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琍敏
如果說,這世上有什么最震撼人心的事態(tài)的話,那么除了重大政治、戰(zhàn)爭問題,飛機失事也算得上一件了。比如馬航失聯(lián)事件在全球引起的震蕩,恐怕即使其謎底破譯,也難說就會煙消云散。以至很長時間后,我要去俄羅斯時,親友們?nèi)郧椴蛔越W過一絲微妙表情。我清楚那意味著什么,如同聽說某親友患上癌癥,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摸摸身體(那兒似乎真在隱隱作痛),然后趕緊上醫(yī)院做個檢查一樣。但凡發(fā)生飛機事故,所有機場的人流量立馬銳減。應該說這是正?,F(xiàn)象,兔死狐悲,誰都不想也碰上這等慘事。不過在我看來則相反,如果你非得出外旅行,這時候乘飛機反而最安全。首先是航空公司會倍加謹慎,安全系數(shù)大增。其次,凡事無論好壞,都有個發(fā)生概率問題。這架飛機出了事,那個人患了絕癥,我固然為之悲痛,但從失事率僅五百萬分之一的飛行,和數(shù)百分之一的患癌率來看,這同時也意味著對于我而言,再度失事或患病的概率,豈不是相對反而更低了嗎?
對于許多好事,我的反應也常和別人擰巴。比如許多人趨之若鶩買彩票,我向來付之一笑。倒不是我不垂涎那數(shù)百萬大獎,只是我更清楚,那彩票發(fā)行商反復宣揚的中獎者,只是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失意者中的僥幸者而已。所以一旦某彩票點大拉橫幅宣揚出了大獎后,我反而離它更遠。因為它今后再出大獎的可能性相對是減少而非增多!
說到這兒,我得再坦承一點,即我原本并非淡定或理性的人。恰恰相反,早年我是個相當敏感、多慮而好悲觀之人。最突出的就是疑心病,稍有不適就往癌癥上想,做某些檢查還害怕。別說飛機不敢坐,火車也怕睡臥鋪,睡在那咣咣聲中,老想著“萬一”車廂飛脫出去……而據(jù)我觀察,世人中如我一般者并不在少數(shù)。因為這世上一切生命體的本能之一就是趨利避害、希求萬全的安全感,以至常常顧慮過頭而變得盲目、極端,一萬棵樹中只要看到一棵朽木,就惶惶不可終日起來。
美國心理教育家卡耐基提醒我們多想想“平均率”:“我們所擔憂的事情,99%不會成真?!北热绺鶕?jù)統(tǒng)計,一般戰(zhàn)爭的傷亡率,與平時50~55歲人口的死亡率幾乎是相同的!而一個人死于雷擊的概率不到38萬分之一,死于飛機失事或火車失事的概率更是低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卡耐基反復強調(diào),世界上最賺錢的保險公司,利用的就是人們普遍的“萬一”心理而總是賠少賺多、財源滾滾。因之,卡耐基的原則就是:“遇到讓你煩惱不安的事時,先查查紀錄,再對照平均率好好想想,給你帶來恐慌的事情,發(fā)生的可能到底有多大?”
沒錯,當我轉(zhuǎn)變思維方法,并勇于實踐后,果然獲益匪淺。至少,在天上飛來飛去已不在話下,想發(fā)財也決不打彩票主意——某種程度上看,人生于世并無絕對安全,活的就是個概率。