圖譜(軟體動物,第1冊、第4冊)》[7-9]。在實驗室中將標本鑒定至盡可能低的分類單元,稱量時先用濾紙吸去表面固定液,再置于分析天平上稱重,精確至0.000 1 g,結果最終折算成單位面積的密度和生物量,標本用5%的甲醛溶液保存。

1.3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H′)[10]

H′=-■Pilog2Pi

式中,S為樣品中總種類數(shù)量;Pi為第i種的個體數(shù)量(ni)與總個體數(shù)量(N)的比值(ni/N)。

Margalef物種豐富度指數(shù)(d)[11]:

d=(S-1)/log2N

式中,S為樣品中總種類數(shù)量;N為樣品中的生物總個體數(shù)量。

生物學污染指數(shù)(IBP)[12]:

IBP=lg(N1+2)/lg(N2+2)+/lg(N3+2)

式中,N1為寡毛類(Oligochaeta)、蛭類(Hirudinea)和搖蚊幼蟲(Chironomidae)個體數(shù)量;N2為多毛類(Annelida)、甲殼類(Crustacea)、除搖蚊幼蟲以外的其他水生昆蟲的個體數(shù)量;N3為軟體類(Mollusca)個體數(shù)量。

評價標準如下:IBP<0.1,表示清潔;0.1≤IBP<0.5表示輕污染;0.5≤IBP<1.5,表示β-中污染;1.5≤IBP<5.0,表示α-中污染;IBP≥5.0,表示重污染;無生物存在為嚴重污染。

Chandler生物指數(shù)(ICB)[13]是依據(jù)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類群對水體污染的敏感性差異及各類群出現(xiàn)的多度分別給予記分(表2)。物種多度分為5級,即樣本中1~2個個體為出現(xiàn);3~30個為較少;31~50個為普遍;51~50個為較多;100個以上為很多。其中對污染敏感性高、多度也高的類群記分高;耐污染、多度又高的類群記分少;無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時ICB記為0。表2為部分類群在Chandler記分表中的賦值情況。根據(jù)表2計算出的總分評價采樣點水質狀況,評分標準如下:總分為0表示嚴重污染;0~45為重污染,45~300為中污染;>300為輕度污染或沒有污染。

根據(jù)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特點,利用指示生物且結合水質方面較常用的生物指數(shù),Chandler生物指數(shù)(ICB)和生物學污染指數(shù)(IBP)對草海濕地自然保護區(qū)水體污染情況進行評價。

優(yōu)勢種的標準是根據(jù)優(yōu)勢度來確定的。根據(jù)陳亞瞿等[14]的優(yōu)勢種標準,當物種優(yōu)勢度值Y>0.02時,該種即為優(yōu)勢種,其計算公式為:

Y=(ni/N)fi

其中N為采集到的所有種類的總個數(shù),ni為第i種的個數(shù),fi為該種在各采樣點出現(xiàn)的頻率。

以上生物指數(shù)均用Excel和SPSS 20.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大型底棲動物種類組成

大型底棲動物共29種,隸屬于3門6綱15科,即環(huán)節(jié)動物門、節(jié)肢動物門、軟體動物門,昆蟲綱(Custacea)、甲殼綱(Crustacca)、腹足綱(Gastropoda)、瓣鰓綱(Lamellibranchia)、寡毛綱(Oligochaeta)、蛭綱(Hirudinea)。從科級水平上分析(表3和表4)可知,腹足綱目科級組成最多,有6科16種,占總種數(shù)的55.17%,其中昆蟲綱2科6種,占總種數(shù)20.69%;其余4綱均低于7.00%。

2.2 大型底棲動物的現(xiàn)存量

草海濕地大型底棲動物密度變化范圍為96.00~1 824.00 ind/m2,平均密度為677.33 ind/m2,密度最高的區(qū)域為上游的白家咀(1 400.00 ind/m2)和下游的保護區(qū)(1 824.00 ind/m2),最低的是上游的西海村(96.00 ind/m2)。由表5可知,密度低于200.00 ind/m2的區(qū)域主要分布于上游的西海村和顧家院子,共有2個;生物量方面,平均生物量為168.13 g/m2,由表2可知,生物量的分布變化情況與密度不同,最大值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地帶。

2.3 大型底棲動物多樣性

研究結果表明,草海濕地大型底棲動物物種豐富度較高,平均為8種,最高為18種,出現(xiàn)在中游的王家水井;最低為1種,出現(xiàn)在上游的顧家院子。Margalef指數(shù)變化范圍為0~3.99,平均值為1.62,最高出現(xiàn)在王家水井;Shannon-Wiener 指數(shù)為0~10.23,最大值出現(xiàn)在白家咀,最小值出現(xiàn)在顧家院子。從表5、表6可以看出,物種豐富度、Simpson 指數(shù)與Margalef指數(shù)生物學指數(shù)評價結果基本一致,草海濕地目前水質處于中污染狀態(tài)。

2.4 優(yōu)勢種

根據(jù)徐兆禮等[14]的優(yōu)勢種標準確定草海濕地大型底棲動物優(yōu)勢種有紋沼螺、靜水椎實螺、赤豆螺、蘇氏尾鰓蚓、雕翅搖蚊、卵蘿卜螺、葛氏米蝦、梨形環(huán)稜螺、擬釘螺、環(huán)足搖蚊共10種。

2.5 水質生物學評價

通過對草海濕地9個采樣點的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的調查與分析,利用生物學污染指數(shù)(IBP)、Chandler生物指數(shù)(ICB)評價該保護區(qū)水體狀況。由表6可見,根據(jù)IBP評價標準,西海村、嘍啰山和白家咀水體重污染,其他6區(qū)呈α-中度污染,草海濕地水體整體呈中污染;根據(jù)ICB評價標準,西海村、嘍啰山、白家咀和顧家院子重污染,草海濕地(核心保護區(qū))水體整體呈中污染,其他5個水域為中污染。2種評價水質的方法得到的結果基本一致,由此可知,草海濕地(核心保護區(qū))的水質處于中度污染狀態(tài),為此,要加強保護和加強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以防止水質向重污染轉化。

3 小結與討論

3.1 大型底棲動物與污染狀況的關系

在環(huán)境適宜的條件下,一般來說,其生物種類也較多,但由于競爭,各種生物不但以有限的數(shù)量存在,且相互制約而維持著生態(tài)平衡。當環(huán)境受到污染,不能適應的生物或死亡或逃離,能適應的生物由于競爭對手的減少而個體數(shù)量大大增加,因此,一般認為,水體內的大型底棲動物種類越多水質越清潔,隨著水體污染程度的增加,水體內大型底棲動物的種類逐漸減少,對污染敏感的種類急劇減少,而一些耐受污染的種類,如顫蚓類的密度和生物量逐漸增多,成為污染水體的優(yōu)勢種[15]。本研究結果表明,草海濕地以蘇氏尾鰓蚓、搖蚊幼蟲等為主要優(yōu)勢種,搖蚊幼蟲作為輕度或中度污染的指示物種,種類和數(shù)量較多,這與本濕地水域實際污染狀況是一致的。這也與草海水域水流較緩、水溫較高、底質為淤泥加之外源營養(yǎng)物質的輸入,使藻類和水生植物發(fā)育良好,為軟體動物提供了食物和掩蔽場所相符。

同時,底棲動物數(shù)量與水質狀況的關系較其種類與水質狀況的關系更為復雜,底棲動物種類的減少可能伴有生物量增加的情況,如白家咀采樣點的搖蚊幼蟲出現(xiàn)大幅度密度增加的情況,但其底棲動物種類遠較其他幾個點少。

3.2 草海濕地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的空間變化

研究發(fā)現(xiàn)草海濕地大型底棲動物結構組成具有一定的空間變化,核心保護區(qū)等中、下游地區(qū)采樣點大型底棲動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比西海村等上游地區(qū)采樣點大,其水質理化指標顯示中、上游湖區(qū)(西海村)均比下游湖區(qū)(核心保護區(qū))污染嚴重(嘍啰山除外,嘍啰山曾受鋅礦污染,屬于重污染區(qū))。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草海濕地是內陸湖泊,草海濕地的主要污染源是周邊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同時也受降水等氣候條件的影響。一般來說,湖泊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中、下游湖區(qū)的透明度等指標較上游湖區(qū)有所改善,但其變化不明顯,這也說明草海濕地污染的嚴重性,需要及時治理。草海濕地的9個采樣點,王家水井的底棲動物種類在9個采樣點中最多,表明其水質狀況最好,與實際情況完全一致。

3.3 改善草海濕地水質狀況的對策

由于上游湖區(qū)(如西海村)是城區(qū)污染水源的主要排放點,也是游客經常游玩的區(qū)域,為此,西海村采樣點呈重污染,并對中下游的水質也造成較大影響。為治理草海濕地提出以下建議:第一,有關部門應加大對城區(qū)排污或周邊生活用水的排放監(jiān)管力度,同時因地制宜,制訂草海濕地水域污染物排放限定標準,嚴禁隨意向草海亂排污水及旅客亂扔垃圾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第二,相關管理部門除了加強當?shù)鼐用窦坝慰偷沫h(huán)保意識外,還可在湖區(qū)種植具有凈化水質的水草,如菹草,以治理水質,還可以作為觀賞植物。另外,從環(huán)境監(jiān)測的角度看,由于對草海濕地的監(jiān)測和治理是一個長期和連續(xù)的工作,今后應繼續(xù)開展草海濕地大型底棲動物狀況及水質評價研究,使對草海水體狀況的監(jiān)測更加全面系統(tǒng),同時,有必要加大對草海濕地污染的治理力度。

參考文獻:

[1] 馬徐發(fā),熊邦喜,王明學,等.湖北道觀河水庫大型底棲動物的群落結構及物種多樣性[J].湖泊科學,2004,16(1):49-55.

[2] 高 峰,尹洪斌,胡維平,等.巢湖流域春季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生態(tài)特征及與環(huán)境因子關系[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0,21(8):2132-2139.

[3] 李廣輝.貴州省土法煉鋅中環(huán)境汞污染研究[D].重慶:西南農業(yè)大學,2004.

[4] 張槐安,雷吉華.貴州草海濕地保護措施研究[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一卷)[C].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2010.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庫漁業(yè)資源調查規(guī)范[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6.

[6] 張覺民,何志輝.內陸水域漁業(yè)自然資源調查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3.

[7] 大連水產學院.淡水生物學(上冊)[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82.

[8] 齊鐘彥,馬繡同,劉月英,等.中國動物圖譜(軟體動物,第1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9] 齊鐘彥,馬繡同,劉月英,等.中國動物圖譜(軟體動物,第4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10] SHANNON C E.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1948,27:379-423,623-656.

[11] MARGALEF R. Diversidad de especies en las comunidades naturales[J]. Proceedings Inst Biol Apl,1951,9(5):5-27.

[12] 尤 平,任 輝.底棲動物及其在水質評價和監(jiān)測上的應用[J].淮北煤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l,22(4):44-48.

[13] CHANDLER J R.Applying a new score system of zoobenthos for assessing water quality[J].Waler Pollution Control,1970,69:415-421.

[14] 徐兆禮,王云龍,陳亞瞿.長江口鋒區(qū)浮游動物生態(tài)研究[J].中國水產科學,1995,2(1):49-63.

[15] 李永函,趙 文.水產餌料生物學[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群落結構
海南省紅樹林區(qū)浮游動物多樣性的初步研究
海南省紅樹林區(qū)大型底棲動物多樣性的初步研究
長豐鰱苗種培育對池塘浮游動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濟南流域夏季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調查及水質評價
渭河陜西段浮游植物群落結構及水質評價
濟南流域春季浮游植物多樣性的研究
漢中市興元湖纖毛蟲群落結構與水質評價
濟南流域輪蟲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的研究
黃河蘭州市區(qū)段浮游動物群落結構調查及水質初步評價
安徽瓦埠湖湖濱帶植物群落結構研究
筠连县| 江川县| 阿勒泰市| 鄂托克旗| 沛县| 浑源县| 黄平县| 灌云县| 娱乐| 海阳市| 尼玛县| 奈曼旗| 忻城县| 共和县| 木兰县| 山阳县| 正蓝旗| 长丰县| 长海县| 大连市| 淳化县| 霍城县| 卢龙县| 阳山县| 新田县| 台江县| 当雄县| 会同县| 镇沅| 德格县| 乌拉特后旗| 乌鲁木齐县| 海丰县| 海兴县| 岐山县| 辽宁省| 金溪县| 云南省| 灵丘县| 哈巴河县|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